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二十八期 独二旅苦战大别山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06-07 00:00:00浏览量: 【字体:

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全面抗战的胜利。但国民党政府无视人民的意愿,倒行逆施,一方面加紧抢占胜利果实,另一方面迫不及待地挑起内战,妄图凭借美国的援助和支持,一举消灭在抗战中立下了丰功伟绩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毛泽东亲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签订了停止内战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国民党政府要打内战是铁了心的。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和准备后,终于在1946年6月首先向中原解放区打响了内战的枪声。

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武装力量共约6万人。其中在抗战中发展起来的鄂东地方武装被编为中原军区鄂东独立第二旅,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下辖四、五、六3个团,共约6000人。在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大背景下,鄂东独二旅按照部署,在完成掩护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转移后,于6月29日晚从宣化店分3路向东突围。他们沿途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堵截和袭击,加上连降暴雨,河水陡涨,部队行动十分艰难。独二旅各路指战员发扬英勇精神,经过半个月的战斗行军,于7月17日分别到达安徽太(湖)岳(西)边境的冶溪河会合。当晚,旅党委召开会议,决定修整一两天后继续东进,前往苏皖解放区。7月18日下午,正当独二旅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商议东进行动计划时,接中央电示,令独二旅停止东进,留在大别山坚持游击斗争,在鄂皖边区建立根据地牵制敌人。从此,独二旅开始了在大别山区坚持游击斗争的艰苦岁月。

独二旅在大别山区坚持战斗

为了消灭大别山区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国民党军队从1946年7月下旬开始在大别山各地区实行“清剿”,先后调集了相当于独二旅10倍以上的兵力,共计6个旅7个团加上大量地方保安团队,对独二旅实行“清剿”。面对强敌,独二旅广大指战员信心坚定,百折不饶,结合实际机动灵活地开展游击战争,尽力保存自己,打击敌人。8月上旬,独二旅兵分3路,由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副政委熊作芳各率一路行动。熊作芳率一路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于8月中旬到达皖西,与新四军第二师、第七师留下的部队和游击队会合,坚持在皖西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吴诚忠所率一路不断遭敌人袭击,9月上旬在英山牛头冲受挫,吴诚忠与被冲散的部队失去联系,后化装转移到华北解放区。张体学率部辗转到了广济十八保,于9月上旬跳出敌人正在紧缩的包围圈,后西进受阻,又转回大别山腹地,收集400余人的队伍,连打了几个胜仗。到11月上旬,独二旅在主力严重损失的情况下,根据董必武和中央、中原局的指示,在对继续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作出部署之后,张体学和赵辛初等于12月中旬化装转移,经南京、北平转赴延安。

鄂东独二旅在敌我力量绝对悬殊的恶劣环境里,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牵制强敌半年之久,先后同国民党军队发生较大战斗30余次,毙伤敌2000多人,给敌人后方造成了严重威胁,为解放战争初期赢得战略全局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独二旅和鄂东地方党组织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独二旅六团政委黄世德、黄冈中心县委书记林桂华、蕲太英浠边县委武装部长华加文、中原行政公署鄂东分署主任贺健华等先后在这期间英勇牺牲。但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在独二旅之后,在鄂东地区坚持斗争的部队仍有以易鹏为书记的鄂皖边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以何耀榜为第一书记、刘名榜为书记的罗(田)礼(山)经(扶)光(山)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以漆少川为书记的黄冈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加上散于其他各地的零星武装共约千人左右。他们采取隐蔽与公开相结合的办法,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继续同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作英勇斗争,直至1947年8月刘邓大军南下进入大别山地区。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