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十期 从黄冈走出的三支红军主力——红四方面军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0 00:00:00浏览量: 【字体:

黄冈作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从1927年黄麻起义至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不仅武装斗争不断,而且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三支主力红军,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蒋家王朝的统治,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红四方面军

黄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四方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从激烈阶级斗争和数年革命战争中成长、锻炼出来的一支人民军队,是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红四方面军诞生地纪念碑

1931年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下辖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红四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所辖各师归总部直接指挥,徐向前任方面军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首先发起了黄安战役。方面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方法,历时43天,活捉黄安城守敌师长赵冠英,歼敌15000余人,其中俘敌近万人。黄安战役后,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

1932年初,敌汤恩伯率4个师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东部和西部进行分割“围剿”。为反击敌人,红四方面军组织了商潢战役,通过20余天的战斗,歼敌约5000人,根据地获得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旧址

1932年3月21日晚,红四方面军根据敌情,率第十、十一、七十三师开始了苏家埠战役。从3月22日开始到5月8日止,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生俘敌总指挥厉式鼎以下官兵18000余人,缴获军用物资无数。

当红四方面军主力在苏家埠地区作战期间,敌张钫部进犯至豫南潢川地区。红四方面军迅速于6月初回师北上,发起潢光战役。6月12日战斗开始,仅历时5天即胜利结束,共毙、伤、俘敌近万人,收复了商城以西、潢川和光山以南的广大地区。

1932年5月,蒋介石亲自担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总投入30余万兵力,另有4个航空队配合作战。8月中旬,由于张国焘轻视敌人,打了两场消耗仗,使红军处于被动局面,10月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决定红四方面军转入外线作战。

红四方面军自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向陕南、川北作战略转移,行程近3000里,数破重围,两越秦岭,歼敌近万,保存了15000人的骨干队伍。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给敌人以很大震动,蒋介石马上命令田颂尧投入兵力38个团共6万人围攻红军。这次战役历时4个月,总计毙、伤敌官兵14000余人,俘敌10000余人。红四方面军在川陕站住脚跟。

红四方面军力量迅速发展。至1933年6月底,逐渐将所辖4个师升格为4个军。此时,川陕边区的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改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国焘,副主席陈昌浩、徐向前,参谋长曾中生。红四方面军则由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委,王树声任副总指挥,陈昌浩任兼任总政治部主任。

为了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根据地,军事委员会决定集中主力,举行仪南、营渠、宣达3次进攻战役。从1933年8月中旬到10月底,红四方面军共毙、伤敌5000余人,生俘5000余人,并缴获许多军用设备,同时夺取了大片盐井区。

在宣达战役开始时,川东游击军积极配合作战,该军后改编为红三十三军。至此,红四方面军达5个军,共8万余人。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纠集大小军阀部队,共投入兵力20万人,对红四方面军进行6路围攻。从11月中旬开始到1934年8月,红四方面军经过10个月的英勇战斗,付出2万余人的伤亡代价,终于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疯狂围攻。这次反6路围攻战役,毙、伤敌官兵6万余人,俘虏敌官兵2万余人,缴获枪炮无数,且击落敌机一架,根据地得到迅速恢复和扩展。


参加嘉陵江战役的红四方面军一部合影

为了实现川陕甘计划和策应中央红军行动,红四方面军北击陕南,回击川北,旋即突破敌人的坚固江防,横扫涪江、嘉陵江流域之敌,胜利渡过了嘉陵江,创造了红军大兵团强渡江河的模范战例。此后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根据地继续西进,开始了万里长征。

红四方面军从1935年3月到1936年10月,历时19个月,终于胜利结束长征,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大会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共中央的积极推动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

8月25日,中央军委根据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宣布将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一一五师、一二〇师和一二九师。红四方面军之第四军、第三十一军、总指挥部和陕北红军一部改编为一二九师。9月30日,一二九师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战场,投入到伟大的抗日战争。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