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三期 中共陈策楼小组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04 00:00:00浏览量: 【字体:

陈策楼小组旧址

1921年7月,董必武和陈潭秋代表共产党武汉支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陈潭秋、林育南等人回到家乡黄冈县传播马列主义,指导黄冈的革命和斗争,秘密筹划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

1921年秋,陈潭秋先后介绍在陈策楼聚星学校和杨鹰岭青黎学校教书的萧人鹄、胡亮寅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成立中共陈策楼小组,萧人鹄任负责人。中共陈策楼小组是党在湖北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也是大别山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党组织。

1924年8月,中共黄冈支部在陈策楼建立,书记陈学渭,这是鄂东地区的第一个县级党组织。1925年3月,根据武汉地委的指示,在中共黄冈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黄冈特别支部,先后隶属中共武汉地委、湖北地委、湖北区委领导。中共黄冈特支下辖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

1926年10月,北伐军进入黄冈后,为适应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湖北区委决定将中共黄冈特别支部改建为黄冈地方执行委员会。1927年5月,黄冈地委改为黄冈县委,县委下辖16个区委,有党员643人。

陈策楼党组织虽然多次遭到破坏,很多革命同志被杀害,但始终没有动摇革命的信念,相反更激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以陈策楼为起点的党组织建设,对大别山地区中共党组织建设和活动,产生深远而重大影响。陈策楼是“大别山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象征和代表。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