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志鉴编研 > 方志编研

品读《遗爱湖》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4-06-16 00:00:00浏览量: 【字体:
  新到一座城市或旅游景点,即便是时间充裕,也总会有“好山好水看不足”的遗憾。每当此时,就希望能找到一本全面介绍这座城市和旅游景点的书籍,希望能够一书在手,大千掌握,既可以当旅途向导,又可以反复阅读,弥补旅途匆促的缺憾。抢先阅读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写,长江出版传媒、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遗爱湖》一书,觉得该书是黄冈形象的一个优秀使者,给黄冈城市形象的展示推介带来巨大的正能量,给邂逅黄冈遗爱湖或慕名而来者带来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遗爱湖》一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黄冈遗爱湖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内涵,也介绍了黄冈这座历史文化丰厚的城市。套用时下最时髦的一句话来说,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书的图文编排、装帧设计、印刷工艺,乃至纸张的挑选,都可以看出编写者所花费的心力。书拿在手上,随便翻一翻,便感觉得书香阵阵,古朴清新,美图美文,入眼入心,给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遗爱湖》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编排结构上的独具匠心。整本书的构思巧妙,编排新颖。全书以《东坡逸事说遗爱》一文开篇,调动起大家阅读的热望,随之渐次道来,以“名城之眼——遗爱湖概览”、“诗画胜景——遗爱十二景透视”、“休闲福地——遗爱湖游乐导引”、“城湖共生——遗爱湖与城之展望”、“筚路蓝缕——遗爱湖建设纪事”五章,条分缕晰地介绍遗爱湖的自然风光、景区景点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有机的关联和链接介绍黄冈城市的整体风貌,五章既独立成篇,又浑然一体。如果将黄冈市比作一个大圆,市区黄州可比作大圆中的小圆,而遗爱湖则可比作“圆心”。编者首先对遗爱湖这个“圆心”全面阐释,展示出遗爱湖的美和文化内涵,又由遗爱湖拓展到城东新区、黄州城区,介绍了城市自然风物、著名景点、旅游要素、历史文化,再由黄州城区拓展到整个黄冈市,通过遗爱湖这个“名城之眼”放眼黄冈、展望黄冈。编者以遗爱湖为起点,逐渐辐射至黄州城区和整个黄冈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全书谋篇布局“形散神聚”,实为巧作。  文字凝炼、图片精美、图文并茂是《遗爱湖》的又一大特色。整本书以散文的笔调、优美的文字,娓娓道来,既对各景区景点作了深入的解读,又注重对黄冈历史文化的挖掘,让读者发思古之幽情,对黄冈历史文化产生由衷的自豪和热爱。尤其是每一章前的“文眼”,语言凝炼、不仅高度概括一章的主要内容,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而且由“形”及“神”,高度提炼出这一章内容的“文化内核”,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名城之眼”此章的文眼,将遗爱湖的嬗变、城市的勃兴、文化的传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寥寥数语,提纲挈领,统领全篇。  内涵丰富、富有文化品位是《遗爱湖》引人入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本书有看点,在于它的兼收并蓄、包罗万象,调动起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优势。书中除精炼的文字介绍外,还在每个景区景点中穿插有国内著名书法家的书法、楹联和篆刻作品,这些作品都由名家为遗爱湖“量身打造”,显得尤为珍贵。令人回味的是,编者在“遗爱十二景”每个景区图片及文字介绍后辟有“悦读”插页,收录与该景区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苏东坡诗词文赋,使景区与东坡文化巧妙结合。让游览者赏景之余,赏心阅读,既可娱目,又可怡情。如“琴岛望月”后的“悦读”内容收录了苏轼的名篇《水调歌头》和《琴诗》,通过“悦读”既告诉读者景区命名的由来,又可以让读者在诵读经典中品味到中华古典文化的艺术魅力。书中所选用的图片也均出自知名摄影家之手,极具艺术感染力。  “江山亦要文人捧”,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和城市中的人文胜景需要热爱、需要呵护、需要礼赞、需要宣传,《遗爱湖》的编辑出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工作,大家不妨一读。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