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政参阅

延续文化脉络 擦亮城镇品牌——罗田县河铺镇镇史馆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9 00:00:00浏览量: 【字体:

延续文化脉络  擦亮城镇品牌

——罗田县河铺镇镇史馆调研报告

市史志研究中心调研组

 

    河铺镇史馆是黄冈市首家乡镇镇史馆,2019年6月建成开放,为该镇“擦亮小城镇”行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建设经验值得研究、剖析和借鉴。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可学可鉴可复制”。

一、基本情况

    河铺镇位于罗田县东北部,版图面积210平方公里,辖4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5.6万人。耕地面积4万亩,山林面积32万亩。该镇素有“孝德名镇”美誉,获评2018年度全省森林城镇。河铺镇史馆于今年5月中旬启动建设,6月下旬建成开放。该馆位于肖家垸村部,总面积130平方米,总投资38万元,设印象河铺、动力河铺、实力河铺、文化河铺、魅力河铺五个展区,运用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陈展,共展出图片305幅、实物212件。自开馆以来,共接待来访单位100多个,参观200批次、3000余人。

二、主要做法

(一)多管齐下,统筹推进

1.领导重视。抓住全省“擦亮小城镇”建设现场会召开的机遇,河铺镇把兴建镇史馆作为城镇建设的一项亮点工程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外宣传推介的重要举措来推动落实。镇党政负责人高度重视,将镇史馆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牢牢抓在手上。

2.强化保障。加强组织保障,由1名镇党委班子成员牵头,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班,专门负责镇史馆建设。加强经费保障,通过公开招标选定承展公司,安排经费预算,保障资金需求。加强工作保障,为专班开展协调联络、征集资料、展馆布置等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确保按时间节点落实工作任务。

3.争取支持。实施全民总动员,向全镇干部群众和在外地工作的知名人士宣传建设镇史馆的重要意义,争取各方的认同和配合,搜集到大批珍贵的照片、史料和实物。向上争取支持,得到县档案馆(史志研究中心)、县民政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征集查阅相关资料提供帮助。广泛听取意见,在镇史馆的建设过程中,注重集思广益,开拓视野,裨补阙漏。

(二)精准定位,突出特色

1.突出人文特色。着重凸现“三大名人”,即元仁宗御封的“吴氏孝子”吴大中、“天完皇帝”徐寿辉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享有中国杂交水稻“亚父”称号的朱英国。在突出重点人物的前提下,一批知名人物次第展开,贯穿到孝德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整个文化脉络。自古代的吴大中,到现代以“中国好人”唐高群为代表的楷模群体以及河铺历届“孝德之星”当选者,彰显了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的孝德文化;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及徐功禄、廖申等古代达官要员,现代著名科学家朱英国及以肖显成为代表的劳模英模,绘织了星光熠熠的人文图谱;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依托仙女岩等红色土地发生的革命活动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渲染了永不磨灭的红色记忆;“玩大头”、打腰鼓、玩狮子、耍龙灯、说鼓书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活动,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2.突出生态特色。着重凸现被认定为中国第四处第四纪冰川遗迹的河铺冰臼群,依次展现优质的生态资源。河铺冰臼群、古人墩村孝子牌坊、古村落乌石岩、古寨址金狮寨等遗址遗迹,留下了历史更迭的印痕;天堂河、木樨河、柳林河蜿蜒流淌,独尊山、鸡鸣尖、狗耳尖巍峨矗立,构成了“十里沙滩,百溪风光,千顷良田”的美妙图景。围绕生态资源,逐一盘点丰饶的物产。茯苓、楠竹、“龙王露”茶叶、甜柿、板栗、桑蚕、独珠山珍、天麻等特产美名远播,板栗之乡、桑蚕之乡、甜柿之乡、楠竹之乡的形象得到充分体现。依托生态资源,重点推介“萝卜节”等具有乡土特色的旅游节会,展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热潮。

3.突出时代特色。着重凸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历史沿革、发展历程、大事记、产业发展、共建共治共享等板块多维度呈现。通过罗列建国七十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描绘经济发展的主要轨迹,收录改革开放的重要成就,对比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充分展现河铺人艰苦奋斗、创新实干、超越领先的豪情壮志和精神风貌。凸现城镇建设的显著成效。通过记录重要规划实施、重点公路建设、镇区改造升级等重要工作,梳理城镇建设各个阶段的发展重点和产生的巨大变化,展现山区城镇的崭新面貌和时代精神。

(三)紧扣主题,精心布展

1.展馆风格简明。围绕传统、人文、生态等主题词,展馆选取中西结合风格,简明大方地表现历史变迁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成果,两者相得益彰。在主要功能上,既考虑具有陈列展示、教育示范、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又注重因地制宜,简朴美观。

2.展厅分区合理。运用印象、动力、实力、文化、魅力等关键词,合理地涵盖、串联了各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展区根据相关主题和重点内容,又设置若干个小版块,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直观展现河铺发展变化的时代缩影。

3.展品形式多样。采用图片、文字、实物和电子展屏、视频等形式,提升陈展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老旧陶罐的古朴之形,铜版浮雕的精美工艺,历史典籍的书卷气息,斗笠蓑衣的农耕文化,宣传视频的生动展演,这些跨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元素有机交织融合,呈现出深刻凝练的文化图卷。

三、初步成效

(一)开辟了基层党建的新阵地。建设镇史馆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依托镇史馆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讴歌革命先烈英勇事迹,讲述劳模英模的动人故事,展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群共建行动”的良好成效,可使干部群众普遍接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镇史馆将成为开展党建活动、进行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加油站”。

(二)打造了城镇文化的新地标。建设镇史馆是厚植城镇文化的必然要求。城镇建设不仅在于硬件的投入,更在于文化软实力的推广。依托优秀的历史文化,河铺镇修建了孝德广场、主题小公园、文化长廊、景观亭,与镇史馆一起形成了小城镇文化景观群落,打造出有内涵的公园、有文化的街区、有故事的小镇。镇史馆就是文化景观中的明珠,成为城镇代表性文化符号。

(三)构筑了凝心聚力的新平台。建设镇史馆是实现“记得住乡愁”愿景的有效载体。在展列的老照片、老物件当中,可以找寻久远的生活记忆,可以感受先辈的艰辛付出,可以体味乡村的悲欢岁月,使人产生同频共振、感情共鸣,为融洽乡情、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增添正能量。镇史馆是当地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心灵港湾,也是联系乡贤能人的纽带和桥梁,吸引着在外知名人士回乡创业、回报社会。

(四)展示了“擦亮小城镇”的新业绩。建设镇史馆是对城镇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河铺镇在构建“一心、两线、多点、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镇区颜值不断提升,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动能不断增强,打造灵韵旅游小镇迈出坚实步伐。镇史馆梳理总结了其在规划建设、整治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集中展示了普通山区小镇如何成为“擦亮小城镇”行动的样板,走向“绿、美、洁、亮”的蝶变历程。

(调研组成员:吴文庆  颜宏启  赵瑞群  吴迪)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