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黄冈年鉴2023
P. 141
黄冈年鉴(2023)
究成果在市委参阅件专题刊发。全省科
普融媒体联盟联席会暨第六届湖北·武
汉城市圈科普信息化高峰论坛在黄冈市
举行。黄冈市有县(市、区)科协组织 12
个,乡镇(社区)科协组织 128 个。市科
协所属学(协)会 10 个,县(市、区)科协
所属学(协)会115个。全市建有园区科
协 8 家,其中国家级高新区科协 1 家,省
级园区科协7家(红安县经济开发区、罗
田县经济开发区、赤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蕲春县经济开发
区、浠水县洪山工业园区、英山县经济开
发区),覆盖企业458家。建有高校科协
3 家(黄冈师院、黄冈职院、黄冈科技职
院)。建有企业科协73家(其中,2022年
新建企业科协27家)。
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黄冈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一粟阁书房举
办“亲子共沐书香 强国复兴有我”2022年黄冈市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吸引20个家庭
参与 (市妇联 供图) 【科普基地建设】 2022 年,黄冈市委考
核办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县(市、
课堂”。联合黄州区妇联举办家庭助廉 心特点,使未成年人能在温馨舒适的环 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市政府办印发
主题教育活动,向全市发布家庭助廉倡 境下接受询问和取证,便于办案人员及 《关于贯彻实施〈湖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
议书。开展“亲子共沐书香 强国复兴有 时有效取证固证,开展未成年人救助、心 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我”2022 年黄冈市家庭亲子阅读活动和 理疏导等保护工作,最大限度避免产生 的通知》,召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
“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红色家风家训 二次伤害。 组推进会。指导 10 个省级特色产业科
征集”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红色家 普基地、4 个科普惠民社区(村)、5 个科
风故事巡讲活动 100 余场,拍摄红廉家 【“传承红色基因 共建清廉家庭”主题教 普教育学校、7 家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
风系列公益宣传片,受众30万余人。黄 育】 2022 年 8 月 25 日,黄冈市开展家庭 实施,累计争取科普项目转移支付资金
梅县等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经验被人民 助廉主题教育活动,市直、区直单位党政 1000 万元。李四光纪念馆获批全国首
网等媒体专题报道。 主要负责人配偶 150 人参加,接受廉洁 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4 所学校入选
教育,共筑家庭“防腐墙”。黄冈市妇联 湖北省太空种子种植学校,5 家基地入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彩虹行动”】 2022 党组书记、主席张敏宣读《“传承红色基 选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英山县争取中
年 7 月 12 日,黄冈市关爱留守流动儿童 因 共建清廉家庭”家庭助廉倡议书》。 国科协科普大篷车1台。
“彩虹行动”在黄州区赤壁街道八一社区 该活动是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
启动,“彩虹行动”志愿服务队指导老师 活动之一,旨在发挥家庭反腐倡廉重要 【院士专家站建设】 2022 年,黄冈市科
代表、志愿者代表、家长、儿童等60余人 作用,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 协召开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进会,进
参加启动仪式。仪式上,黄州区妇联主 员干部清廉家风建设。 一步规范建站工作。全年新建专家工作
席黄宝雁宣读《暑期关爱留守流动儿童 (袁 静) 站 14 家,推荐湖北斯曼新材料专家工
“彩虹行动”倡议书》,倡议家长做儿童健 作站入选 2022 年黄冈市优秀人才创新
康成长的守护员,学校做儿童安全知识 平台。开展中国化工学会、湖北省机械
的宣传员,妇联做儿童关爱的服务员。 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 工程学会“院士专家黄冈行”活动,探索
志愿者向参与活动的家长、儿童发放《家 建立国家级学会服务站 2 家、省级学会
庭教育促进法》《湖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 服务站 1 家和省级学会协作站 1 家。郑
例》宣传折页。 【概况】 2022 年,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 裕国、李培根、瞿金平院士及团队 25 名
(以下简称“黄冈市科协”)获全国科普日 专家到黄冈市服务,举办产业高峰论坛,
【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 2022年7 优秀组织单位、全省科协系统先进集 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桂建芳
月26日,黄冈市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 体。黄冈市入选全国“‘科创筑梦’助力 院士及团队到白莲河示范区作水产养殖
中心在市妇幼保健院揭牌成立。保护中 ‘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市科技馆入 咨询指导,为水产产业提供高层次人才
心配备身体检查室、心理咨询室、会商室 选 2022 年度湖北省十大科技馆,麻城 支撑。举办科创联络员培训班,认定首
三大功能区。保护中心整体装修风格、家 市、武穴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 批市级科创联络员 138 人,推选省级科
具配置、色彩搭配等紧密贴合未成年人身 《黄冈市重点产业科技人才状况调查》研 创联络员35名,推进优质科技资源下沉
· 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