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志讲堂

【黄冈党史讲堂】第五十四期 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02 00:00:00浏览量: 【字体:

2005年,黄冈市委针对基层党员队伍不稳定、年龄老化、基层党组织无办公场所、活动开展少、制度不健全、经费不足等问题,决定利用2至3年的时间,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全面开展“五个基本”(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确保形成稳定可靠的基本队伍、标准规范的基本阵地、务实有效的基本活动、可行管用的基本制度、必要可靠的基本保障,以此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档升级。

市委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五个基本”建设顺利实施。一是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干部,抓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派县、乡机关干部、乡镇改革分流人员、外出创业成功人员近1800人到 274个后进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健全组织网络,实施党员“安家工程”,为5万多名异地就业、退休返乡、迁移居住的党员接转组织关系。二是加强基本阵地建设。新建83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同时改建扩建1120个、整修美化2000多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市325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了独立的活动场所, 6500多个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党员活动室得以重新规范。全市共有10万多名党员参加“双建双带”和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创建“双建双带”基地 1200多个。三是加强基本活动建设。在农村组织18.6万名党员参与“设岗创星”活动;在企业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结亲扶贫”活动,近千个机关事业单位和10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开展党员目标责任“明白卡”活动,使党员作用发挥受到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四是加强基本制度建设。形成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的长效机制,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制度“多、杂、空”的问题, 按照“精简效能、简便易行、实在管用”的原则,对制度加以整合, 形成党内选举、目标责任、组织生活、民主议事、党务公开、党员教育管理等 6 项基本制度。五是加强基本保障建设。市委规定市、县两级财政和组织部门按不低于职工教育经费40% 、留成党费60% 的比例列支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活动经费按不低于职工年教育经费 40% 的比例列入行政经费预算,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按职工工资总额 1%至3% 的比例列入管理费,乡、村( 社区) 党组织每年活动经费分别不低于3万元和1万元。全市把保证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财政支出作为一项责任,写入市长、县( 市、区) 长的党员目标责任卡。从 2006 年起,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列支 2000 万元,市、县两级管理的党费每年列支 200 万元, 作为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落实待遇保障,确保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基本生活待遇落实。

                                 2006年7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了黄冈基层党组织开展“五个基本”建设工作情况


经过三年的努力,黄冈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呈现出组织健全、阵地稳固、活动经常、制度规范、保障有力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黄冈市开展的“五个基本”建设,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组织基础,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永葆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探索路子,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