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史海钩沉

晋至唐宋人笔下的黄州建制沿革辑证(2015年4月6号修订版)

信息来源:鄂东职业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8-02-26 00:00:00浏览量: 【字体:

                                        

一  引言

黄州现存时代最早的方志为弘治十四(公元1501)年付印的黄州府志,此前的方志早已佚失了。历代正史的地理(或州郡)志大多只记当代而且非常简略,考察黄州明代前的建制沿革就主严依靠隋、唐、宋、元代的地理总志了。而元代《大一统志》只有辑佚本,仅辑了黄州五件琐事。有幸的是有多部唐宋时修的地理总志至今犹存!笔者搜集了四种唐修的地理总志:《括地志》、《通典·州郡门》、《元和郡县志》及附于隋书的《五代史志》;一种五代时所修史志《旧唐书·地理志》;两种北宋总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两种南宋总志《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共计9种地理总志和史志,以及晋《太康地记》、王隐《晋书地道记》、北魏《水经注》等其他古地志之文,把它们有关黄州的建制沿革之说汇集在一起,才发现它们的记载有不少相互抵牾之处!特别是有关战国前与南北朝时的问题较多。例如:有的将黄州追溯到西周武王封朱挾而为鲁的附庸国,有的称春秋时黄国之域或为邾国之地;就连三种宋代总志一致认定的北魏《水经注》文所言的“楚宣王灭邾,徙其君于此,故又曰邾城”中的“宣王”说也是因衍传讹;对于黄州得名虽主流史志大多主张在隋朝开皇时,但也有史志指在北周时。进入唐代后诸志之说分岐漸少,然而恰恰在黄州晚唐时迁州所到之处这一重要问题上又说法不一,讹误流传至今!笔者不得不对相关史料作了仔细搜集、爬梳,并根据古今不变的地理环境,对十余家志文进行筛选、抉择,并对一些有疑义的提法用按语作了辨析,对有争论的重大问题作了专门的考证。现从上举志书中辑出近四十句原文按时间顺序排列,大致可较完整地保存晋至唐宋人笔下的黄州春秋至宋末的建制沿革。(另:蕲州及所辖诸县直至明代初才来属,故按唐宋制本文不涉及)

二  唐宋地志原文(志文用彷宋3号黑体排出,一一注明出处。说

明及衔接语用小四号仿宋字,按语用四号楷体随文按出;需作较长辨析者则标出※,见文后对应标号的考证)

黄州:隋至中唐治所在旧州即今新洲区,晚唐迁州治邾城南今老城区。均辖黄冈、黄陂、麻城三县。唐属淮南道,五代属吴国及南唐,宋属淮南西路。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为黄国之地见《方舆胜览》文[1]P885雄按:春秋为黄国之地虽系唐宋人共识,却非是!应按《大清一统志》所言为西周至春秋为弦国之域,考见另文)国属楚(《舆地纪胜》文[2]P517。《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同)。(宣王)灭邾,徙其君于此城,故又曰邾城(《纪胜》文,《广记》、《胜览》近同)※1。更早的文献有楚灭邾,迁其民于江南,因名县也(晋《太康地理志》文,见《史记高祖本纪·索隐》引)与楚灭邾,徙其君此城(《续汉志·邾县条》注引王隐《晋书地道记》文)。故邾城在黄州黄冈县东南一百二十一里(《括地志》文[3],雄按: 此正义佚文见于日本的唐写本《史记·陈杞世家·正义》所引[4],与百衲本《史记·楚世家·正义》所引方位、里数相同),即今郡(雄:指唐早、中期为黄州州治兼黄冈县治的旧州城,今称新洲)东南百二十里,临江与武昌相对有邾城(《通典·州郡门》文[5]P2549。《寰宇记》同,《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广记》三志仅无“临江与武昌相对”七字)※2。秦属南郡(诸志说同。雄:秦统一全国之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邾先属南郡,后分割南郡与九江郡设立以邾城为治所的衡山郡。2007年底入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秦简中,编号为1221号、383号的简文中就分别明确记载有衡山郡)。项羽立吴芮为衡山王都邾(《纪胜》文、《广记》同)。汉为西陵县及邾县地属江夏郡(《纪胜》、《胜览》文。雄:此言甚是。如《元和志》等不少地志仅言西陵县而漏掉了占地甚广的邾县。)。东汉仍属江夏郡(《纪胜》文,《通典》近同)。魏为重后吴克邾城使逊以三万人守之(《纪胜》文,《元和志》、《寰宇记》文近同)。晋初属弋阳郡,后属西阳国(《舆地广记》文。《元和志》,《通典》、《寰宇记》近同)。弋阳郡下有西阳县及邾县(《纪胜》据《晋志》称, 王隐《晋书地道记》亦同)。东晋咸和西阳国除后以樊峻为西阳太守、毛宝为豫州刺史治邾城(《纪胜》文。雄;时至魏晋时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频繁,前黄州之域已分成了三块:北部为西陵县〔含黄陂县大部、麻城县、黄冈县北部即今新洲区〕;中、西南部为邾县;东南部为西阳县,它占据了邾城以东巴水中下游一带〔故巴河下游历来称为西阳河〕,东晋咸康邾城被胡骑践破后,邾县之地并入了紧邻的西阳县,西阳郡继治于此)。宋为西阳郡齐又分置齐安郡(《通典》文[5]P2549,诸志说近同)。北齐置南司州(见《五代史志下·黄陂县》文[7]P1058),别置衡州(《纪胜》、《胜览》文同,而《广记》仅将字換为字。雄:所谓别置或兼置衡州,正如《旧唐志》及《寰宇记》所言的“北齐于(西陵县)旧城西南别筑小城置衡州”[8]P108),领齐安一郡(《通典》文,《旧唐志》《寰宇记》同,唯《寰宇记》却将其中安讹为西安),下置南安县(《广记》文)。陈废衡州(《纪胜》文,《寰宇记》及《五代史志》近同),后周又置(《通典》文、《纪胜》和《五代史志》同),置黄陂县改南司州为黄州(《广记》文{4}P620,《通典》则云后周又置衡州及黄州。雄:实质是北齐兼置南司州与衡州,陈占后废了衡州,后周又恢复了衡州并改北齐的南司州为黄州。这也是黄州之名在江北地理史上第一次出现,但与北齐、北周的衡州互不隶属,时在南北朝分裂时代的北周大象年间即公元579-581年,治所在黄城镇)。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郡废,改衡州为黄州(合《五代史志》和《广记》文,《寰宇记》《通典》《纪胜》《胜览》近同。雄:隋“郡废,改衡州为黄州”,是隋文帝改革州郡建制,将北周地名重新洗牌:把北齐所别筑的小城先后为北齐、北周的衡州改名为黄州,但治所三朝维持不变!却将治于黄城镇曾为北齐的南司州、后为北周的黄州废除、降级为黄陂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黄冈,因县东黄冈为名(《元和志》文[9]P653)※3,置黄州(《广记》文。雄:与《寰宇记》黄州黄冈县条下曰“隋于此立郡理焉”[10]P2582含义相同,指隋之黄冈县与黄州州治同郭)。大业元年州废,置永安郡(《广记》文、《通典》近同)。唐武德三年为黄州置总管府天宝元年改齐安郡(《寰宇记》文,《广记》、《纪胜》近同),乾元元年为黄州中和五年移于旧邾城南,与武昌对岸…黄冈县,唐中和五年随州移就大江边(《寰宇记》文[10]P2581-2582)※4。五代杨氏李氏更有其地(雄:指先后属杨氏吴国与李氏南唐。其实南唐末已尽献黄州等江北之地给北周,不过仅隔一年北周就禅让给北宋了,故志书多略去了黄州曾有一年多改属北周事),国朝因之,后隶淮南西路(《纪胜》文)。

 

      三  考证 (顺序一、二、三、四分别对应注※的序号1、2、3、4)

      一,本文所辑三种宋代志书均有的“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的条文,均抄录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鉴于楚宣王之后,言邹(即邾国)或邹魯并称者史不绝书。如《史记楚世家》明确记年为楚倾襄王十八年即前281年(此年份,后代史家均无疑义),楚射手答王问时言及泗上十二诸侯就特别提到驺(即邾)、费、郯、邳四小国,同年又有周赧王使者进言楚王又提到泗上十二诸侯国的代表驺、鲁两国。此时距楚宣王去世近60年。《史记·鲁仲连列传》与《战国策·赵策三》圴记载鲁仲连说服魏使者之事就分别称邹(即邾国) 各五次、邹鲁并称各三次!此事发生在魏安釐王20年(公元前257年)信陵君无忌窃符夺晋鄙军救赵前夕,此时距楚灭鲁、灭邾分别徒其君于莒邑、邾邑的前255年仅隔两年!楚宣王(?-前340年) 灭邾(即邹)显然非是。北魏至宋初五百年来的《水经注》,由于雕板印刷术尚未流行,只有手抄本辗转流传,故宋代《水经注》讹误盈篇而无善本。故笔者断定:早在宋代流传的《水经注》上引条文中,“宣王”两字实为衍文!本文下引两条晋代史料称楚灭邾,迁其民、徒其君均不言楚宣王即为明证。上辑三种宋代志书以及今人沿引《郦注》这段话者全都失察了。

二,邾城在唐旧州城东南一百二十里,这是以上所辑三种唐代志书与两种北宋志书一致认定的。其他个别志书如《寰宇记》将其中“二”字形误为“三”应予纠正。值得指出的是:《通典》作者杜佑历任过唐水陸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使,负责过国家物质调运(主要为漕运)工作而熟知各水陸交通要道上城市的具体位置及里程。杜还任职淮南节度使,直接管辖黄州,熟悉黄州及邾城。故他在诠释邾城时还特别加上了“临江与武昌相对”这七个字。杜佑还在该典171卷中又诠释:“邾城,今齐安郡东[南]。西界临江,与江夏郡武昌相对”[3]P2334。对于江北邾城,杜佑竟不说其南界临江。看来他实地巡视过邾城,方能知这一段(雄按:今约长五十余里)长江恰恰是南北走向的。邾城正是西界临江,其南是起伏的山岗。南望根本看不见大江与武昌。

三,这是黄冈县在历史上的最初的立名!据《五代史志》黄冈县条载:该县立名在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稍晚于黄州得名。对于被改名之县历来有争论,计有三种主张并存:㈠ 多数史家主张是萧齐的南安县,如《五代史志》、《通典》及《寰宇记》均在黄冈县条下均称“齐曰南安”;㈡《元和志》则主张被改的是萧齐的齐安县;㈢还有调和二说者:称由于萧齐的齐安郡有齐安、南安,二县相近。隋立黄冈县,二县皆亡,故主张称被改之县为南安或齐安都不错。持第一说者虽众,却始终难以驳倒《元和志》所主张的第二说及第三说!亊实上《广记》言北齐“兼置衡州,后周因之”,又言黄冈县“北齐置南安县及齐安郡”, 而《通典》《旧唐志 》《寰宇记》却均言北齐的衡州只领齐安一郡。由此可见:㈠北齐衡州只辖有齐安郡一郡,该郡就只置了南安一县!故被改名黄冈之县只能是指北齐、后周相因的衡州齐安郡下辖的南安县,並非萧齐的南安县;㈡北齐保留了萧齐的齐安郡这一级行政区, 所谓置南安县其实是将其齐安郡所辖齐安等多县合并成南安一县。后周因之。隋代早无齐安县名可改了,《元和志》说误。

四,唐晩时黄州兼黄冈县之治所由黄冈县的西北部迁到其东南部,正史失载。最早仅见于《寰宇记》。该《记》除迁州时年号“中和五年”很可能为太和五年之讹外,对迁到地的位置先后两次交待得很清楚----旧邾城南、与武昌对岸、大江边!它就是今日黄州的前身----《明史·地理志》及《弘治府志》所说的明黄州府城南的故城。然而不少史志如明清两代的《一统志》及多部《黄州府志》与《黄冈县志》竟众口一辞称黄州迁到了旧邾城,全然不顾宋代黄州城南有大江(如苏轼就屡屡言之)而邾城南只有山岗而无江的史实!究其源,这些方志都直接或间接遵从了南宋王象之《纪胜》之说。这由于《纪胜》收载地方景观及人文现象特详而成为后世修志展转取材的主要依据。王象之便是讹传至今的晚唐黄州迁治旧邾城说的始作踊者!问题出在王象之把《寰宇记》关于黄州州治“移于旧邾城南与武昌对岸” 改述为“移州治于旧邾城与武昌县对岸[2]。这里王氏有双重错误:㈠后者漏掉了一个关键的南字而把城南变成了城内!㈡前者言城与城相对,其中的武昌显指武昌县城, 后者却改成了武昌县,成了不相当的城与县相对。有些志书如《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顾及黄州城南有大江而邾城南无江的事实,为弥补王氏说这一大漏洞,便编造出黄州“中和初徙治邾城,宋迁州治江滨”的故亊。这纯属子虚乌有!《寰宇记》提到下辖的黄冈县治时讲得很清楚:“中和五年随州移就大江边。”这明明是指县治随州治迁到了大江边而不是迁入旧邾城!王象之肯定未到过实地。也许他根据邾城在江北而误认为《寰宇记》所说大江边就是指南临江边的旧邾城。殊不知旧邾城自古至今是西界临江,邾城之南的大江边却在邾城正南方十里外!邾城西与武昌城沿上游曲道20里许的芦洲隔江相对,不可能与武昌城对岸!而从晚唐移州至今址的黄州,则一直是“城南与武昌对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残唐五代的战乱,所迁州城早已坏损不堪。故北宋早期太守王禹偁主持重修过,王太守在题名《月波楼咏怀》诗中云“齐安古郡废,移此清江头。筑城随山势, 屈曲復环周。……近从唐末来,…此地控咽喉”。王禹偁已清楚不过地指出他主持重修的黄州城是由于齐安古郡城(唐天宝元年改名齐安郡)废,早从唐末就迁到月波楼前的大江边了,此其一;二,苏轼大江东去词指赤壁在“故垒西边”,苏徹《黄州快哉亭记》称亭下州城之地为“故城之墟”,苏轼还称所躬耕的东坡为“故营地”。二苏一再称其为故,显然在北宋之前。二苏的故垒、故城、故营地之称正好佐证王禹偁的黄州故城唐末迁来之说。王禹偁在《齐安永兴禅院记》称:“唐时旧州在齐安河上。斯院…后隨郡迁徙立院于兹。…天祐二年杨公卒其子渥称嗣吴王奉唐正朔。以部将孙彦思为黄州刺史始造院宇、崇佛像。彦思母王氏捨粧奁铸钟,于今尚在。”[11]P163这段史料非常重要,它说明了:㈠ 晚唐黄州迁州“于兹”即迁到王禹偁任职地——黄州宋城,并非王象之所说的邾城;㈡ 唐末天祐二年吴王渥任命的黄州刺史孙彦思曾为随州迁来的永兴禅院兴修庙宇与佛像,王禹偁还为吴国刺史重修的永兴禅院作碑记,并亲睹过孙彦思之母捐铸给禅院的那座古钟。此钟与碑记正可充当黄州城在晚唐迁至武昌城对岸黄州故城的铁证。

            征 引 文 献

[1][宋]祝  穆: 方舆胜览  中华书局2003

[2][宋]王象之: 舆地纪胜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3] 贺次君 校: 括地志辑校  中华书局1980

[4] 张衍田《史记正义佚文辑校》[9]P60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 [唐]杜  佑: 通典   岳麓书社1995      

[6] [宋]欧阳忞: 舆地广记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7] [唐]魏  征:  隋书地理志 见百衲本二十五史卷3 浙江古藉出版社1998

[8] {后晋]刘昫:  旧唐书地理志 见于百衲本二十五史卷4 浙江古籍社1998

[9] [唐]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中华书局1983

[10][宋]乐  史: 太平寰宇记  中华书局2007

[11][宋] 王禹偁  小畜集  吉林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梁敢雄(1945—)世代黄州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资深老教师。80年代即有先秦史与经济史论文发表在名刊《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上,前者还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经济史专辑86年第2期全文转载过。受出资人委托虽未署名但实际执行主编了华中师大学报1992年专辑—《赤壁战地辩证》论文集。本人从事古文献与历史地理及黄州方志研究三十多年。自2010年以来,先后己有几十篇考家乡古迹、遗址与历史变迁的文章在我市两学报、日报及晚报上公开发表。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