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志鉴编研 > 方志编研

方志基础知识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11 00:00:00浏览量: 【字体: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黄绪华


一、方志的定义

地方志简称方志。志是记载的意思,顾名思义,地方志就是记载一个地方方方面面的情况,也就是通常所说“一方之全史”。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2006年5月颁布)、《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2007年4月颁布)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地方志,包括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方志有地域性、综合性、资料性、权威性、连续性等5个基本特征。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志书称地方综合志书,如《黄冈市志》《蕲春县志》;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年鉴称地方综合年鉴,如《湖北年鉴》《黄州年鉴》。

方志的源流。地方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地理书和地图。宋代是我国方志发展史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在记述内容和组织形式上趋于全面和完备。黄冈在宋代没有修志,我分析,黄冈地处长江中游,洪水泛滥,非常贫瘠,可能不具备修志的条件。我估计宋代的都城开封应该修有志书。将来有机会,小席一定要到国家方志馆去看看,像国别史、地理书,宋代的《开封府志》应该都有收藏。清代是方志发展的全盛时期,各省、府、州、县均设有志馆或志局,共修成各类志书4889种。进入民国后,虽战火连连,但修志的传统却并未中断,且志书的内容、体例、文字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志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1958年,国家启动了修志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修志中断。1983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立,全国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2005年底,全国出版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000余部。20世纪90年代,国家启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历史上,黄冈出版了明代弘治年间的《黄州府志》,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年间的《黄州府志》;建国后的首轮修志,黄冈地区编修了一部简志,各县完成了编修任务。其中,《红安县志》获全国一等奖、《浠水县志》获湖北省二等奖。二轮修志,黄冈如期完成编修任务。黄冈1996年建市,1997年启动《黄冈市志》编修工作,2004年出版,编修断限上起事物发端,下迄2000年。

三、方志的功能

方志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这是传统说法)。这些功能经古今学者的长期研讨,成为广泛共识,是对方志功能、作用的科学总结。方志的这三大功能,在不同性质的社会,其内涵是不同的。旧方志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它通过记人述事,宣扬三纲五常,褒扬忠孝节义,以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社会主义新方志则是为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因此,新方志的三大功能赋予了新的内涵。

1.存  史

方志是资料性文献,它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系统、翔实、可靠的资料。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语言、文字、地方志等作为传承载体,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2.资  治(资政)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方志记述的就是昨天,借古鉴今是方志资治功能的具体体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向领导机关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借鉴、依据和参考。方志是一方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对领导者认识地情,进行科学决策,可以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其二,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三,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提供史料和依据。(举例: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借阅县志,了解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彝海结盟。领导干部任职借阅志书、年鉴。)

3.教  化(育人)

所谓教化功能,指的是地方志书对人们精神方面的作用。新方志全面、准确记述了一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富饶资源、经济成就、名优特产、灿烂文化、名人英模等,是很好的乡土教材,而且记述的是身边的人和事,应该说具有更好地教育作用。

四、方志的语言

方志的语言,总的要求是使用语体文,记述体。所谓语体文就是书面的白话文,记述体就是用陈述句记述。具体要求:

1.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2.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举例:部署、安排、布置;发表重要讲话、发表讲话、发言。)

3.使用规范汉字,用词概念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所谓规范汉字,就是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不得使用繁体字和1997年12月已停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或其它不规范的字。如“蓝天”、“潦草”、“年龄”不得写成“兰天”、“了草”、“年令”。姓氏、题词和书法的手书字、引文、文物古迹等特殊行文除外。

杜绝使用口语、文言或文白夹杂,控制方言、土语、俗语;不乱用时态动词;慎用评价词语;不用模糊、空泛词语。时间、空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指代明确。

4.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不乱改科学定律、理论概念、政治术语、历史典籍、名家名言的提法和内涵等。

5.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有名称使用全称。使用简称的,在适当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准确规范,不产生歧义。

6.不同时期的国家、团体、机构、职务等名称,均用当时名称。历史朝代名称使用规范的通称,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表为准。

7.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下限时名称。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8.跨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物、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其名称和数据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9.人物直呼姓名,不冠褒贬词语,不在姓名后加身份词;必须说明身份的,首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职称)。

10.译名准确。外国国名和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以新华社译名为准。新华社没有译名的,首次使用时括注外文全称。

11.生物、矿物名称,使用学名。记述自然资源涉及本地生物名称的,首次出现时采用二名法,括注本地俗名。

12.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表格左右两侧开放,不加竖线条;如果表格一页排不完,转下页续排时,下页表格的右上方注“续表”,续表省略表头。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

13.统计数据的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

14.注释符合学术规范,便于查找原文。注释形式全书统一。引文和重要资料注明出处。

15.数、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统一,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数字用法以2011年9月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计量以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2月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为准;标点符号用法以2011年发布、2012年实施的《标点符号用法》为准。

五、地方志编纂的体例、文体文风

1.体例

志书的体例由结构、体裁、章法三个要素构成。

(1)结构

①整体结构

辅文部分:署名  序  前言  凡例  目录  索引  后记

主要部分:彩插  大事记  概述(综述、综述) 专志  

人物(传、录、表) 图表  专记  附录

②主体结构:指的是志书专志的构成,即志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有纲目体、章节体两种。

纲目体  又叫门目体。这种体式的篇目结构,是先设置总纲,也就是大类,各纲之下又酌分细目,目以类聚,以纲统目,故称之为纲目体。这种体式的优越性是分类醒目,层层递进,眉目清晰,纲举目张,便于查阅。其缺点是纲目体层层分类的做法如果发展到极致,分得太细,就容易将一个完整的事物割裂开来,使得整部志书变得支离破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方志界一般认为志书分类应控制在三个层次、最多不超过四个层次就足够了。

章节体  其表现形式为根据内容的需要分为章、节或篇、章、节、目等形式。章节体的特点是结构严谨,层层递进,且上下层之间必须具有领属关系。其缺点是由于章节体结构要求过于严谨,如在章下面必须要有两节以上,若节下面要设目,也必须要有两目以上,并且全书要求统一。从本质上说,章节体实际上是纲目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因为章节体运用于方志中,也是层层分类。但纲目体比较自由灵活,没有章节体必须严谨统一的要求,反而更能适应方志内容庞杂,对表现形式要求灵活的需要。

(2)体裁  

指方志的文字表现形式。新方志逐渐形成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志是志书的主体,辅以述、记、传、录、图、表。一部完整的地方综合类志书,主要就是这七种体裁的综合运用。

述—分为总述、综述、概述、无题述等。主要作用是勾勒概况、交待背景、增强志书的整体性。概述应注意既要“概”,全面反映该志的主要内容,又要“述”,反映断限内该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大略。无题述应注意层级不要设置过多,依需要而设,避免与正文重复或言之无物。

记—分为大事记、专记等。大事记,用于记载全省在断限内对当时或后世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大事、要事。专记,是就某一个专题展开深入记述的一种形式。大事记和专记主要弥补志书篇目层层分解、纵贯不足的问题。大事记应注意大事的标准要统一,特别是涉及到会议、人物(如领导人职务的任免等)的大事,不可顾此失彼,有选择的记载,以免制造矛盾。大事记所记之条目,均为该志的内容,不能超越志书的内容而记大事,否则就难以成为全志之纲。专记的设置应慎重,不宜过多,且内容不宜过于庞杂,不要把专记记成大杂烩。

志—为各级地方志书的主体,分门别类记述某项事业的沿革本末。应注意处理志与志之间的交叉与重复问题,要以我为主,从自己的行业、系统出发,从自己的角度写出特色、突出重点,如民族宗教应写民族构成、人口分布,宗教派别、宗教活动,民族宗教事务应侧重于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又如旅游写到某文物名胜,应该重点突出该名胜的旅游价值(周边环境、有关的故事传说、建筑特色、交通食宿情况等);文物写到某文物名胜,则突出该名胜的文物价值(建筑物和文物的历史、建筑风格等)。

传—人物传,用于记述在断限内去世并对本地区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人物生平事迹。应把握好人物立传的标准,一般来说,立传人物以原籍为主。非本地出生,但长期定居本地或在本地工作,并对本地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人物,也可立传。还应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

图—分为照片、图画、地图、结构示意图等。用于充实内容,独立或辅助说明事物性状特点。图的使用一是要具有真实性,不能使用PS图片;二是要具有准确性,图片内容和文字说明要一致;三是要有资料性,应能反映一定的历史事实,不能用新闻性图片代替资料性图片;四是要具有典型性,要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或专业特色;五是要有一定艺术性。

表—分为人物表及表格等。人物表用于记载断限内具有影响而又达不到入录标准的人物。表格分为文字类目表、数字统计表,用于丰富内容、补充文字说明。应注意人物名录属于人物表。人物名录虽有一个“录”字,但在体裁上仍属“表”的范畴,不宜在篇目上称之为“人物录”,仍应为“人物表”。在设计编制表格时,一是要注意设计的科学,表格栏目设置要标准、完整;二是要注意数据的科学,特别是统计表,各栏分项数字相加,必须和相对应的合计数字相吻合;三是要注意要素的科学,表头、表序、单位、符号、表注等标注应规范。

录—分为人物录、附录等。人物录用于记载断限内具有一定影响而又达不到立传标准的人物。附录用于记载不便入志但需要保存的重要资料及其他内容,如地方重要文献、典章制度、重要统计资料、旧志序及修志始末、诗文词赋、掌故文征等。有的志稿以“人物简介”代替人物录,但收录多属在世人物,较敏感,应注意选录门槛宜高不宜低,同时选录标准要统一。附录收录内容的范围可宽可狭,但也要严加把握不可滥收,不能把附录当成“杂烩”。

(3)章法  

指对志书撰写的一般性要求和原则。 

越境不书,越时不记  地方志有明确的地域范围和时间界限,不能信笔由缰,喧宾夺主。当然,为了交待背景,或为比较差异,反映联系等,并不排除有针对性地引用时限以外或外地的资料,但必须要有量的限制,在总体做到不越境、不超时。

述而不作,寓论于述  撰写志稿时,要忠于史实,客观记述,不加褒贬、分析、评论,更不能妄作结论,要寓观点于记述之中,用翔实的资料说话。要寓观点于记述之中,其方法一是要求编撰者在资料的选择上要着重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资料,不能以偏概全;二是在篇目、资料的排比上要力求科学合理,如可采用比较法、彰明因果法、数据说话法来隐现观点。三是在语言运用、遣词造句上力求准确、规范,与事物的性质、性状相符合。

横分门类,纵向记述  志体与史体不同,在编纂形式上,史体是以时系事,志体则是事以类从,类为一志,先横排门类,各门类下再按时间顺序纵写史实。基本要求是横分不缺要项,竖写不断主线。

以事系人,生不立传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编修地方志不能离开对人的反映。以事系人是在世人物入志的基本原则,即因记述某一方面或某一事情的兴衰始末时记述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有关人物,而不涉及其人的生平。生不立传是修志的传统原则之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盖棺才能定论,故不为生人立传为历代志家所遵循。

突出特色,通典不录  编纂地方志应有自己的特色,地方志的特色包括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时代特色即要把握与时俱进这个原则,体现时代性。任何时期的方志都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的是时代的观点,记述的是时代的事物。地方特色即是一部志书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很好地突出一个地方的整体特色,地方上特有、特多、特好事物必须浓墨重彩予以记述,并在篇目设计方面予以突出。专业特点亦即行业特点,首先要体现在各行业的社会分工上;其次突出专业特点要与突出地方特点相结合;第三要处理好专业与非专业的关系,做到以记述专业为主。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对凡涉及到该志记述范围以外的所在县、市或省乃至全国性的通典内容,应采取“以我为主”的办法,在文字上做技术处理。

2.文体文风

志书所要记载的内容是:有什么,是怎么回事,曾经怎么样。志书不需要写:为什么?要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将会怎么样。这就决定了志书只能使用语体文、记述体。

严谨  在编辑上要把话说得对,说得合乎事理;在语法上要把话说得通,合乎民众习惯;在修辞上,要把话说得美,不出现错词、错字和语病。

朴实  就是记述得踏实,不浮夸,不滥用形容词。  

简洁  在行文中明确内容,共事要简;谋篇布局,层次要简;遣词造句,文字要简;融冶群籍,引文要简。总之,尽量做到文约事丰。

通俗  就是在用字、用词上,用现成概念和明确的字眼、词句,不用太偏僻、太古奥的字、词,不要故弄玄虚,更不能生造词句。

作者: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四级调研员 黄绪华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