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黄冈年鉴2022
P. 81

特 载


             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                   起。研究规划武汉至罗田、英山、安                  性、支撑性重大工作上破题开篇。
             战略支点作出黄冈贡献。                       庆高铁,鄂州至罗田铁路,实现“县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县通铁路”。着力构建仓储、物流配                  值增长 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                 送“地网”系统,主动融入电子商务                  长 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中求进,在区域竞争中赶超进位,经                 “天网”平台,推动山区种养、加工和                  增长 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济总量超过 3500 亿元。“一区两城”              销售环节进入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13%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 650 亿
             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全省高                   把更多绿色生态产品“送出去”。大                  元;完成技改投资 400 亿元以上;净
             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明确主攻方                   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加快三                  增规上工业企业 50 家;净增高新技
             向,突出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加                  产融合,突出文化旅游对都市消费                   术企业 60 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
             快建立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现代                   人口的吸引力,提升新兴消费业态                   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2%;粮食产
             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对产业人口的集聚力,增强县城综                   量保持在 50 亿斤以上;城镇新增就
             占 GDP 比重达到 20%,制造业占比              合承载能力和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                   业 6 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 8%以
             达 到 30% ,现 代 服 务 业 占 比 达 到        竞争力,把更多的外来消费人口和                   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耗强
             5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社会研                 新型服务业产业人口“引进来”。                   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
             发经费投入、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均实现倍增。                   品质提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                      (一)推动市域发展布局成势见
             城镇化率达到 55%以上。支持麻                  动产业结构和能源、运输、用地结构                  效。
             城、武穴挺进“全国百强”。                     一体调整,坚持绿色生产、绿色技                       加快主城崛起。立足武黄同
                 推进黄团浠一体化地区高水平                 术、绿色生活、绿色制度一体推进,                  城,编制城市更新五年规划和年度
             城镇化、产业化。按照百万人口现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入打好                   实施计划、黄团浠都市区国土空间
             代化新城宏伟蓝图,一体规划黄团                   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城乡人                   等专项规划。启动黄州沿江片区和
             浠地区城市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功                  居环境质量。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                   西湖片区城市更新工程,改造东坡
             能分区,分步实施。适时推动行政                   设示范市创建。完善社会保障体                    赤壁片区。启动包括光谷黄冈科技
             区划调整。将武黄同城化作为主城                   系,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更多运用                   产业园、黄冈产业园和环蔡家潭、余
             崛起的最大机遇,系统推进城西片                   改革办法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家潭在内的科技产业新城片区整体
             区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团风与长江                   用市场手段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                    开发。加快燕矶长江大桥建设,启
             新城对接、白潭湖-巴河片区与花湖                  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基本                  动白潭湖-巴河片区空港物流基地
             机场对接。以对接东湖高新区高新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居民收入增                   建设。推进团风与长江新城产业协
             技术产业转移、承接花湖机场多式                   速高于经济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倍                   同、与市区同城对接,推动G347举水
             联运相关产业功能为主攻方向,实                   差缩小到 2.0 左右,共同富裕迈出坚               河大桥、城市中轴线振兴大道等基
             质性优化主城区产业结构。着眼承                   实步伐。                              础设施建设。推动鄂黄长江大桥 9
             接新兴产业人口和外来消费人群,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座以下客车免费通行,谋划武黄市
             高起点高品质改造和建设城市,高                   化。在更大发展格局和市场空间中                   域铁路、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完善
             水平高效率管理和服务城市。                     认识、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加深入的                  白潭湖片区社会服务功能,承接更
                 推进沿江高质量发展带高水平                 城市分工和产业协作中提升要素整                   多居民落户。推进城市绿道建设,
             开放。以长江黄金水道、京九铁路、                  合、资源转化能力,在更为激烈的区                  加快排水防涝改造、污水收集处理
             黄黄高铁、沿江快速通道为依托,突                  域竞争中倒逼市场意识和服务能力                   设施建设,启动城市雨污分流,建成
             出跨江合作、多式联运、特色产业集                  提升。更多运用市场手段经营城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强小区
             群战略支撑功能,沿江一体化布局                   市,运用科技手段精准防灾减灾,运                  综合治理,启动 227 个老旧小区改
             水、路、港、岸、产、城服务功能,一体                用系统思维推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                   造。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打通文峰
             化打造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                   建设,运用全域统筹的方式防范化                   路、中环路、黄婆汊路等“断头路”,
             滨江产业新城连绵带。以武穴为龙                   解重大风险、处理突发公共事件。                   新增公共停车位3500个以上。申报
             头,以小池为样板,支持沿江节点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区充分发挥以物流为核心的产业竞                                                         强化两带协同。编制两带五年
             争优势,找准区域分工新定位,全面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                 规划。在更大空间、更高层次推动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要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                   沿江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支
                 推进大别山生态经济带绿色崛                 市”战略定位,在事关全局的基础                   持武穴发展多式联运,打造精细化
                                                                                                         - 17  -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