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政参阅

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黄冈建国七十周年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18 00:00:00浏览量: 【字体:

  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黄冈建国七十周年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市史志研究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印记了黄冈这座历史名城筚路蓝缕的跋涉进程,展现了革命老区“不胜不休”的卓越追求,见证了大别山麓新时代改革活力的倾力迸发,书写了鄂东人民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全市上下合力谱写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一、七十年的伟大历程,道路艰辛曲折

(一)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1949年10月—1966年5月)

新中国成立后,黄冈专区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957年起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58年开始,按照关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大办钢铁”的指示精神,大搞群众运动,产生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1961、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对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干部作风、机构人员等作了调整和改进,经济工作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1963年起开展以“四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改进基层干部作风和解决经营管理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二)“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

这一时期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动乱开始,党政机关受冲击;全面“夺权”,党政机关瘫痪;部队“三支两军”(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中共黄冈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地委领导机构恢复。“文革”期间,黄冈地区各级党政机关普遍受到冲击,各级领导干部受到批判斗争,党的组织生活停止,全区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黄冈地区革委会成立后,各级领导权仍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军队和地方干部手中,使“文革”运动的破坏受到一定抑制。在极度混乱的状况下,基本的生产活动还在坚持,尤其是农业生产未中断,一些大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和工业、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仍然有所发展,粮棉油等主要生产指标和工农业生产总产值也有所增长。

(三)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6年10月—1982年)

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黄冈地区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进行拨乱反正,肃清“左”的影响,平反冤假错案;加强党的建设,调整领导班子,恢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导思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实现了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试验,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城镇经济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农村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最大限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减粮食征购基数,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注重市场调节;启动国企体制改革,初步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给企业增加了动力和活力;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户利用剩余劳力和资金发展多种经营并取得良好成效。

(四)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82—1992年)

这一阶段,各地从实际出发,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活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发展环境,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成就。深入推进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简政放权;制定了20年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先后组织开发沿江十三镇及“五小经济特区”建设,兴办黄州科技经济开发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农村经济转向多部门的综合经营,逐步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较快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

(五)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2年)

这一阶段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线,全面展开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是黄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各地继续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加快发展特色工业、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和特色教育,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黄冈撤地建市,老区发展迈向新纪元;全市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改革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初步成效,粮棉油占据农业主导地位的状况已基本改变;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比国家计划的2000年提前两年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九五”期间市区面积增加一倍多,初步形成了以黄冈市区为中心,以麻城、武穴两市为重点,以7个县城、50个重点镇、几十个中心村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格局。

(六)改革开放持续推进阶段(2002—2012年)

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兴市、特色富市、开放活市、科教强市、生态立市”战略,克服了“非典”、禽流感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从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建设和谐黄冈、实现小康生活等方面着手,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批工业园区,培植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大批知名企业落户黄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办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培育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农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启动遗爱湖综合治理保护工程,打造百姓乐园和民生样本;启动城东新区建设,实施了道路刷黑、遗爱湖景区、供排水管网等重点工程;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

(七)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2012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冈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阔步前行。成功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实现“三年明显变化、五年大变化”,向“十年跨越式发展”目标迈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迅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农业现代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坚持“两高两大”,突破性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分类指导,县域经济活力倍增;实施大别山金融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了首家市州整体推进的金融创新平台;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黄冈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综合效益得到发挥,公路密度名列全省前茅;一批重大民生设施相继建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提升;党管武装工作成效显著,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平安黄冈”“法治黄冈”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铺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多项重点工作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会、中国光彩事业老区行现场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在黄冈召开。

二、七十年的伟大成就,篇章壮丽辉煌

(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建国初期,黄冈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较低,综合实力弱小。1952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65亿元。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9亿元,比1952年增加了3.8倍。199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1年,全市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跃进千亿元大关。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5.20亿元,是1952年的558倍,年均增长10.06%,总量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名第5位。1952年,黄冈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5.27元,1978年达到244元。2018年提高到32124元,是1952年的337倍,年均增长9.22%。

  宏观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949年,黄冈专区财政收入仅为2087万元,1978年达到1.06亿元,2018年达到214.32亿元,比1978年年均增长14.19%。1951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仅为520万元,2018年增加到3328.12亿元,年均增长17.96%;1951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227万元,2018年增加到1585.69亿元,年均增长18.11%。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黄冈是农业大市,建国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份额。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5%,第二、三产业比较落后,三次产业结构为85:8.2:7.4。1978年,三次产业比重为60.4:19.4:20.2。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8:40.88:40.64,呈现 “二、三、一”的格局,标志着黄冈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迈出了坚实步伐。2018年与1952年比较,一产业比重下降了66.52个百分点,二产业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32.68和33.24个百分点。

  (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

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50至1957年农业生产进入恢复发展阶段,1961至1964年为农业调整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业的振兴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到“十二五”期间,黄冈市实施“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管理经营农业、用农产品加工引领农业、用品牌战略打造农业”的“两转四用”总体战略,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1949年,黄冈农业总产值为5.05亿元;1985年增长到18.36亿元;1990年农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亿元,增至45.18亿元;2018年达到662.36亿元,比1949年增长130倍,年均增长7.3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1949年,黄冈专区粮食产量只有93.38万吨,1978年增长到237.27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业的强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粮食产量进入快速增长期。1985年,粮食总产增至268.94吨。到201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83.02万吨,比1949年增长3倍。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和畜产品、水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增长。实现棉花产量2.61万吨,油料产量48.42万吨;禽蛋产量26.9万吨,生猪出栏421.2万头,牛出栏24.1万头,羊出栏60.3万只;水产品产量44.9万吨。

农业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积极探索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的新方法、新措施、新模式。“十二五”期间,各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市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家,产业化经营组织过万家,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超过800万亩。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09家,实现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596.56亿元。以优势农产品为主导,初步形成了一县市一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省级粮食生产先进县、4个省级油料大县、3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2个省级生猪生产大县、2个省级水产十强县。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3个,总数居全国地市州之首;“三品一标”农产品556个,居湖北第二。

(三)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工业发展质效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黄冈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有2620万元;1978年完成8.87亿元,工业发展刚刚起步。1984年,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区展开,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至199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6.29亿元;全区产值过千万、利润过百万的企业达到35户。199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首次破百亿元,达到107.77亿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工业结构调整不断加速,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加快转换,黄冈工业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保持较快发展。200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实现149.7亿元。近十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打造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建设大项目,新型工业化加速提升。到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35.62亿元,比1978年年均增长14.5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4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96%。全市有7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过百家,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工业体系尚未形成,工业规模小、存量少、总量小。经过40年的发展,全市大类工业行业达到36个,已形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7个产业进入湖北省重点行列。建成全球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窑炉生产基地、中部地区最大的钢构产业基地和华中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打造园区筑平台。黄冈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产业区,全市省级高新区达6家。市区形成以黄冈高新区、黄州火车站经济开发区和南湖工业园、西湖工业园、黄州工业园、黄冈化工产业园为主的“两区四园”发展格局,园区成为工业企业聚集的主阵地。

重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前,黄冈仅有土纺土织土染冶炼等几十户工业企业,基本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黄冈建市后,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发展高新产业”要求,大力发展轻工食品、医药化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行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兴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近十年来,黄冈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企业成长步伐加快,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落户成长并发展壮大。伊利乳业、娃哈哈饮料、绿宇环保、稳健医疗、李时珍医药、广济药业、祥云化工、山河集团、华窑集团、星晖新能源、远东卓越等一批知名企业成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其中,祥云集团成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山河集团进入2015“中国企业500强”。国内目前最大的LNG工厂昆仑能源和黄冈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单体项目晨鸣林桨纤一体化已建成投产,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首个重点项目长江循环经济示范园落户黄冈。湖北远东卓越科技公司于2011年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上市,实现黄冈市直企业在资本市场零的突破。全市“新三板”“四板”企业分别达20、427家,挂牌企业累计融资20多亿元。2018年底,全市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460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15家。

  (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开放以后,黄冈着力破解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薄弱等发展瓶颈问题,投资建设发展之快、领域之广、规模之大令人瞩目,为黄冈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4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1万元,1978年完成7779万元,1980年突破1亿元, 2003年突破100亿元,2012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8年达到2411.10亿元。1978年至2018年间,年均增长22.26%。大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建成,至2018年,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691个,投资额853.76亿元。在投资强有力的支撑下,城乡建设迅猛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1949年,域内仅有公路254公里;内河航运里程1765公里,其中通航里程1537公里。到1979年,境内3条国道共计338.56公里,县道总长1986.7公里;内河航运通航里程864.5公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市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期间,黄冈市围绕“对接大武汉、沟通大长江、贯通大别山、构建大交通”发展思路,构建 “一区(黄团浠交通一体化示范区)、一网(沿江综合交通运输网)、一圈(大别山连片开发旅游交通圈)”交通新格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服务水平,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明显,交通运输对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3.13万公里。境内已贯通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武麻联络线、沪汉蓉快速铁路5条铁路和武冈城际铁路,境内运营线路全长429.5公里,黄黄高铁全线步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从长江上游至下游建有黄冈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黄石长江大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九江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共7座长江大桥;建成黄黄高速、武英高速、大广北高速、武麻高速、福银高速、麻竹高速、麻武高速、黄鄂高速8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里程达到700公里;建成以 43条国省道为骨架,以近百条县道和乡村公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通国道、镇镇通省道、村村通客车;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推进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岸线泊位达到135个,航道 674.1公里,港口岸线总长 28.2 公里。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1949年,全区总人口368.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就有349.8万人,占总人口的95%。1978年,全区总人口达到573.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1.86万人,城镇化率仅为5.4%。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大力发展经济,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全市建制乡镇由15个发展到126个,麻城、武穴先后撤县设市。1995年国务院批准黄冈撤地建市,这不仅是行政体制的变化,同时也标志着黄冈市的经济规模和实力达到了中等城市标准,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为中心、两个县级市为两翼、126个乡镇为基础的城镇网络。2011年,市四次党代会发出了“对接大武汉,建设新黄冈”“高昂市区龙头,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强音。随后,市委确定“双强双兴”重点发展路径,黄冈围绕“兴城”,探索“两高两大”模式,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引擎。201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22%,是1978年的9倍。以市区为龙头、各县市主城区为中心、特色小镇为重点、美丽乡村和农村新型社区为支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市区建设跨越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市区在黄州镇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壮大。近十年来,黄冈坚持高昂市区龙头,着力推进市区一体开发和“东扩北进、跨河发展”两大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现代化大城市和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由6.56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人口由6.24万上升到40万,黄冈新型中等城市形象已初步确立。先后投资37.6亿元,完成市区59条主次干道的刷黑工程;白潭湖片区建设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片区规划建设的大框架已经拉开;历时12年、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遗爱湖公园基本建成;黄冈博物馆、黄梅戏大剧院、市体育中心、大别山金融中心、市委党校新校区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完工。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加快市区人口增长。大力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智慧城市、管廊城市、海绵城市、数字城市建设顺利推进。持续开展“四城联创”,黄冈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县市城区、重点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双十”(新增1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10平方公里城市新区)支撑、提质扩容,各县市区主城区建设方兴未艾,各具特色的“一河两岸工程”雏形初现,红安、麻城、罗田、黄梅、武穴等县市城区建设成效明显,英山成功创建“中国天然氧吧”, 黄梅、麻城获评国家级“千年古县”。重点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试点示范、典型引路,推动“临江四城”开放开发,加快建设黄梅县五祖镇、罗田县九资河镇等新型小城镇。通过实施分类指导、统筹发展,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加快黄冈临港经济发展城镇群、大别山生态旅游城镇群、长江经济发展城镇群3个城镇群建设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加强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一批特色秀美乡村先后建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村全面开通水泥公路,宽带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在农村全面普及。“十二五”期间,全市有24个乡镇进入国家重点镇行列,18个村庄被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21个文化小镇、200个美丽乡村试点顺利实施。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1991年,境内获批设立的房地产公司共有10家。1994年“房改”启动,推动了房产开发加速发展。199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有15个,完成投资6529万元; 2013年,开发项目达到269个,完成开发投资132.7亿元;到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达到238.66亿元,比1996年年均增长30.77%。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居住条件作出一定的贡献。与此同时,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强化房地产行业监管,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五)改革开放成绩斐然

经济体制实现重大突破。“一五”计划时期,黄冈地区开始实行直接计划和间接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理体制。至1957年,计划管理高度集中,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以后,最根本的变化是突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构建了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间接调控为辅的宏微观调控体系,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被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农村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企业生产实现了经营自主,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统购统销、凭票供应的体制已经消失,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放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全面步入市场化,市场供需实现由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

改革创新不断深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号角。2014年,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出台了《中共黄冈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绘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黄冈蓝图”,拉开了全市改革的“大幕”。黄冈将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方案化、项目化、工程化,建立健全黄冈改革的“规划体系”,启动实施“363”重点改革项目计划。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落户黄冈,若干领域改革成为全省改革排头兵和试验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市校合作、电子商务、一表制、大别山金融工程、区域合作机制、多规合一、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网格化管理、从严治党、公务员“六岗六责”管理、基层纪检监察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武穴市被确定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单位;罗田县被确定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县等1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深化市校合作,实施创新驱动。从2006年在全省率先开启了首轮市校合作,到2013年启动以“聚集人才、创新科技”为主旨新一轮市校合作,再到2018年吹响第三轮市校合作的嘹亮号角,13年驰而不息,创新创业千帆竞发。黄冈与国内64个高校科研院、高新园区、众创空间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新西兰等外国专家开展交流合作,全市578家企业与9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逐渐探索出“政产学研资”紧密结合的“黄冈特色”创新驱动之路。2015年7月,教育部、人社部、国资委联合在黄冈召开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推广黄冈市校合作工作经验。

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1984年,黄冈地委提出开发沿江十三镇,将沿长江的团风、堵城、巴河、兰溪、散花等13个城镇,作为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重点。198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黄冈建立“五小特区”的工作思路,将黄州、散花、蕲州、小池、武穴作为改革开放开发的试验区。2008年,黄冈以实施“五大突破”为抓手,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2009年,黄冈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机遇,寻求“沿江突破”,全力推进区域对外开放开发。2013年,黄冈市委、市政府紧抓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大好机遇,作出加快建设小池、田镇、蕲州、散花“临江四城”的决定,培育开放多元的城镇发展样本。近年来,黄冈先后与武汉市开展产业园共建合作,与信阳、安庆、六安等环大别山城市开展战略合作,与九江、黄石等地开展跨江跨区合作,与波兰、南非等国家开展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合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六)国内外贸易快速发展

国内贸易发展较快。1949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仅为0.84亿元,到1978年增长了9.11倍。改革开放后,境内商贸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营商业、集体商业、部门附属商业、个体私营商业和集市贸易并存,个体、私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营业态不断创新,营销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978年到199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了8.17倍。截止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05.05亿元,1949年来年均增长11.1%。通过经济体制、流通体制、管理体制上的逐步变革和完善,境内商贸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网点迅速增多,商品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发、交通物流、旅游娱乐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市区形成了黄冈万达广场、东坡外滩等商圈;商业步行街有奥康步行街、摩尔城商业步行街、筷子巷美食街等;大型超市包括黄商购物中心、中商百货、七一商场、武商量贩店、中百仓储、大润发等。启动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升工程,市场主体竞相迸发,至2018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3.1万户。

电子商务跨越发展。淘宝、京东、一号店、苏宁易购黄冈馆四馆开馆运营,黄冈成为全省首个四馆合一的地市。黄冈馆、大别山创业中心、小池中部商贸物流园、红安新型产业园等一批电子商务聚集区相继建成。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00亿元,7个县市成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1957年,境内主要出口土畜产品和少量矿产品,外贸收购额仅为319万元。1958年后出口收购额缓慢增长,1978年为3424万元。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外贸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外贸出口由供货制改为自主经营,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为主改为以工业品和矿产品为大宗。1993年,黄冈进出口公司开口自营,当年实现出口788万美元。黄冈区域经济逐步实现从封闭到开放、从内向到外向的转变,在利用外资、自营出口、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999年,全市出口总额达到7400万美元,已同4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2000年,全市共有进出口公司12家,自营出口企业24家。到2018年末,全市实现外贸出口81295万美元,是1993年的103倍,年均增长20.4%;对外经济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形成自营出口、三资企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三足鼎立的出口创汇格局。2018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260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进一步增强。

  (七)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老区脱贫与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黄冈的扶贫开发始于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之后,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使黄冈扶贫开发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历届黄冈市(地)委高度重视农村扶贫开发,1998年黄冈提前两年整体解决温饱,被誉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2007年底,全市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32.5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到65.9万人,温饱巩固率超过92%。2015年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黄冈市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到村到户到人,全面落实扶贫责任考核督查机制,探索“政府+市场主体+银行+保险+贫困户”“五位一体”产业精准扶贫的“黄冈模式”。至2018年底,全市实现86.05万贫困人口脱贫,76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扶贫攻坚取得新的成效,为2020年全面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建国初直至改革开放前,黄冈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60%以上,处于贫困线以下。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收入增长最快,生活水平提高最显著。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7.2元、102元,2018年分别增加到28978元、13238元;住户存款由1978年的0.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263.41亿元。2018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01%和38.01%,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在整体上已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950年,全区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仅16万元;1979年首次超过千万元;1998年支出达到1.08亿。2018年,全市民生事务支出达400.7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3.04%,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为3.35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29亿元,为18.1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5.7亿元。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住房12563套(户),基本建成11085套(户)。支出救助资金14.67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助41.59万人,支出资金18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解放初期,黄冈工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传统的经验和落后的工具,科技工作比较滞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加强新的科技推广和科技知识普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黄冈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先后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星火、火炬、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科技扶贫、技术创新等科技发展计划。1990年,黄冈作出“科技兴区”战略决策,强化科技实验、示范、培训、推广、普及,开展科技兴工、科技兴农活动,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撤地建市后,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1997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增加值3.57亿元;2000年增至7亿元。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8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2.4亿元,占GDP比重8.96%。建成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29家、加速器13家,培育在孵企业2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全市科研平台总数达到190家,建成院士工作站34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0家。黄冈市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城市。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初期,各地积极兴办中小学,基础教育恢复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以后,境内各级党委和政府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管理逐步规范,素质教育推进质效明显增强,教育事业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2013年,黄冈市确立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打造黄冈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吹响了打造全省教育强市的号角,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健康发展轨道。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升。高中、初中、小学校数分别由1949年1所、16所、471所发展到1978年236所、866所、3766所。到2018年,全市有各类学校2026所;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6%。办学条件大为改善。1978年以前,全市教育经费极其有限,当年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297.21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只有2.27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比较落后。1985年,教育事业费支出仅有5643万元,1991年突破1亿元。至2018年,全市教育支出达89.99亿元;通过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县市区均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教育品牌效应凸显。黄冈中学入围第八届“中国百强中学”,全省共4所中学上榜。以黄冈中学为代表的黄冈基础教育,演绎了“高成才率、高获奖率、高知名度”的“黄冈神话”。2007年,“全国基础教育•黄冈论坛”在黄冈市成功举办,成为全国基础教育的里程碑。

文化强市建设卓有成效。新中国成立后,各地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方向,积极兴办各项文化事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艺术再度复兴,各地通过有计划地开发文化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近十年来,黄冈将文化融入发展战略,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文化强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切实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开辟黄冈讲坛,持续开展文化讲座,传播黄冈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感动黄冈十大人物、黄冈道德模范、黄冈好人等评选活动。精品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原创黄梅戏七次进京、八上春晚、两出国门,黄冈影视两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一次荣膺金鸡奖。谋划实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文化+”产业为引领,创新实践文化产业发展方程式。实行“文化+”商业模式,发掘弘扬东坡文化、楚文化和创新地域文化,成功打造东坡外滩商业文化等多个重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老年大学、中职学校等五大社会发展项目相继建成运行,成为黄冈文化新地标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阵地。红安县文化中心、黄梅县禅学研究院、浠水县博物馆善本书库和黄州区农民画馆等一批文化工程相继建成,文化设施逐步由硬件向软件升级。基层文化建设取得新发展。2018年末,全市建有文化馆13个,群艺馆1个;文博单位有23个,文物藏品总计14.7万件;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广播覆盖率达到99.43%,电视覆盖率达到98.38%;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138个,乡镇文化站129个。打造“三节一会”文化品牌。构建对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优质窗口,成功举办中国大别山旅游节、中国东坡文化节、湖北黄梅戏艺术节和黄冈市运动会。“激情新黄冈,欢乐大舞台”东坡广场大型文化活动成为享誉全省的七大文化活动品牌之一。黄冈成功创建 “中国书法城”“中华诗词之市”。

文旅事业融合发展。黄冈自然资源独特,人文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因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较低,给人留下“有说头,没看头”的印象。2000年,全市接待游客317万人次,旅游收入4.5亿元。2007年,全市旅游总产值不过20亿元,仅占全市 GDP的5.61%;没有一家4A级景区、没有一家4星级酒店。当年,经过反复论证,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首次明确了黄冈旅游的历史定位是“全面振兴大别山的支柱产业”。自2008年起,市委市政府以工程化思路和做法,每年召开一次旅游工作现场会,一次一个主题,持续推动旅游发展与建设。2012年,黄冈旅游的“两规划一方案”出台,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13年,市委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推动黄冈大别山全面振兴的“战略制高点”,首次写在中心工作的旗帜上,黄冈旅游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近年来,黄冈市坚持旅游与文化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旅游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市。以大别山旅游公路为轴线,建设大别山文化旅游经济带。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于2011年通车,全长458.65公里,连接7个县市、23个乡镇,惠及230多万群众,把红色遗迹、绿色生态、禅宗文化三大旅游区的38个景区景点一线串珠,带动全市旅游跨越式发展。促进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开工建设旅游项目近百个,总投资近500亿元。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激活乡村旅游发展。上线黄冈智慧旅游“掌上游”,发行黄冈旅游景区“一票通”,投播“多情大别山、风流看黄冈”整体形象宣传片,“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禅宗祖庭天下黄梅”“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一系列黄冈旅游的口号传遍天下。黄冈市作为全国12大红色旅游基地之一,成为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的主体;东坡赤壁、红安将军文化博览园等入选国省优选旅游项目;蕲春雾云山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36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4.39亿元;创建旅游强县4个、旅游名镇4个、旅游名村15个;AAAA级景区达到19家,四星级宾馆(饭店)有7家;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国家级湿地公园9个。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解放初期,黄冈的卫生事业一穷二白,各种传染病、地方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鄂东仅有外国教会兴办的一所鄂东医院,病床仅16张,群众健康缺乏有效保障。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至1979年全市先后消灭了天花、黑热病,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取得防治工作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1998年,全市提前两年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2000年,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095个,设有病床14150张。近年来,黄冈卫生事业提档升级,医改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不断深化,“互联网+计生+妇幼”健康服务模式全面推行。至2018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184个(其中村卫生室3580个),卫生机构床位37272张,执业(助理)医师12791人;每千人拥有床位5.89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02人。

(九)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超常

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境内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程度呈上升趋势;九十年代起,通过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进入新世纪,重点加强了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单位产出能耗水平大幅下降,水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关停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企业,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0年,万元GDP能耗为1.26吨标煤,比2005下降22.02%,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2013年,万元GDP能耗降至0.8393吨标煤,下降率为4.03%。2018年,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3.4%,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步减少。

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加强。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大关系”,突出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升级版。全面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黄冈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成效显著。着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双十”工程、雷霆行动十大专项整治成效明显,水、气、土污染防治强力推进,河湖库长制全面施行,自然保护区管理加强,实施“天蓝、地绿、水碧、土净”工程,开展“绿满黄冈”行动,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3天,优良率达73.3%。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总数达到34处。完成造林总面积12.3万亩,育苗0.93万亩,四旁植树1400万株;森林覆盖率43.02%。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黄冈市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挂牌成立。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十)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建国至“文革”前,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展开。为适应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的需要,党组织本身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巩固和提高工作。“文革”时期,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指导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为干部制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被选进领导班子。近些年来,黄冈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两用两反对”,创新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履职尽责管理考核,大力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大力选拔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大力选拔埋头苦干、业绩突出、不事张扬的干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和“三讲”教育取得实效,各级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有了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深入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了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流动党员“双联双管”机制建设和农村无职党员“创岗设星”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创造了经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八简两风”,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抓党建严纪律促发展,全面从严治党迈出坚实步伐。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省树立了“黄冈标杆”。在省内率先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实施意见,率先构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组织体系,率先推行“两个责任”履责清单和台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调研督导、廉政夜谈、召回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细落小、向基层延伸。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强化巡视整改和巡察监督,领导和支持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内政治生活更加规范,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有效建立,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形成。

三、七十年的伟大实践,经验弥足珍贵

(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推进黄冈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党组织是引领者、掌舵者和领导核心。建国后,黄冈各地紧密结合党的中心工作,发动群众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提高领导干部驾驭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和各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形成集中统一、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注重积聚各方面的智慧与力量,共图黄冈振兴大业。近十年来,黄冈市委总揽全局,立足实际,提出突出发展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若干意见,形成了以“四个大别山”为旗帜,以“开创战略”为统领,以“双强双兴”为重点,以“四大行动”为载体的科学发展思路,成为引领全市砥砺奋进、跨越赶超的行动纲领,全市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实践证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根本政治前提和保证。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一刻也离不开党的领导。在奋进新时代的宏伟征程上,必须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领导的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进一步推动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健康前行。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国70年来社会跨越发展所获取的宝贵经验,是改革开放始终得到群众坚决拥护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建国以后,黄冈各级党组织带领群众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其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由此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直至“文化大革命”发生,黄冈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破性地发展新型工业,大力繁荣商贸业,持续推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实践证明,没有物质财富的生产,再伟大的社会发展蓝图都不可能实现。加快振兴崛起,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建设这个基础上。当前,黄冈处于深度转型阶段,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决胜全面小康还有诸多短板,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够。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三)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回顾黄冈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喜悦、振奋和自豪。实践证明,坚持改革开放是唯一正确选择。黄冈过去的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在未来的征程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围绕建设区域性增长极的使命,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格局。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努力转变制约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我们要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发扬敢闯敢试的革命精神,奋力推进各项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抓好农村新一轮改革,加快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步伐;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主动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黄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坚持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

建国70年来黄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黄冈先后实施了“‘三带经济’发展战略”“‘一心三带’发展战略”“‘三块经济’发展战略”“‘中心带动特色经济’发展战略”等战略决策,这是全市上下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经验教训,探索适合黄冈实际的发展方向的具体体现。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从黄冈实际出发提出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着力抓环境”的工作思路,制订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工作措施,全市出现了上下一心开展招商引资、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局面。近十年来,黄冈在省委“一元多层次”和“一主两副多极”发展战略指导下,抢抓深化改革新机遇,全面落实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紧扣“双强双兴”发展重点,扎实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践证明,立足自身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增强战略定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坚持擦亮城市名片

坚持擦亮城市名片,是充分发掘自身特色优势,持续扩大城市影响力,提高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的重要方式。黄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红色文化、医药文化、教育文化、戏曲文化、佛教文化等十大文化交融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东坡赤壁”“名人故里”“革命老区”“贫困落后”等成为黄冈的代表性符号,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落后的发展现状交织并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实力的提升,黄冈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近十年来,黄冈着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通过擦亮遗爱湖公园这个品牌,实施大别山文化旅游经济带整体联动,高标准举办“三节一会”和多维度推介全域旅游形象,持续推广“讲东坡、论英雄、说禅宗、唱黄梅(戏)”等一系列举措,使城市的文化符号得到彰显。“名人之都,教育之乡”成为黄冈突出的城市名片,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继斩获多种国字号荣誉之后,2017年,黄冈又以“红色、绿色和人文大别山”三张亮丽名片,喜获“2017《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殊荣。坚持擦亮城市名片,充分体现了黄冈人民对于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彰显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自信,对于促进黄冈以更加靓丽的城市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将起到积极作用。

(六)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多办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把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建国以来的70年,就是逐步实现以人为本,逐步实行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依靠民力、创造民富的70年。70年来,通过认真解答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份试卷,使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能力、统筹能力和执政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检验和提升。70年来,全市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注重凝聚共识,发动全民参与,动员全民创业,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使广大人民逐步成为改革的主人、发展的主体,这是改革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70年来,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不断改善民生,造福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此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是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迪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