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正式爆发。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在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日热情影响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下,国民党当局迫于形势,与中共代表举行了关于国共两党合作问题的谈判,并先后达成包括“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等内容的两党合作抗日协议。
新四军训练照
1937年7月15日,活动在大别山地区的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高敬亭通过中共安徽省委接收到中共中央有关国共合作、停止内战的文件后,主动致函国民党豫鄂皖边区督办卫立煌,提出举行停战谈判的倡议。7月20日,高敬亭委派中共皖鄂特委书记何耀榜作为红二十八军代表前往安徽省岳西县政府,同卫立煌的全权代表刘纲夫和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代表会晤。22日起,双方在岳西青天畈开始正式谈判。27日,双方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28日,双方代表在岳西县九河举行签字仪式。高敬亭化名李守义,以红二十八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出席了签字仪式。国共双方在鄂豫皖地区的内战从此基本结束。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已从多方面设法与红二十八军取得联系,并且从中央党校和延安红军大学抽出一批干部,由郑位三、肖望东率领,前往鄂豫边区向红二十八军领导人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实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1937年7月上旬,毛泽东接见了郑位三、肖望东以及程启文、张体学、熊作芳等20多名即将前往鄂豫皖边区工作的干部。9月,郑位三、肖望东等一行先后辗转到达黄安县七里坪,与高敬亭等红二十八军领导人会合。10月,郑位三、高敬亭、何耀榜与刘纲夫和国民党鄂东专署专员程汝怀等在七里坪再次举行了谈判,并达成以下协议:1.国共合作抗日;2.双方释放被俘人员;3.七里坪为红二十八军集结改编地点,国民党军队全部撤出该地区;4.红军和便衣队停止打土豪,其给养暂由国民党方面负责;5.救济失业人员和安置跑反回来的群众。
漆先庭
根据国共双方在岳西和七里坪谈判达成的协议,1937年9月上旬至10月下旬,红二十八军和活动于大别山区的地方游击队(包括鄂东的黄安、麻城、黄冈、浠水、蕲春以及鄂皖边的30多个便衣队)共千余人,陆续集结于七里坪和礼山吕王城、宣化店一带。黄冈县中共组织负责人漆先庭、石昆山、林少怀、周德顺(即程鹤鸣)也与国民党黄冈县当局及驻黄冈的地方保安部队代表达成结束内战的协议,使得漆少川等一批被关押或监禁的“政治犯”获释。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鄂东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