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二十一期 抗日汉流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07 00:00:00浏览量: 【字体:

鄂东沦陷初期,中共鄂东各级党组织在创建抗日武装、开辟游击区的过程中,面对着比自己强大的日伪力量与国民党顽固派势力,特别注意群众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壮大革命力量。鄂东共产党组织结合当地实际,利用民间帮会组织“汉留会”这种特殊形式,广泛组织与发动群众,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沦陷后的鄂东,日寇的暴行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仇恨,群众迫切要求抗日,又对国民党当局深感失望,于是有的地方群众便自发起来结伙拉帮,以祈求保护和安宁。一时间,“汉留会”等帮会组织在黄冈、浠水、麻城、广济等县呈蔓延之势,尤其以黄冈、浠水两县为甚。面对“汉留会”等帮会组织的蔓延,国民党鄂东地方当局采取了“由党政军机关派人打入其核心,起推动领导作用”的方针。1939年初,国民党地方当局派其特务组织“鄂东调查统计室”专员夏南山出马,以“紫金山”山头的名义,在黄冈、麻城山区发展“汉留会”会员,以扩展国民党顽固派的势力。

为了抵制国民党顽固派对群众的腐蚀和拉拢,以发展进步势力,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和黄冈中心县委针锋相对,决定派中心县委委员漆先庭和黄冈四区党组织负责人刘天元以个人名义组织“抗日汉留会”。遵照中心县委的指示,漆先庭和刘天元采取“旧瓶装新酒”的策略,分别组织起了“全华山”和“复兴景宝山”两个汉留山头。1939年5月11日,漆先庭以“全华山寨主”——双龙头大爷的身份在黄冈贾庙铁冶东山寺首次“开堂子”,正式打出了“全华山”旗号,并向会员发送了印有“全华山上把香烧,仁义堂前聚英豪。统一抗日齐努力,得到解放自然高”等抗日口号的“宝”。

漆先庭

漆先庭和刘天元都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积极分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他们长期坚持在鄂东地区战斗,在当地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影响和威望,因此,“全华山”和“复兴景宝山”的旗号一打出来,就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成为鄂东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具有统战性质的抗日群众团体。不到4个月,“全华山”和“复兴景宝山”就吸收了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及流氓无产者、地主士绅在内的数以万计的会员(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也还有极少数青年学生)。就连原本加入“紫金山”的汉留成员,也纷纷要求“换帽子”,加入“全华山”或“复兴景宝山”。在黄冈、罗田、浠水、麻城等县群众中流传着“全华山,往里钻;紫金山,莫沾边”的歌谣。夏南山的“紫金山”汉留从此被挤垮了。

黄冈中心县委通过“抗日汉留”在鄂东进行抗日宣传、募捐筹款、收集武器、侦察敌情等抗日活动。“全华山”和“复兴景宝山”号召为抗日“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并通过给会员当中的士绅、商人、地主发“宝”来募集资金。在国民党当局不按期发放、甚至停发五大队军饷,而中共又尚未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没有开展税收工作的情况下,两个“抗日汉留”山头发“宝”的收入(带有募捐性质),成为五大队给养的一个重要来源。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