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二期 共存社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1 00:00:00浏览量: 【字体:

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夜,在湖北黄冈诞生了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革命团体。


共存社成立旧址——浚新学校

   黄冈白羊山并非名山,但山脚下的这座浚新学校当时却是远近闻名的新式学堂,而这里记载的一段辉煌历史更是白羊山永远的骄傲。

          

  恽代英                          林育南

       

林育英                           李求实

1921年7月16日至21日,利群书社成员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李求实等20多位热血青年,在白羊山下的浚新学校集会,讨论建立革命团体的问题。他们经过认真讨论,通过大会决议,宣告成立新的组织。其宗旨是“以积极切实的预备,企阶级斗争、劳农政治的实现,以达到圆满的人类共存为目的”。表示“赞成组织新式的党——布尔什维克式的党,并提议把组织的团体叫做波社”,会议最后确定组织的名称叫共存社。不久,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传来,1921年下半年恽代英直接与上海联系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带动下共存社成员大部分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存社停止活动。  

1921年林育南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冬天赴苏联参加远东劳动大会,并加入共产党。1922年初,李求实回到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革命的决心,他将原名李国纬改名为李求实。1924年担任《中国青年》编辑,团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31年2月7日牺牲于上海龙华。1922年春,林育英(张浩)回到武汉,在武昌模范工厂做工。此时林育南从苏联参加远东劳动大会回国,此时共存社的成员大多数已分别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2月,经恽代英、林育南介绍,林育英(张浩)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

 恽代英及其同志们主张个人修养,在社团内一直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培养了大家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坚韧不拔的斗志,这些品格正是做为一个共产党员所必备的。所以共存社社员们不仅纷纷加入共产党,而且许多人成为共产党重要干部,在二七大罢工中、在安源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