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九期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0 00:00:00浏览量: 【字体:

1930年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区的鄂豫皖边区已经先后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三十二师、三十三师3支红军队伍,创建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3块革命根据地。其中豫东南和皖西两块苏区已紧密相连。随着这一地区整体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实现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党和红军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迅速提上日程。

郭述申

1930年1月底,中共中央巡视员郭述申赶到上海,向中央汇报鄂豫皖边区的革命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部长、军委书记周恩来召集会议,听取郭述申等人的汇报,研究这一重要战略区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认为,大别山坐落在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处,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果将这3块革命根据地统一起来,将这3支红军队伍合为一体,统一党的领导、统一组织指挥,形成统一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不仅对鄂豫皖3省而且对全国,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将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根据鄂豫皖边区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有利时机,中共中央当机立断,迅速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决定,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接连发出4封指示信。

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湖北省委、河南省委、六安中心县委的指示信,决定将湖北省的黄安、麻城、黄陂、孝感、罗田、应山(后又决定增加黄冈、安陆),河南省的商城、光山、固始、潢川(后又决定增加罗山),安徽省的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寿县、颍上、合肥等县划为鄂豫皖边特别区,建立鄂豫皖边特委,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事地图

3月17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湖北省委的指示信,决定由郭述申、何玉琳、王平章、徐朋人等9人组成鄂豫皖边特委,郭述申为书记。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给鄂豫皖边特委并转红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师的指示信,决定将这三个师合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并明确提出其军事工作任务和策略路线。

3月22日,中共中央再次发出给鄂豫皖边特委的指示信,进一步明确了鄂豫皖边特委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策略路线和工作方针,并对鄂豫皖边特区的直辖范围做出补充规定。

6月下旬,在河南光山县南部王家湾召开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甘元景当选苏维埃政府主席。

中共鄂豫皖边特委、红一军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的相继建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这是革命的星火在大别山燎原的结果,使鄂豫皖三省党组织共创整个大别山区域工农武装割据的夙愿变成了现实。自此,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