Page 64 - 黄冈年鉴2023
P. 64

特 载

             红色驿站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村组塆落、小区楼栋、工                        治站,解决村内留守老人较多,看病不方便等问题,让老年人
             厂车间,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同坐一条凳“聊天咵事”,把政府                       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想做的告诉群众,群众想要的告诉政府,变“干部定”为“群众
             定”。据统计,2022年共同缔造试点扩面以来,全市各地召开                           三、对接群众需求,缔造幸福生活
             塆组群众会超30万场次,征求到群众对村庄规划、环境整治、
                                                                    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
             产业发展等方面意见建议和诉求超100万条。
                                                                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小切口”推动“大变
                 二是激发共建热情。通过配套资金、以奖代补等方式,
                                                                化”,让共同缔造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让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以群众容易参与、乐于参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引导群众
                                                                    一是改善人居环境。把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中之
             参与“家门口”的民生工程,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开展房屋、院
                                                                重,建成运营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及配套管网项目108个,实现
             落绿化美化,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办”“花小钱办实
                                                                所有非城区建制乡镇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事”。麻城市阎家河镇古城村老石匠、泥瓦匠主动参与当家
                                                                行政村通光网率、通客车率100%,自来水普及率95.29%。出
             塘改造,既节省建设成本,又延续本村独特的建筑风貌。红
                                                                台《黄冈市分类指导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指导意见》,谋
             安县永佳河镇叶河村 49 名党员带领 78 名村民自己动手修建
             村组道路 10 余千米,修整景观塘 9 口,极大改善人居环境。                    划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2348
             红安县城关镇梅潮村积极动员在外能人反哺家乡、支持家乡                         个,重点推进黄州区环幸福水库、团风县牛车河、红安县七里
                                                                坪等20个片区建设,片区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团风牛车河、黄
             建设,每年募捐资金 20 万余元用于共同缔造活动,有力缓解
             资金紧缺难题。                                            梅邢绣娘、罗田燕儿谷、英山九龙湾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已经
                 三是完善共管办法。针对农村、社区公共设施无人管护                       成为乡村旅游消费新热点。
             等问题,探索推行公共设施群众自主管理机制,采取就近就便                            二是优化公共服务。推进资源服务平台下沉,做实镇、村
             义务管、公益性岗位专门管、热心群众轮流管等方式,将公共                        两级政务服务窗口,实现全市 127 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
             文体设施、文化广场、绿化带等交由群众负责管理维护,变“干                       心、3926个村(社区)政务服务网全覆盖,生育证明、社保办理、
             部管”为“大家管”,不断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麻城                       救助补贴等 270 余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全部下放到村(社
             市堰头垸村组建以老干部、老教师、退役老军人等“五老”为成                       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统筹谋划 19 个市级惠民实事
             员的人居环境整治协会,确保公共设施“平时有人管、坏了有                        项目,新增市区停车位3181个,新建成义务教育学校14所,增
             人修”、公共场所“天天有人管、处处有人扫”。为激励群众自                       加学位 2.88 万个,扩充普惠性幼儿园学位 3500 个,提供就业
             主管理,一些地方还建立“积分超市”“爱心超市”“自强超市”,                     岗位2.35万个。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
             通过积分奖励方式,激励群众参与公共设施共建共管。全市                         心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市、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推动解
             登记积分3956.26万分,兑换物资4198.76万元。                       决问题 2360 个,市、县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推动解决问题 1.16
                 四是建立共评机制。坚持效果共评听民声,变“部门评”                      万个,普通党员干部推动解决问题2.3万个。
             为“群众评”。按照“项目服务谁、谁评价项目”原则,建立全过                          三是提升治理水平。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下沉报到
             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组织群众对项目建设、活动实效等                        联系、服务纪实等六项制度,市县两级96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进行评价和反馈,倒逼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红安县柏林                        与 193 个城市社区结对联系,组织派遣 2541 名党员轮流脱产
             寺村建立共评机制方法,事先明确评比内容与细则,事中组织                        到社区工作,5.8万名在职党员主动参与居住地小区治理。深
             本村中小学生和理事会成员为主的评定团认真评比,事后张                         化组织设置、队员管理、村民自治、文明创建和公共服务“五进
             榜公布成绩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起到很好的监督和激励                         塆组”,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纵
             效果。                                                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出台
                 五是构建共享格局。建立完善成果共享规则,让全体群                       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引,建成市区一体及 9 个
             众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成果与产业收益,平等享有良好人居环                         县市综治中心、12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持续开展矛盾纠
             境与服务设施,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风尚与温馨的社区氛围,                        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2022年以来全市排查各类矛盾纠纷
             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社区共同                       1.85 万件,化解率 99%。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2 万余个网格
             精神,增进居民融洽融合、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增进社会和谐                        居民微信群覆盖到100万余人,群众反映问题更加便捷、解决
             幸福。红安县柏林寺村建设老年人爱心食堂,发动党员、乡贤                        诉求更加高效。
             捐款,为 65 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设置紧急医疗救                                             (2022年11月《湖北党建》杂志)

                                                                            责任编辑:江 明 刘 慧          责任校对:席想楼
                                                                                                          · 7  ·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