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史志宣传 > 齐安风物

民俗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18-02-26 00:00:00浏览量: 【字体:

概 述
民俗是民众自发创造,约定俗成,并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是与国家、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人文现象。境内民俗受省内外周边地区及宋、明多次大规模移民,特别是南宋后江西人入迁的影响,使汉俗基础上的赣俗成为基本里俗,其民风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一是崇尚勤俭,珍爱诚实。居家,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不喜铺张,无绮罗狗马之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寅年支付卯年粮”、“游手好闲”多受贬斥。论世,注重亲历,即以耳闻目睹为真,少虚妄狂热、言过其实的表现。待人,诚实笃厚,忒讲信用,鄙弃虚情假意,绝少以甜言蜜语混人。处事,尚果决勇敢,计出必行,行必有终,不见异思迁。说话,一是一,二是二,所谓“一点雨,一点湿”,转弯抹角、巧言令色、阿谀奉承、儇薄浮靡之风习为大众所卑夷。
二是尚农尊读,乐土重乡。域内以农为本观念牢固。常言“种田是根本,吃穿拿得稳”,“七十二行,庄稼为上”。“力农于田”表现在耕作精细,复种套种,一年四季无空地。田埂种豆,地边种瓜,围园兴菜,池塘养鱼,院放猪鸡,处处皆然。在推行双季稻之后,人们更是抢时间、赶季节,及时收割耕种,未敢须臾怠慢。由此,人们农技精湛,田园精致,家产颇丰。在精于农事的同时,对后代培养教育特别看重。长辈辛辛苦苦种田,为的是后代读书成才、光耀门庭。各家各户节衣缩食培养孩子,以勤学故事激励后辈;人们对好学少年也视为喜事,高看一眼,共同扶助。乡民集资办学蔚成风气,“爱子重先生”古习也延续至今。
在重耕读的同时形成乐士重乡的习气。常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对固守家园、眷恋故乡的感情十分看重。对子孙忘祖、浪荡弃业者特别鄙视。因此,昔时虽贫困却轻商贱卖,少有人背井离乡。在改革开放二十年中,这种风习受到极大冲击,域内青年外出打工经商者甚众。
三是急公好义,崇尚气节。域内人民有生息与共、忧患同当、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良好风气。旧时,历代政府从未拨款搞过有益于民的重大设施,但义学、义桥、义渡、义堤、义亭、义茶栈比比皆是。对收养孤儿,救济孤老,施棺安葬暴死途中的人,接济流入境内的难民,冒险搭救素昧平生的弱者,人都尽力为之。对修桥补路之类的善事更力行不怠。乡间一家有难,大家排解。凡救济、救火、捉盗、治丧、盖房、遇雨抢修诸事,乡亲们闻讯即至。
同时,域内人民“性躁动,风气果决,视死如归”,对邪恶势力和品行深恶痛绝,嫉恶如仇。宋、元、明、清时,域内发生反对民族和阶级压迫的群众斗争近二十次。在近、现代反对帝官封压迫的斗争中,域内人民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不怕坐牢,不怕杀头,不怕毁家,为革命、为真理勇于捐躯者难以数计。这也是这块土地上能走出数支革命军队,成就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王树声等共产党精英,使鄂东革命根据地红旗始终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殷勤好客,注重礼仪。域内人民普遍讲究家有来客不论亲疏贵贱一律以礼相迎,看座、奉茶、敬烟。待客,拿出最好的食物;留客,拿出最好的被褥;交谈,和颜悦色;交换,公平礼让。路遇让道,入席让座,过桥、过渡让老小,习惯成自然。亲友、邻里中婚嫁、生育、寿筵、乔迁、考学、参军、丧葬等事往贺、往吊,携礼多寡皆不计较,俗谓“礼多人不怪,油多菜不馊”,“莫问人待我,多想我待人”。即使在外为官,回乡仍照俗礼行之,不然受人非议,被人看不起。
域内各种习俗虽然从宏观上看基本相近,但因地理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和人口先入后入等因素,风俗仍有小异。所以有“一处一乡风”、“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之说。差异不仅有县别,还有区乡之别。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生产习惯存在差异。北部山区地瘠石多,林密路险,气温稍低;南部水乡土厚田肥,地平树少,霜薄回阳早。耕种,前者多冬泡田,主种稻、麦,兼及桑蚕、药、果、杂。春惯于“桐子开花浸谷种”;秋惯于“寒露豌豆霜降麦”。后者田少荒白,主种稻、麦、棉,兼及油菜、苎麻、豆、藕。春惯于“清明浸谷种,谷雨下齐秧”;秋惯于“处暑萝卜白露菜”。后者较前者早一个节令。
其二,生活习尚南北差别较大。旧时,南部相对殷实,人们衣着花色较为讲究,男女服式,四时皆短装。冬季着棉袄棉裤。北部贫家原着土衣布,自染青、蓝、皂三色。冬季男穿长袍(有棉衣者甚少),出外笼下御寒,入室向火取暖。因其柴薪较丰,喜用吊锅煮菜;早、中餐皆煮粥搭干饭,贫家妇女食粥为主。南部人家早、中、晚餐一次煮之。早吃干饭搭锅巴粥,中、晚吃剩饭或汤饭。居住,滨江原多简易撑架屋,今多建两层楼房,常单门独处。山区、丘陵常共脊连扉,一门数家出入,聚族而居习惯较浓。
其三,四时节俗各有所重。山区人特重立夏、半年;水乡特重端午、中秋。花朝“出会”、端午划龙船、中秋节擂鼓吹螺“放兵”,于浠水巴河、蕲春蕲州、武穴城关、黄梅小池最为隆重。
其四,婚丧喜庆礼仪不一,有的独标一帜。嫁女“坐谷斗”,独行两蕲;“哭嫁”坐簸箕,独行英山;喝圆房酒“抢鸡胯子”,独行罗田北;“盘”(刁难)上门女婿之尖刻,莫过于红、麻;“求门礼”之刁难,莫过于黄州;出丧请道士唱“十二月对花词”,常见罗田、麻城;死后三朝“叫茶”,常见武穴、黄梅;祈子请“龙珠”,多行团风;做“九朝”、“十岁”多行沿江几县及红安。喜庆的筵宴山乡多用“肉糕席”、“三丸席”;水乡多用“海参席”、“鱼翅席”。
其五,信仰习俗各有偏重。英、罗、红、麻崇玉皇道教;黄梅、武穴尚释家佛教;浠、蕲、团所重情况不一。蚕乡祀嫘祖“蚕神”,水乡祀“杨泗将军”,麻城供奉“麻姑”,罗田供奉“张家姊妹”。还有供奉杂神的,曰“唐明皇”,曰“太尉”,曰“金花小娘社婆”,曰“社公”,曰“马二郎”等等。
域内民俗的融合性和变异性往往同时存在。诸种风俗一般不为某个地方所专有。如春节待客“把汤”、结婚喝“圆房酒”行于罗、英、浠、麻和金寨部分地区,是皖人融合鄂俗,或鄂人融合皖俗的结果。红、麻通行的婚礼(如盘上门女婿),蕲、黄、武通行的葬礼(如抢丸子酒),浠、罗、英通行的建房礼(如偷梁),皆与移民经济、文化交往有关。
民俗是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文化的积淀,有惰性亦有活力。本卷用较大篇幅介绍域内旧俗,意在弃其糟粕,吸取精华。弘扬优良的民俗文化,对增进人民群众的地域感情乃至民族感情,进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促进作用。
第一章 生产习俗
第一节 耕种习俗
一、租佃习俗
土地面积单位称石、斗、升、合。斗与石的大小各地不一。有从收——挑稻谷(两箩筐,约150市斤)为一石;也有以栽一斗谷种的秧称一斗田的。前者四斗合一石,后者或十斗(一斗相当于一亩)合一石。今统为60平方丈为一标准亩。
土地改革前,农民种田或自耕,或租佃。租佃又有“黑庄”、“红庄”、“典当”之别。
黑庄主为中等以上富户。将成片庄田、山场、园地、塘堰、房屋租给亲友,取一定押金,租期颇长。租谷或二八、或三七分成,附猪、羊、鸡、鸭、鲜鱼、杂什若干。田赋由租户交纳。逢年过节及业主家婚丧喜庆事,佃户须送钱物,并行帮工。值秋熟,佃户请业主“视田看课”,亦须设宴招待。如退佃,得退押金。这些都在契约上写明。
红庄田,田不一定成片,租期短。期满押金不退。租课或三七,或四六,杂课免交,田赋由业主承担。这亦以契约为证。
份田常为小业主。业主分田一份给客户耕种,不取押金,亦不书契约,或由中人说合,或双方面议。收获分配“田四”、“佃六”,主家只收稻谷,不收杂粮。也有“倒四六”(田六佃四)的。此种须由业主出耕牛、种子。新谷登场,业主亲临验收。
某些破落地主,将田暂时典当给人家,估价低于卖价的20~30%,俗谓“卖活契”。如逾规定期限不能赎取,可以加价“断续”,俗谓“立死契”。典当期内客方不交租课,但纳田赋。
以上在立约时,均由客方办酒,主、客、中三方及有关亲友到场商谈、议定。契约写成,主、客、中要签名画押。
二、农事习惯
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买本农历(俗称“皇历”)挂在堂屋神龛下,不时翻阅,查看节令。人们把节令与农事联系起来,编出谚语,指导耕种,例如:“二月半,葫芦南瓜都下畈”;“清明浸谷种,谷雨下齐秧”;“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头伏芝麻二伏豆”(绿豆、泥豆);“处暑荞麦白露菜”(白菜、萝卜);“寒露豌豆霜降麦,立冬牛歇人不歇,积肥修塘带补缺(指田埂被水冲垮处)”,等等。今行科学种田,种“双季稻”,头季不插“五·一秧”,二季不插“八·一秧”,各个农事环节套得更紧。
各地常于一二月备耕,清明前“起板”(犁冬季空田),清明后盘秧田。秧田盘平、土盘活,同时浸谷种。浸种之时,农人抓谷一把置于盘中,放在神龛前或灶头上,祈神保佑苗壮谷丰。谷种撒到秧田里,以浅水淹之,并扎草人吓麻雀。今行温汤种、温室育秧、尼龙薄膜育秧,所用功夫更细。下了秧,随之造营养钵育棉苗,辟花生、芝麻地,养蚕兴菜,割草压田。收割豌豆、油菜、麦子,即灌水盘田插秧,山区、丘陵人一边搭田埂,一边在埂边点播黄豆。接着晒场打麦、锄地,雨天插红苕,编织草鞋、畚箕。蚕乡无分晴雨,不舍昼夜。值稻秧返青,马上薅草、施肥,防虫除害;稻分蘖、定形后又搭沟、晒田、割堑。尔后,秋收、秋播,办秋肥。域内不仅使用工业化肥(氮肥、磷肥等),还喜欢使用保持地力的农家肥,主要有:家院肥、土粪肥、绿肥、饼肥等等。
三、耕种俗语
“芋头上脚要壅深,白菜移栽密打沟”;“芝麻不要粪,对着太阳钉”;“宁栽隔夜苗,不栽露水苗”;“油菜栽心,白菜栽根”;“豌豆能肥田,只能种一年”;“若要玉米大,不要叶打架”;“黄土耕三寸,等于上遍粪”;“庄稼要好,犁深肥饱”,“冬耕深,出黄金”,“秋耕深,冬耕浅”,“深耕细耙,杂草不发”,“田地成年摸,不愁没吃喝”……。
四、气候农谚
域内流传的气候农谚甚多。如“太阳当顶现,还有三天变”;“月亮长毛,大水淹桥”;“三日星星闪,三日天要变”;“星星眨眼,大雨不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虹日头西虹雨”;“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雷打头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雪关门(指黄昏时下雪),三尺深”;“雨夹雪,半个月”……。
从动物、植物变异及其他生态、物态变异反映方面取兆,也有一些谚语。如:“疮疱痒,腰背酸,三天之内雨连天”;“痱子痒,大雨响”;“老人腰痛腿酸,有雨不过三天”;“鸡进埘早,明天天气好”;“群鸡上树主地震”;“雁过天晴,鸦叫雨淋”;“猪衔草,风雪到”;“狗打喷嚏要下雨”;“蜻蜓飞屋檐,有雨在眼前”;“蜘蛛张网晴,蜘蛛收网雨”;“蚊子叮人紧,有雨不用问”;“蚂蚁搬家,大雨必下”;“蜈蚣出巡,大雨倾盆”;“蚓蛇出洞,有雨有风”;“鱼浮头,鳅翻肚,人窒息,雨声吼”;“乌龟晒壳,大雨淹人脚”;“大水蛤蟆叫,来日晴天兆”;“墙根冒汗,雷雨闪电”;“菜罐起水泡,马上风雨到”;“水缸潮,大雨嚎”;“盐罐水汪汪,屋上水淌淌”;“火笑天晴”;“炊烟往下埋,不久即雨来”;“烟不出屋,必有大雨”;“灶灰成块,大雨来得快”。
从节令方面取兆气候,也形成许多农谚。一年二十四节,节节都有征候,即如:“立春天气晴,当年好收成”;“雨水不雨,夏季干苦”;“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兆雨水充足);雷打惊蛰后,湖田成大路(兆旱)”;“春分有雨病人稀,处处棉花豆麦宜”;“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立夏要下(下雨),小满要满(下大雨),小满不满,无雨洗碗”;“芒种现青天,夏至雨绵绵”;“夏至满塘谷满仓”;“小暑有雨十八场雨”;“大暑无雨一年空(指旱灾)”;“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一半丢(指秋旱)”;“白露天晴,稻米白如银”;“寒露有霜,明年谷遭殃”;“霜降不降,无霜可降”;“霜降雨,雨绵绵”;“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小雪见青天,有雨在年边”;“小雪不见雪,大雪雪满天”;“冬至一日晴,来年两均匀(丰年)”;“小寒、大寒,滴水成团”;“大寒不寒,没有丰年”等等。
五、俗规俗套
农家俗规俗套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春祈冬报 农业合作化前,风行大的农事活动,农家当家人要到土地庙、社庙前祷告一番。春天祈祷,冬天报告,已成农夫之常规。土地庙内供土地公、土地母;社庙内供社公、社母、判官、小鬼。人为分工:土地公管村政、农田;土地母管生育;社公管五谷、水利;社母管牲畜;判官、小鬼一为“传票”,一为听差。
土地庙、社庙多于1958年拆毁,近些年有重修现象。
“接天方”和“糊天埂” 除夕夜,红安、麻城一带农家男子以饭托托出祭品,出大门,面向东方跪告,表示迎接神农、伏羲。次日早,家家煮糍粑吃,借糍粑的粘性,寓意田埂牢固,名曰“糊田埂”。
鞭“春牛” 立春日清晨,英山、浠水、蕲春兴“鞭牛打春”。“春牛”竹扎纸糊,人抬着行游田间。“春官”戴草帽,执鞭子,作鞭“牛”之状,口念:“一打春牛好,风顺雨水足;二打春牛好,禾壮绿油油;三打春牛好,吃穿定不愁……”事毕,将其烧化,表示春天已到,农耕在即。
扮“春官” 立春日或春节时,红安、麻城一些地方兴扮春官,挨门“说春”。扮春官的为叫花头儿。他着红袍,戴高冠,到各家各户“说春”劝耕。各家略备香案果馔“接春”,给“送春”人回报大米一升。
赶“毛狗”与“赶菜虫” 此俗行于罗田、英山、团风、浠水等地。春分节上午,湾里的细伢三五成群,敲锣打鼓,行于田地间,作驱赶之势,不断呼吼,表示将毛狗(即狐狸)、野兽逐出境外,家禽和庄稼免受其害。山区于元宵早上在菜园里烧一堆火,放一串鞭炮,名曰“驱晦气”、“赶菜虫”。蕲、黄、武于此日夜晚在菜园和油菜田地里送烟把,放鞭炮,用意同前。
祭“蚕姑” 清明节,蚕乡妇女以香纸、供品拜祭“蚕姑”,祈求免疫消灾,保佑蚕旺茧丰。
抢头茶 茶乡妇女谷雨节清晨采取带露的茶尖,名曰“谷雨茶”。用以待客、馈送,是为上敬。
浸谷种 各家抓把种谷浸于碟内,放在神龛上,一求神管好种子,二看出苗情况。
“开秧门” 扯秧时,主人先下田扯个缺口,名曰“开秧门”。开秧门是农事之盛日。是日五更用餐,天亮下田。因要求一天插完,故须“叫工”(请帮工)。叫工以工换工,不给报酬。主家招待较好的饭菜,另备发粑、油饼、绿豆糯米稀饭,送到田间“过晏”、“过下”。插完喝酒,名曰“插秧酒”。
六、生产禁忌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忌说:清晨出工忌说“蛇”、“虎”(改称“长虫”、“爬山子”)、“刀杀”、“鬼打”。种麻、种豆忌说“雀啄”、“不生”;插秧忌说“干、淹”、“不发”;打谷扬场忌说“冇风”、“冇打头”;盘塘剅、围堰忌说“穿”、“漏”;砌塘岸、田岸忌说“崩”、“垮”。二是忌做:斗笠、帽子、冲担、扁担忌人横跨;犁、耙、耖、石滚、风筛忌人晾晒下身衣服。忌往田里、塘里丢石头;忌在田堑、塘堑上挖树兜。扯稗花不能往周围田里扔;塘剅桩不能摇;山区田埂不能让牛走,田缺不能让人踏。
第二节 饲养习俗
一、饲养习俗
养猪 猪一日喂三餐。饲料以糠麩、溲水、野菜拌之。旧时多散放,很少圈养。肉猪多在春节前屠宰,宰时套猪的绳子拿回,在灶门口绊一绊,唤几声,意为不空槽。
养牛 牛自暮春到初冬都在野外散放,农忙季节割草少补。冬季过后,除饮水、晒太阳外,不出栏。长日喂稻草、豆衣、干苕藤,间或调配大麦、黄豆和棉、麻饼末,用以保膘、追膘。还灌菜油、麻油,清火解毒。
母牛自行配种。小牛养至一岁半穿鼻栓,两岁半教犁。教犁用黑布蒙住牛眼,始由人牵着走,后渐脱手,去蒙布。公牛至三岁,请兽医去“势”,俗称“阉牛”(骟牛)。尔后或老或不中意则与人调换。换牛于秋季在集镇或大垸子边进行,由“打牛鞭”的人从中说合。
养鸡鸭 子鸡用母鸡(俗称“抱鸡婆”)孵化。孵种蛋或自选,或与人换。换种蛋不过河,俗谓过河会成“寡鸡蛋”。鸡埘置门角落处,白天将鸡逐出室外觅食,天晚自回。养鸭见于水乡、平原。为专业户群养,家庭兼养的少。
养蜂 养者置蜂笼于房檐下,任其采花、酿蜜,并不常管。分笼时有自行离去的,原主不予理睬。流动采花蜜的养蜂专业户见于近二十年。
养蚕 此业罗、英、麻盛行。罗田有“蚕乡”之誉。妇女主养,男子辅之,原养一季夏蚕,暮春孵化,喂养一日,经过“三眠”,至落大“眠”时,用灯“照蚕”(看成丝情况)。将成熟的(老蚕)送上蚕箔。蚕箔以齐稻草、麦草把、油菜杆、松树枝等为之。原无缫丝厂,自茧、自缫、自织、自卖。今一年养两三度。培桑、喂养、缫丝方式更为科学。
养鱼 养鱼遍及各地,公塘放养者多。鱼种以鲢、鳙、鲭、鳊为家鱼,白、鳜、鲶、鱼敢为野鱼,野鱼任人钓取。鱼塘中置树杈,防人偷窃。鱼苗原以阳逻、下巴河、兰溪、茅山、蕲州、武穴江边捞取,贩苗人用油纸桶挑往各地市卖。近些年多为人工育苗,车运出售。
二、饲养俗语
旧俗,人视“儿孙满堂、六畜兴旺”为美满家庭。猪、牛、鸡家家必养;羊、鸭、鱼、蚕、蜂、猫、狗的饲养因地制宜。改革开放前的经济拮据时期,鸡被誉为“鸡屁股银行”。有关谚语不少:“喂猪能赚钱,外肥几亩田”;“鱼长三伏猪长秋”;“朝中无人莫做官,家中无牛莫种田”;“黄牛怕进九,水牛怕出九”;“牛栏通风,干活能冲”;“牛要喂得好,圈干饱食露水草”;“春牛要冷,冬牛要暖”;“渴不急饮,饿不急喂”。
三、饲养禁忌
杀鸡多在早晨,忌在黄昏前杀鸡,动刀前先念几句:“鸡呀鸡呀你莫怪,你本阳家一刀菜。今年送你去,明年接你来”。家养的牛都不宰杀,到没用前去调换或卖掉。农家忌养“五爪猪”(5个脚趾)、“八卦脑”(脑生八卦斑)、“白花猪”、“自来猪”(人说猪来穷,狗来富)。亦忌母鸡夜啼、牝鸡司晨。有则放生,或宰后埋掉。民间多不养种猪,认为“伤俗”。养蚕的蚕室不放牲畜,不置便桶,不让产妇及生疮的人擅入,以防“瘟蚕”、“倒筐”、“倒箔”(染上病毒)。
第三节 加工习俗
一、农产品加工
粮食加工 通常独作,所用工(器)具有砻、碓、碾、磨、筛、簸、甑、锡锅之类,工序繁简不一。把稻谷加工成米,须经晒谷、砻谷、簸壳、脱内皮、筛稃去杂几道工序。去壳用砻,脱皮或碓或碾。今用机械加工米、面,砻、碓、碾几近废弃。
砻,用黄泥、木齿做成,篾作外套。两层,下层固定,上层活动,似磨而大。碓,由石臼、碓嘴、碓身、木架、扶手组成,形似蚱蜢。舂者踏击碓尾,脱去臼内谷物内皮或舂成米粉。碾有两种,均作碾米用,一种由环形石槽、铁饼形碾滚和丁字形木架组成。另一种碾盘为整体,石工凿成,状若茶盘,直径约2米,厚0.6米。中凿孔的装木桩或铁作碾心。磨有腰磨、手磨两种。其主件是磨盘,附件是磨架或磨手。甑与锡锅是起酒的工具,民间有用此酿造土酒的习惯。
油料加工 原无榨油机,农家榨菜油、麻油、棉油、桐油、茶油、花生油一律用木榨。木榨坊有榨身、撞杠、碓、碾、磨、炒灶、蒸灶、风簸、吊筛、大小油桶等。生产近似流水线,分工合作,前呼后应。进行步骤因原料不同而有别,筛、舂、碾、炒、蒸、风簸次序不一。榨麻油、菜油先筛后炒;榨桐油、梓油先碾、舂,后蒸、炒。榨梓油第一步风筛去杂,上灶蒸软,入碓脱白,过筛分离,取白蒸熟,套模踩饼,装榨加楔,推撞猛击。油进木桶,冷却凝固,出为“皮油”;第二步将子实炒爆,进磨破壳,风筛分离,碾碎内仁,入锅蒸熟,套模踩饼,装榨撞击。油出入桶,是为“梓油”。
榨为两人合围大枫树凿成,榨膛形如木鱼口,长两米许。撞杠用檀木为之,长三米左右,粗若品碗,其中上方凿孔并系铁索于梁上。击撞者2~3人,且击且哼唱。按俗规,饼干油净停撞后,即撤油桶,换小缽,余滴归榨主。
人视榨为“秃尾龙”。年初开榨,烧化纸祭之;夜间歇工,松开榨楔;恐其太“饱”,会乘水“离去”。
20世纪70年代后,老榨被榨油机代替。
二、编织印染
20世纪50年代前,缫丝织绢,轧花纺纱,绩麻织布(土布),印花染色,农户自理。蚕乡缫丝,各自在家设灶煮茧,独架缫车。得丝后又是自织绸织绢。织绫、绢用交花足踏法,依节拍且织且歌。境内所织的绉纱、土绸、灯笼纱、箩箩纱在宋代就有名气。
棉乡纺织比较普遍。小纺线车家家都有,婆婆日间移车堂前,边带孙儿边纺线;夜里移车油灯下,边转车把边与人拉家常。团风县的妇女善织。“景庄”织品闻名遐迩。织布情形亦有谜歌曰:“天上有鹅飞,地下有鹅叫,两边拦丝草,中间鲤鱼跳。”
丝棉织品染色印花原用土法。绸绢以稻草灰浸水漂白。取荞麦花沤绿布,乌桕叶沤青布,栀子果汁沤黄布,橡碗、枫球捣汁沤楮、灰、皂布。这些到20世纪50年代初消失。团风、红安、麻城、黄梅、武穴等县市的“柳条花”、“格子花”、“米筛花”布行销各地。
线、索、篾、藤、苇、麻、棕、柳编就地取材,时有新品,至今不衰。草鞋、草扇、蓑衣、斗笠、畚箕、席簟、扫帚、拾筐、囤条、捞网等生产、生活用具农家自制。其中尤以打草鞋最为普遍。在塑料泡沫凉鞋未兴之前,农人多穿自编的草鞋上工、旅行,草编、藤编、麻编、布编草鞋随处可见。英山张家嘴是最负盛名的“草鞋乡”,因此有“草鞋出在张家嘴”之说。
三、女红刺绣
长于编织剪裁、挑花绣朵、飞针走线的妇女人皆称赞。农家女儿入学读书的少,十三岁即跟母亲或嫂嫂习针线活。至十七八岁女红娴熟。临嫁前做嫁鞋少则十多双,多则数十双。及至婆家,尝以精细的针线活显耀于邻人妯娌间,取信于夫婿翁姑。做了主妇不时飞针走线。纳的鞋底、袜底;编的帽绊、腰带;绣的袜底、帽花、枕花、鞋花可谓“跳出金鸡、飞出金凤凰”。
黄梅挑花工艺最精,棉区姑娘皆会。新挑的枕套、帐檐、被面、鞋垫是订亲的信物。妇女挑的钱袋、褡裢、肚兜、围裙是美化生活的常用品。
做鞋功夫深,保留传统工艺亦最多。鞋底针脚有“破五针”、“梅花点”、“疙瘩点”、“荷包格”、“核桃花”、“人字格”诸式。一一横竖交针,左右成行,美观结实。鞋帮中间是旧碎布“备的壳”,里外置新布。男鞋面或青或蓝,女孩鞋面多绣花。花色视年龄而定。中青年多绣荷花、牡丹,老年或梅花、或兰花。新婚女着软底红缎绣鞋,上绣“凤戏牡丹”、“喜鹊啄梅”花式,寓意喜悦美丽。儿童流行“虎头鞋”、“猫头鞋”,并在虎头上绣一“王”字,寓意雄猛矫健,聪敏活泼。今商品鞋普及,送鞋之俗淡然,鞋面绣花少见。
第四节 百工习俗
一、拜师与收徒
百工七十二行,行行都有誉祖的习惯。一入师门,恪守师承,听从师训,遵守行规,维护本行荣誉,夸耀祖师技艺。木、石、砌匠皆言其祖师为鲁班;金、银、铜、铁、锡、窑、补匠言其祖师为李老君;裁缝说他的祖师是始制衣的轩辕氏;打鼓说书者昭耀蓝彩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规、行语、禁忌及拜师仪式、传授技艺方法。双方关系一经确定,就得恪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约。收徒方式:先由人介绍,如师傅同意,再回复家长。家长沽酒割肉,携带子弟登门拜师,或在家中设宴待师。学木匠的先拜鲁班,再拜师傅,后订师约,宣布师规。学徒期间师傅只供伙食,不开工钱。外出做工,徒干粗活,打下手,挑工具箱,侍奉师傅起居。学艺,多看少问,与雇主谋事,由师作主。讨取工钱,徒弟劳步。徒往师家,干农活,充脚力,做家务,带小伢,什么都做。若犯师规,任师打骂。师傅的高着、绝招一般不轻传、要留一手,以防徒超过自己,“抢了饭碗”。有的保守终身,直到病老咽气前才传给亲人或得意门生。通常传子不传女。学徒期满,徒家办过“出师酒”,师傅赠工具一套,以示“衣钵相传”,并且让出一块立足之地,让徒独立寻主。尔后,徒弟如对师不敬,必遭同行谴责。
二、行规俗禁
手艺人讲求手脚稳当(指无偷捞爬拿恶行),言语诚实,态度良好,品行端正,不挑嘴弄舌,不惹是生非,能尊重主家,取信于人。年初做“开张活”,主匠一道“开张大发”,一道“恭喜发财”。主家“把汤”,匠人推谢而后食之。年终做“辞岁活”,要求干净利落。临行,主家送红纸包(内包工钱)以示谢意。
匠人规矩各异,也有小同。相同的是,一般离家十数里的不在主家留宿,需要留宿的自带行李。木工早去晚归,斧头不离身,行走夹肋下,晚间用以防身或曰避“邪”。石匠晚归只带“五尺”,用意同前。木匠干完活将斧头放工作凳脚边,口朝凳里。挑工具用矮身篮子或以绳子串之,不用箱,不上锁。理发匠或挑担,或提篮。吃饭派零餐,只用中餐,无须特别招待。惟年初剃“开张头”和为婴儿剃毛头才“把汤”,并封“利市”。剃头规矩:下刀处男左女右;光头,上午从左,下午从右;和尚下刀于前,道士下刀于后。给新郎剃头要讲恭维话,给老人剃开张头亦取兆头,对生意人亦然。木匠打嫁奁、裁缝做嫁衣要讨“喜头”。
工匠各有各的禁忌。裁缝做寿衣用丝、棉、麻布,不用皮毛料;衣扣不打连环扣,亦不用硬质扣。木匠的工作凳自己不坐更不让他人坐。做屋,桁条、桷子只准单、不准双。木匠做梯子“踏七不踏八,踏九不踏十”。
第五节 商肆习俗
一、交易方式
“七十二行,各走各的路”。方式多种多样。
摆摊设棚 此类在市镇街道的空隙处,早设晚收。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原都杂乱无章,今见条理化,县以上市镇有货摊专卖“一条街”(如成衣街、小百货街之类)。
集市交易 此类交易多见于乡级以上市镇。沿江几县及人烟稠密的地方集点最多,清末、民国期间黄冈县就有五十多个集点。交易之物主要是鱼、肉、禽蛋、蔬菜、水果、杂粮、柴炭、鸡、鸭、豆制品、土特产品等。市民提篮小卖往来于此。集时大多在早晨。农民踏露赶集,称“露水集”。
集会交易 此类包括民国以前的庙会、以后的物资交流会、产品展销会、看样订货会几种。庙会兴起甚早。宋代前的史籍就有记载,民国盛行,后不复见。作会主的地方绅士,会期在寺观主神生日间,三至十数天不等。交易的有土特产品、日用杂货、布匹药材,赶会人携老扶幼,络绎不绝。物资交流、产品展销、看样订货会见于当代,交易地点在城镇。
挑担游乡 货郎布贩肩挑“柜台”走四方,不用算盘不计帐。主卖妇女儿童用品。凡针、线、手帕、剪刀、面镜、胭脂、水粉、花线、染料、糖什、玩具应有尽有,面向姑娘、婆婆,生意灵活。可收现钱可赊帐,赊欠双方纵无表记亦结算清清楚楚。他们摇着铃铛鼓儿来来去去,与村民关系融洽。布贩也挑担,也推车,也背包,丝绸面料捆在一起。雇主买多买少,挑挑拣拣,讨价还价,不厌其烦。
二、铺面门牌
老式店铺均为上栋下宇的木架屋、木板楼,活动式门板门窗。铺面或四开八扇,或六开十二扇。门檐较宽,下装半截“鼓皮”。看梁上雕绘“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狮子滚球”诸式图案,以示兴旺吉祥。铺面小,进身窄,呈现古朴之状。楼房、宽门、阔堂及玻璃门、合金门兴于改革开放后。
老式门牌通常不制,少数石刻,或用琉璃瓦为之,皆由当地名人书写,黑底红字或金字。人从字面可知其规模和特点。联营商号常标“同仁”、“同德”、“恒利”、“齐昌”;中等商号常标“复兴”、“益泰”、“永昌”;较小商号常标“某记”(某代姓氏)、“某家”、“某铺”或“某名”;一家几房经营的则标“大记”、“二记”、“三记”(如民国时黄州“陶生茂大记”、“陶生茂二记”)。若某家某行业出了名,则以某家某行业称(如清末黄安“董家酱园”)。如为杂货铺就冠以“京广”、“万宝”;如为药店就冠以“康复”、“春生”、“永宁”等。
三、度量标价
旧时商店商品不标价,价在店员心中。店员看货源走俏情况随行就市,自行标价。某些资金雄厚的大商号虽也标“一言堂”(即不讨价还价),但那并非真实的。另外,还标暗价。暗价数目用谜语式字样代之。如民国时,团风“福生昌杂货店”的暗码是“由中人工大,王主并羊非”。以上两组汉字各分别代表“1、2、3、4、5、6、7、8、9、10”。若顾客问一只瓷碗的价格,二掌柜答“五角六分”,客还价“四角五分”。二掌柜倘不能作主,便暗视大掌柜,大掌柜即用暗码指示:“顺(或大)卖。”那么这只碗乃用五角成交。
四、店员风纪
老板、店员大都讲究行业道德,坐店掌柜须经历三年学徒阶段,学习行规店纪、经营本领和接待顾客、网罗“乡脚”(主顾)的能耐以及商品知识,即通常所说的“生意经”。坐在店堂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举止规规矩矩,穿着整整齐齐,绝无傲慢、孟浪之态。顾客进门,或欠身、点头,笑脸相迎;或奉茶、装烟(水烟袋)、拂凳看坐。交谈和颜悦色,轻言细语,有问必答,绝无厌烦情绪。
店中分工明确,概分两类:一类管事、管帐、经手、水客(采购联络);一类主师(大掌柜)、客师(二掌柜)、跑堂、打杂。他们各司其职,互不越位。薪水按职分等,老板决定大政,不管具体事务。老板娘(或某亲信)专管钱柜。钱柜上有一鱼口,店员收取的现钞随手丢进鱼口。
店中地位最低的是小伙计。干粗活,做杂事,侍奉老板,且休班出店需有“净身”表示。或掏出荷包抖一抖,或脱下外衣在柜台上挞一挞,作个未带走钱物的“亮相”。犯了这些规矩,轻则扣发薪水,重则开除店籍。开除方式是于年终,老板置酒一桌,让犯规人坐上席。食毕包个红包附上当年的薪水,老板一言不发,即避席而去。
店中还有以下规矩:柜台不能坐;门槛不能蹲;挑担不能横门前;条凳不能骑在门槛上。包裹忌压桌上的筷子筒;度量衡器忌人绊拉;其他器具只能平放,不可翻扑。言谈中忌讳“翻”、“倒”、“亏”、“蚀”、“刧”、“摔”、“淹”、“烧”等字眼。见“舌头”称“赚头”;见“老鼠”说“财喜”;见“牙齿”说“财条”,老板才高兴。
五、商风行语
重门面 “宁丢生意,莫丢门面”;“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当先”;“生意三件宝:人缘、门面、信誉好”;“一客失了信,众客不登门”。
讲和气 “顾客进门,笑脸相迎”;“生意不成人情在,这回不来下回来”;“棉线是纺成的,生意是谈成的”;“阎王开饭店,鬼也不上门”;“公平交易,和气生财”。
探行市 “不知风雨莫行船,不通行市莫经商”;“客大压行,行大压客”;“生行莫入,熟行莫出”。
讲诀窍 “江湖一点诀,莫对妻儿说”;“逢俏莫赶,逢滞莫丢”;“隔季办货,薄利销多”;“留得千年货,自有赚钱时”;“有了原货在,不怕人打赖”;“不怕不赚钱,就怕货不全”;“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本大利小还是小,本小利大还是大”;“财不露白,货不离身”;“多进样,少进量”;“卖屋不卖门,让秤不让砣”;“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薄利多销招远客,货不停留利自增”;“三分(利)吃饱饭,五分(利)饿死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脚勤不怕家乡远,酒好不怕巷子深”;“秤平斗满,钱凭心赚”;“帐越做越清,生意越做越活”。
第二章 生活习俗
第一节 衣着习俗
一、服装样式
趋同性大,地域界限不大。
行业服 军服、警服、学生服、运动服、工作服、道袍、禅衣等。道袍禅衣均无领,右衽,布带绾之,蓝灰二色,或黄、皂色。二者中还有八卦衣、百衲衣为民间仿制,是为童装,表示安泰吉祥。民国男式学生服装类似中山服。
官礼服 长袍、马褂、绣饰服、将军服、蓝衫等。长袍长过脚肚,两胯下开衩,矮领,大襟右衽,袖齐手腕,缀领,肩、肋、侧扣5~7对。清代民国时的胥吏、绅士套上马褂作为礼服。贫家男子冬春穿之可挡膝寒,劳动时撩起下摆,系在腰带上。马褂半身,袖掩肘部。清代马褂长袍(为马蹄袖)是官服,与暖帽、凉帽配套。民国至今,官民服装无别。
便服时装 民间各式便装及新婚、新潮流服装款式颇多。清朝至民国流行服式主要有:满大襟褂,形似春秋衫而长大,大襟右衽,缀布扣5~7对。妇女常穿此种。今山区农村老妇还有着者。短褂、短袄,短褂俗称“热褂”,分对襟、大襟二式,领高三公分许,袖齐手腕,缀布扣5对。短袄三层,中行絮。男子常穿此种。旗袍,初为满族妇女便装,后广泛流行,学生及富家女子多穿。有长、短、紧、宽、联、装六种袖式。开襟处嵌、镶装饰。琵琶襟马甲,襟似琵琶,故名。亦称铁襟马甲、坎肩。形制短小,男穿在里面,女与旗袍配搭。接腰裤,其腰其筒分两截,腰宽大无系,可反操两折,用线裤带扎之,腿粗,有束脚、不束脚之分,不缀口袋。农民下田劳动时,将裤筒卷起。束脚式今老人中有着者。领褂、汗衫,对襟、无领、无袖。领褂两层,套在衣外。汗衫单层,农家男子贴身穿。百褶裙,裙摆褶多,故名。此种多为富家女子所系,贫家少数新婚妇女亦有。中山装,它由孙中山于20世纪20年代初支持创制,故名。各界人士喜穿,流行广泛。围裙,中置长方摆,无口袋,工匠及平原一带的中老年男子常用。抹衣,棱形,缀领带、胸带。胸部绣花。富家女子还配银链饰玉朵。儿童服装,样式极多,乡里常行抱裙、抹肚、斗蓬、“百衲衣”、“开裆裤”等。
二、冠巾鞋袜
冠履 清代官吏戴翎花红缨凉帽;监生、举人戴顶子帽、绢子帽;商贾绅士戴炖钵帽、毡帽;贫家男子冬缠头巾,夏戴草帽,雨戴斗笠;贫家女子罩绣“勒儿”,蒙包头。民国官绅冠戴无别,凉帽、毡帽、礼帽、瓜皮帽、博士帽皆行。贫家男子在过年、走人家作客时也戴瓜皮帽、吕宋帽(俗称“缸盖帽”)、青蓝色头巾用以御寒。贫家中青妇人罩黑绒发网,缠黑皱纹包头,老妪也围包头,也戴黑白花边无檐帽。儿童不论贫家男女,戴狮头、猫头、兔耳、绣球及简易凤冠、冠梳、铃铛帽。新婚男戴礼帽、瓜皮帽,女戴凤冠,披披风。学生背箬笠(俗呼“斗笠壳”),沿江及红麻几县农民戴尖顶篾编、苇编帽。
鞋袜 粉底靴、朝靴在民国后消失;皮鞋、力士鞋、胶鞋、球鞋、穿眼带铁扣布鞋兴于民国;凉鞋、拖鞋、帆布鞋、毛皮鞋、晴雨鞋、运动鞋、登山鞋、长筒马靴、水田作业鞋、塑料软底鞋行于当代;布鞋、棉鞋长行不衰。草鞋、油面布鞋几尽绝迹。木屐原各县都行,今唯黄梅尚存。上帮为桐油浸制数层棉布壳面。穿上能走各种泥路。布袜、裹脚、绑腿止于民国中。棉线袜、毛线袜、混纺袜、晴纶袜渐兴。线袜原喜上底。袜底原为手工纳成,且绣上花。现山区仍留此风。
佩饰 清入关后,多种首饰被禁止。晚清至民国,乡绅拄“文明棍”,戴镶金边眼镜,围长围巾。士商揣怀表,摇白纸扇,戴金戒指,也披长围巾。一般中年男子或腰系宽线带,身右侧坠小半截;或腰缠长“板带”,两端皆缀“八股绦”。青年或在单帽帽碗上绾根绿丝带,飘于胸前;或在扇头上系个缀子,别于腰间。有的镶两颗“金牙”,穿双系带白底竹布鞋,荷包里装个小镜子。老人在旱烟口袋上缀朵花,出门将它搭在肩头上。儿童或戴银项圈,或佩香袋。中青年妇女发上绾金钗(银质或铜质),插根簪,坠耳环,挂“欠匙”(银质牙扦、耳匙等,系以玉片、银链),戴手镯,匡戒指(俗呼“斑子”),披以银链、玉勾装饰而成的披肩。赶戏、走人家将花手帕塞在肋间口袋里,留一角于外。乡间姑娘爱戴花,无钱买花便插野花。
三、须眉发型
民国至今留长须者少,蓄上唇胡、八字胡、山羊胡见于部分绅士。清入关后,成年男子蓄长辫。辛亥革命起,行剪发,20世纪20年代在教师、学生中行短发后拢的和分披一边倒的“东洋头”、“西装头”及平头。妇女原有画眉习惯。新婚期、走人家、看戏、赶会皆画眉、搽粉、打胭脂、涂口红。胭脂抹面颊上,眉间用竹筷涂一红点。20世纪50至70年代,城乡皆停止打扮,20世纪80年代后,妇女讲究装扮,描眉、美容、美发之风盛行城乡。妇女发型近百年来变化不小。20世纪20年代前流行“剪子头”,梳头时将头发平分两把,又在后脑勺垂发一绺,修成两个尖角,名曰“燕尾”。后城镇和知识界倡行剪发,农村妇女乃行直发后梳,挽成“鬏(j u)巴”,状如包子,外套纱网,并绾簪子、插花儿。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型只限于农村老妪。“文化大革命”初兴学生头、游泳头、“杈杈辫”。20世纪80年代风行烫发、长披发、短披发和单长辫的。部分地方农村儿童们仍行“护门发”(顶部留一方块)、锅铲发(脑后留一方块,俗称“狗尾巴”)。
衣着上主要禁忌有:男忌戴绿色帽,忌歪戴帽,男帽禁女人跨,女忌袒胸露腿,忌少服老穿,非孝不穿白鞋,服孝期间不穿白鞋拜年等。
第二节 饮食习俗
一、饮食习俗
饮茶 茶为各家四时必备之物。“东家到西家,进门一杯茶”。红安麻城尤盛。待谷雨茶、酽细茶是为上敬。老人喝酽细茶、红糖水、抽叶子烟以为“享清福”。罗田乡民重盐茶和姜茶。沏茶,常人用泥壶;殷实人家用白瓷壶与细瓷盖碗。用水讲究一泉水、二井水、三河水,并用开水急冲。茶壶以不着地、不着桌面(提在手上)为好。
喝酒 喝酒、酿酒历史悠久。宋代至民国,屡禁未止。每值春节,农村凡温饱之家至少酿谷酒一甑,做糯米酒一坛。麻城宋埠“骑龙吊酒”、东木“老米酒”(俗呼“摆头酒”,因略有酸味,喝一口摆摆头),武穴“西贡酒”,黄梅“糯米堆花酒”,是为传统佳酿。
老农日常饮酒时间或早或晚。罗田谚云:早酒三盅,一天英雄。节日、筵宴、待客必置酒,通常无酒不设宴、“无酒不成礼义”,故俗呼设宴曰“办酒”。酒尚酽醇,好小杯慢饮,虽无“猜拳”之习,但好劝酒、斗酒。劝者一而再之,斗者气壮如牛。劝者云:“怪酒不怪菜,多喝一点”。喝者云:“主不饮,客不欢”。干了再斟,客不让,主人曰:“喝酒不酌酒,等于没喝酒”。喝了一杯后要求“好事成双”,喝了两杯后说:“酒过三巡”……
吸烟 吸烟俗称“吃烟”。起于近古时期。原吸旱烟,黄冈、浠水、红安人亦喜种叶子烟。民国时,黄冈“名晒烟”品味特佳。来客敬烟,结婚敬烟,送礼备烟,乃成俗礼。
主食 主食以大米为主,小麦、杂粮(按域内习惯,统称大麦、荞麦、高粱、玉米、黍子、豌豆、饭豆、绿豆、红豆、红苕为杂粮)辅之。稻米中又喜籼不喜粘。北部山区贫家原在稻米青黄不接时用大麦煮粥饭、荞麦烙饼、豌豆煎羹、面粉掺南瓜作糊糊(俗名“搞粑”)。红苕一清蒸,一置锅底层,上盖大米与之同焖。今面制品为城镇人早餐主食。
稻米、杂粮经煮、蒸、焖、烧、炸、烙、炒、脍几种方法弄成干饭、稀饭、面条、糊糊、发馍、烙饼、油饼、烧饼……配上蔬菜下咽,间或食些鱼、肉、禽蛋、果品。肉食原只过节才可享,殷实农家尝于春节宰猪一头,卖半留半。留的部分腌作腊肉,一直吃到来年插秧时候。
蔬菜四季吃鲜,春夏秋最旺。秋末腌制的豇豆、扁豆、辣椒、萝卜、白菜及豇豆干、萝卜干、南瓜、笋是淡季的常备菜。另有野生地菜、苦菜、荆芥、椿苗、小蒜、白花菜、马齿苋、小竹笋是农家的辅助菜。
二、食制礼数
城乡居民常年一日三餐。城镇比农村早食一个小时。农人有出早工的习惯,妇女看太阳、听鸡鸣为炊饭时间。
饮食烹制地域、季节有别。平时、节日、待客及不同客人亦见以下差异。
平时 北部多烧柴的地方一日三餐现煮饭吃。沿江贫家一年四季都是早中餐煮干饭,用米汤冲锅粑粥(按,此粥极香,俗言“一行服一行,锅粑泡米汤”)。晚上用剩饭、剩菜合煮,名曰“汤饭”。20世纪80年代后,平时饮食习惯多有改变。豌豆、高粱等杂粮多作商品,较少食用;南瓜、红苕除调剂口味外,多作养猪饲料。
节日 节日菜肴多含寓意。春节前夕团年饭有烧全鱼习惯,象征年年有余;春节期间拜年“食鸡汤糍粑”,寓意生活美满;正月十五吃“元宵”,寓意逍遥自在;二月花朝节,棉区吃“棉花砣”(即糯米汤圆),祝愿棉花丰收;寒食节全日吃剩饭、不举火,表示对历史名人的尊敬;三月三掐荠菜花煮蛋吃,说是可以祛病;立夏,山区人杀鸡沽酒,挖笋烧肉“打牙祭”、“壮脚肚子”;端午,沿江各县人包粽子,以示对屈原的吊唁;中秋,各地人家或买月饼,或打糍粑,或煮红蛋,或尝瓜果,食品都是圆的,表示“团团圆圆”;腊八,家家户户皆合五谷瓜豆煮“腊八粥”,品味一年的劳动成果,又说是对朱元璋的纪念。
待客 域人普遍殷勤好客,待客奉其最好之饮食。昔时待客不过荷包蛋、心肺汤、莲子汤等,最重敬者莫过于杀鸡。清炖鸡块是招待贵客、稀客、女婿的上品。最隆重的宴是海参、鱼翅席。一般置肉糕席、三圆席(肉圆、鱼圆、豆腐圆或藕圆)。宴席菜肴碗数,喜酒成双,丧酒成单。出丧酒肉块特大,俗称“吃大肉”。民间宴席菜肴制作人大都是男性,且讲实惠不大讲工艺。
诸席名称由开席菜、主肴馔及其规模形式而定。肉糕席则肉糕当先,鱼翅席用鱼翅点缀头道菜,三道面饭得名于进面馔三巡,大围席得名于几大围盘。凡荤席的压席菜皆为大块、大碗猪肉。每种席都于出正肉菜后上小菜(腌豇豆、酱干子等)。
其他 老人、小孩、产妇、病人的饮食一般多稀淡、酥软,讲求营养。较有规律性的是产妇饮食。糯米甜酒、红糖剥壳鸡蛋、荷包蛋挂面、炖猪肚片、煨母鸡块产妇必食。多由婆婆、丈夫制作伺候。食在内屋,至满月方可自己操厨,与家人同堂共餐。
三、农家风味
菜点肴馔原料就地取材,各地都有名点名吃。
红安绿豆粑 它用糯米粉面作皮,煮绿豆泥作馅,并用香油炸成,是传统待客佳品。
红安煨葫芦炖肉 先取鲜嫩的葫芦挂在嘬口缸壁间,中生炭火烘烤。至呈黄色时乃止。出缸,从竖向钻孔两个,用木板缓压至扁。复入缸烘干,捶平,悬挂晾好。吃时,置温水里泡涨,刮皮、切块,放入肉中慢火煨炖,其味醇香。
麻城泡米粑 糯米洗净,浸泡一小时,滤干,蒸熟,拌白糖,摊至温热,捏成圆子,装入印模,按作饼,晒干,投入花生油锅炸熟即成,洁白焦脆。
麻城肉糕 原料有豆粉、猪肉、鲢鱼、鸡蛋清、香菇、木耳、葱花末及姜米、精盐等。肉、鱼剁茸,与豆粉、鸡蛋清等加清水一起搅拌,弄成方块形,上笼,加旺火蒸熟。吃时切片装盘。其状水晶体,且软滑鲜嫩。
黄冈糍粑鸡汤 糯米糍粑以现打的为上,干糍粑切作方块煮熟亦可。老母鸡肉剁块用瓦罐文火煨之,并加姜米、料酒、胡椒粉,煨至汤汁浓稠,香气外溢,即泡糍粑。
黄州(团风)炸汤圆 汤圆用糯米粉佐以核桃仁、瓜仁、杏仁、桂花、芝麻、白糖、面粉制成。其制法是:将糯米粉摊在簸箕内。佐料加水拌匀,捏馅,入筛,轻轻筛在糯米粉上,再洒水滚成汤圆,投入芝麻油锅中慢炸,至色泽金黄时出锅。它外酥内软,味美不腻人。
罗田印子粑(亦名“破粉粑”) 用糯米、籼米各半,分别浸胀、晾干、舂粉。糯米粉揉好煮一煮,名曰“打芡”。芡团同籼米粉一起揉作面团,揪成小砣,一一投入有雕花(或福、喜等字)的梓木印模,反过来拍两下,即为印子粑。是为民间喜庆、送礼的工艺食品。
罗田板栗烧鸡 板栗用猪油炒过。鸡肉块烹炒至六成熟加水、盐、酱油同板栗一起烧熟。此菜栗米味长,肉香酥软,为罗田传统待客佳肴。
英山雪花糕 其状若雪花堆积而成,故名。主料籼米粉、糯米粉各半。拌以芝麻粉末、白砂糖。粉以适量冷水拌匀,使之捏得拢,散得开。芝麻炒熟碾细,拌上白砂糖,待用。蒸笼屉上垫稀布,置明火、开水锅里。筛入拌好的湿粉,一层粉,一层芝麻糖,反复四次,厚约两毫米。操作快,火旺(蒸半小时即成)。此糕松软爽口,为中秋风味名点。
英山灌肠豆腐 用水豆腐、猪血、生姜、葱花、五香粉、五花肉、精盐调制而成。豆腐合猪血、佐料揉成生粑状,五花肉切丁与之搅拌,灌进刮净晾干的猪大肠内,缝好口,装入竹篮晾干或熏干。吃时切片,用油煎之。此为佐酒、下饭的佳品,农家春节皆制。
浠水藕粉圆(以巴河藕为上) 藕粉用水拌匀,捏作团子,填进猪板油、桂花、冰糖、白糖、芝麻为佐料制的馅子,封好口,搓圆,清蒸而成。此圆晶莹透明,软糯清润。
浠水肉圆 圆子主料是苕粉,配料有猪肉丁、去皮荸荠、红白萝卜丁及猪油、鸡蛋、葱花、酱油、精盐等。苕粉与配料兑清水拌匀,调作浆糊状。升旺火,加猪油,烧热,倒入浆糊,不断搅动,使之成砣。然后沾水捏圆子,放油锅内,翻几下,浇水少许,加盖焖至水干,再浇水,反复三次乃成。
蕲春泥鳅钻豆腐 此菜两鲜兼及,清馨味足,特具农家风味。其作法分三步。一以小指粗的黄色活泥鳅,置清水养一天,让其排出腹内脏物,冲洗干净。二用鲜嫩热豆腐,整块放在温热锅里(锅里先放香油,葱花、姜末),再放泥鳅,就文火慢烧。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直把豆腐捣乱。三待泥鳅不钻不动时,加大火力,投进适量猪油、酱油、精盐、蒜泥、白醋、五香粉,翻身焖一会,起锅时放点葱花即可。
蕲春萝卜鲫鱼 锅内放猪肉,烧化,投进姜末、辣椒末、精盐氽一下,置水、投味精、白醋、料酒,烧开。取活鲫(雨湖产者最佳)治净,置锅里,随用新鲜萝卜丝蒙之,加盐和酱油焖片刻,再以文火煮20分钟。此菜汤汁为乳,鱼味鲜甜。
武穴子姜焖子鸭 子鸭治净、剁块。子姜去皮切片。锅置旺火上,下猪油与木耳、子姜拌炒一下盛起。再下猪油,投入鸭块爆炒。至变色,再加料酒、高汤、酱油、精盐、味精、白糖、葱段、木耳、子姜,焖15分钟,用湿淀粉“勾芡”,撒点胡椒粉即成。
武穴山药煨肉 猪腿膀肉洗净切块,山药刮皮切长方条。肉入锅,加清水,煨开,去浮沫,加生姜、葱、料酒,煨至六成熟,倒进山药,加盐同煨一刻钟即成。
黄梅豆油皮春卷 此点由豆油皮、五香干子、鲜地菜、花生米、芝麻油等主料制成。制法是将豆油皮切成方块(每张六块),花生米炒熟、捣乱,干子切丁,地菜烫过、切碎。炒锅置旺火上,加油烧熟,放下花生米、干子丁、地菜末、精盐、葱花、胡椒粉,炒拌成馅,包卷在豆油皮里,以浆糊封口,投入油锅中炸制,颜色金黄即可。
黄梅野鸭烧咸菜 野鸭洗净剁块,烫一下,捞起,沥干。酸菜(腌白菜杆)切段。锅里下猪油,烧热,倒进野鸭块,加姜末、葱段、精盐、酱油,爆炒片刻,再加高汤、料酒焖之。然后放进酸咸菜、大蒜、冬笋片与之同炒同烧至熟,以湿淀粉“勾芡”,并撒胡椒粉。此菜鸭肉肥满,酸菜脆香,野味、家常风味并具。
第三节 住行习俗
一、村落特点
村落位于田园、道路旁。田园成片、道路交错的地方村落稠密,规模也较大。村落分布从南到北渐稀而小。大别山腹地“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鸡鸣人不见,犬吠隔山凹”;南部和中部“嫁女隔田畈,猪牛错认家。棉荷花相映,网罟挂鱼叉”。
滨江围堤建圩,村落建在湖沼、田原的高处。山区、丘陵、村庄建于河谷、垱凹、垅夹、坳口、挂塝间及三山环抱、弯弯相绕地。村名第一个字常冠姓氏(也有冠别的意思),尾字常冠个地域。如李家垸、居仁墩、王埠、夹沟凹、祠堂口,等等。
二、建房风习
民间建房重视择宅基。旧时建房,择基要看风水,定座落,图所谓藏风、得水、吉利发福;今多图生活方便,求避风、防水、向阳、美观、卫生,利于端柴、担水、出行、活动。建房日期多在秋后动工,邻里亲戚自动帮工。奠基多有择日子者。建造时要考虑邻舍关系,前屋不要高于后屋,不能堵塞左右的屋檐排水及过路,不欺邻家门向,窗户也不与之正对等等。有“立柱(指房柱、门柱)取黄道,上梁取紫微之说”。
盖房很重上梁,一些地方还有偷梁之俗。偷梁是造屋者事先物色他人山场的树木,选定大梁主木。届时约青壮年星夜上山,偷砍、偷运。运到场,只要不是仇家,即使被发现亦无妨。上梁选吉日与吉时。梁中挂张红纸,上书“紫微高照”,另绑米筛、剪刀、镜子,以示魁星并集,明镜高悬,诸邪回避。两边系红布袋,内装茶叶绿豆米。上梁开始,烧纸钱,放鞭炮。大师傅上屋脊,口诵“上梁、上梁,福禄满堂……”手撒饼子、包子、糖果。主妇撩起大襟接包子,谓之“接福”。其他人接饼子、糖果,意谓“沾光”。上梁、上瓦之后,主家办酒,叫做“喝出水酒”,亦叫“吃神福”。当天若下雨,称为“连尘雨”,以为吉祥。屋成,再择日迁居。亲友送中堂、字画和钱物,祝“乔迁之喜”。
今城乡做楼房多雇请建筑队施工,采取包工形式。俗套一般不行,然上梁、送礼之俗未免。
三、房屋样式
封闭式 此种一幢两至五重,为旧式房屋。富户独处,贫家多户共居。共居由一个大门进出,有侧门、后门,但不常开。一进三重的,常沿中央轴线建上中下三堂(读t€醥)。中堂宽大,或为罗汉肚,或为单、双十字厅。其中立木柱四根或六根。上中下有穿堂屋连接。连接处镶“鼓皮”(木板),造台阶。两厢上开天井,下凿坍池,就天井采光,不开窗户。用途:上堂供家神,下堂过路,中堂议事、集会、停棺、设筵,放置大型公用物。沿中央纵轴线建若干个小厅:客房、卧室、厨房、杂屋、贮藏室。大屋套小屋,过道接过道。过道两端或一侧再开天井、坍池,下开暗沟出水。卧室不与天井通,室内独开小窗,光线很暗。祠堂也是这个样子。所不同者它三堂方正,殿宇宏丽;厢房另开大门,卧室不通正殿。此式多见山区、丘陵。
小庭院式 屋宇类似前种而规模小,其内住一至三家。
街房式 它一字形排列,一脊压两檐。邻舍山头搭山头,罗檐并罗檐。前檐下小窗对称,方块形,有格无扇。大门有木柱、石柱两种,门槛亦然。此种多见于城镇及平原区。
木架式 富户作青砖墙,布瓦顶;贫家竹苇编筋,糊泥作墙,上盖稻草。此种见于水乡。
明暗式 “明三暗五”、“明三暗六”、“明四暗七”、“明四暗八”(即明为三大间、四大间,实为五六小间或七八小间)式。20世纪50年代后建的平房大都是这种样式。
这五种样式房屋厕所都在室外另建。人民公社化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生产队曾以垸集中建公共厕所。20世纪后20年,随着乡村逐步富裕,农户普遍建造钢筋水泥结构的两层或多层楼房,取代旧的土木结构平房。
三、内外列饰
房屋多为大体对称,分堂屋、卧室、厨房、杂屋、禽畜饲养地几个部分。堂屋居前,其左右为卧房、杂屋,厨房横于堂后。大部分地方大门内一侧置鸡埘。猪圈常在屋侧屋后,牛栏离住房较远。
土砖瓦屋及茅屋、木板屋无绘饰。青砖瓦屋饰顶、绘檐、绘外墙。屋脊用砖瓦、灰沙做雀形、牙形、U形、品字形穿花,四角翘起,雕制“兽头”,既为美观又为“镇邪”。富家屋檐绘花鸟及人物画,漆朱红大门,嵌龟蛇门环,门楣上书“福”、“禄”字样。门前左右置石狮,窗栏雕花,堂上绘壁,亦挂画。新盖楼房装饰不断出新,讲究装饰阳台、门窗,做木地板或地砖。
民国以前,普通家庭只有铁、木、陶制器具,无摆设。堂屋正面墙上原搁神龛(香案),挂中堂。通常用厚纸中书“天地君(辛亥革命后有的改“君”为“国”)亲师位”,左书“东厨司令”,右书“列祖列宗”(今贴中堂画)。其下放明式条台及香炉、鼓馨、“宗谱箱”或“皇历”。有的上摆根雕、盆景。堂屋摆桌椅。
卧房主体是床铺、衣箱、立柜或睡柜、梳妆台桌及面架、澡盆。旧式木床为“架子床”。式样有:“一滴水”,八柱一层檐;“二滴水”,十六柱两层檐;“三滴水”,二十柱三层檐。床踏板与床、床头柜构成整体,床檐柱雕花绘彩。床上,棉区原行蓝底白花家制被面。山乡除用这种被面外,亦有用无花的。湘绣、杭绣缎子被面惟见少数富家。大红细布印花被面盛行数十年。被单(俗呼“卧单”)棉区人家都用。英、罗、麻北部四季垫篾簟、铺稻草。枕头长圆筒形,内装糯谷草、糠皮、荞麦壳、黄荆子等。两端缝枕扇,绣花朵。蚊帐为棉纱织成,少数为夏布。贫家一床新婚蚊帐用数十年,山乡多被烟火熏为黑色。
厨房木器以碗柜为主,小桌、小凳、面盆、水桶辅之。
家具的样式颜色近30年大变。初兴圆桌、靠背椅,尚国漆、树脂漆,作茶色、鹅黄色。现行组合式及中西合璧式套装式家具,讲究工艺、装饰。
四、取暖纳凉
山区人冬天多烤火,在堂屋一侧垒一坑塘,里面烧木蔸。坑塘上挂一吊锅(或水壶),可煮饭、烧水、热酒,边烤火边吃边喝边唱:“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山区人冬天离火便提烘炉。烘炉有陶制,有篾篮装瓦罐的,有铁皮制者。平原、城镇也用烘炉、火盆,今多用电器取暖。
农人日间纳凉一在堂屋里,一在树荫下。夏天扇子不离身。柿油皮纸折叠扇 、篾扇、草扇、蒲扇均有。夜里习惯聚众纳凉。村民吃罢饭、洗过澡,各端张凳子,捏把扇子聚集大门口、稻场、塘埂上,并烧个麦草烟把,燃烟堆,驱蚊子。瞌睡来了,男人搬张竹床,或拿块木板,铺张凉席,露天而卧。麻城村民纳凉男女不混。此习直到电扇、电视下乡方才消失。
五、出门旅行
人们出行慎重,喜欢“邀伴”、“等伴”。邀到好伴、好伙计各自欣慰。出行途中还爱取“兆头”。做生意的怕遇提空篮、扛光扁担的;读书人怕遇杀猪、挑木炭的,若遇讨饭、挑大粪、卖柴火的则认为是“好兆头”。旅行经验有六:一看天气,“早望东,晚望西”、“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二挑担,“担不加斤”、“扁担两头翘,不怕重,就怕拗”(指轻重不匀)。三步行,“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要误二里半”,“徒步唱支歌,有坡不是坡”。四乘车船,“抢上不抢下”、“六腊少登舟(六月防洪,腊月防冻)”。五问路,“劈柴劈小头,走路问老头”。六行态,“男忌扭捏走,女忌大摆头”,“女行莫仰下巴,男行莫把腰哈(弓腰)”。
第四节 医药习俗
一、医疗习惯
民国以前,境内无医疗机构,只有几家教会办的诊所,往求者甚少(在观念上一恶洋人,二恶开刀、打针)。后来兴起一些药铺和诊所,但往求者多为富人。穷人患病“一抗二熬”。
民间笃信中医。境内医生颇重医德,讲究认病不认人。药铺有医生开的,也有药商开的。二者都重世主。医生开的药铺可赊帐。推痧、正骨、扳火罐之类的独门医巡游各地,信誉亦高。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医院、诊所设置区乡,药品由国家统管统售,医疗习惯有些变化。但民间对灵芝、人参、何首乌等药的神秘感至今犹存,认为灵芝可起死回生,亦认为人参能益寿延年,何首乌令人长生不老。服用中药还讲究老规矩。煎药仍用药包蒙药罐;喝药不坐(站)门槛;药渣须倒在路上,不与垃圾相混,让人踩。
二、常用土方
村民患病,用土方自治。伤风感冒,找葱、姜、紫苏、薄荷煎汤发汗;肠胃不适,打馊嗝,炒糊米煎水喝;大便困难,喝两勺芝麻油;小便不利,用车前草煎汤饮之;小便热淋,用马齿苋煎水服;烧灼烫伤,捣生萝卜汁敷患处,或用刺猬皮烧灰调香油敷;患恶疮,取冬瓜研汁涂抹;气痛,研碎萝卜子拌羊奶或人奶服;脱发,用松汁煎水洗头;蛇咬,先用丝带捆扎伤口上部,再含烧酒吸之,且吸且吐,至不肿即止;伤口溃烂,则煎红苋菜汤擦洗;蜂蜇,立揉丝瓜汁抹患处。烧头发灰吹鼻孔,止鼻出血;煎辣椒水洗冻伤,不致冻后生疮(若成冻疮,则烧萝卜汁敷患处周围);用椿树根白煎汤加红糖服之,治妇女多白带;杀倒毛鸡,用盘鸡水洗澡,并食其肉,主治小儿丘疹;取芹菜合大米煮粥吃,主去伏热;取菜子油浸香草,擦头发,令发长黑;百合花合油菜籽油捣乱,敷小儿天疱湿疹,数敷即效;风湿、疼痛发热,也有不用药的,以火罐拔之,俗称“扳火罐”。如此等等,方法极多。
三、保健谚语
“人闲生病,石闲生苔”;“疤是抠的,病是娇的”;“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手舞足蹈,九十不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说笑笑通七窍”;“旺火烟少,心宽气少”;“色多伤神,酒多伤身,嘴多伤情,气多伤心”;“夏不睡石,秋不睡板,冬不蒙头,春不露背”;“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睡前烫烫脚,胜吃安眠药”;“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寒从脚下起,病从口中来”;“两脚不能移,要吃五加皮”;“有人认得半边莲,可跟毒蛇一起眠”;“识得‘血见愁’,手脚破皮血不流”;“有人认得蒲公英,不怕奶烂四条筋”;“七叶一枝花,百病一手拿”。
第三章 文化风俗
第一节 教育习俗
一、幼儿教育
幼儿多在祖母和母亲的身边度过。从前,祖母常告诫孙儿勿指月亮,否则会被“割耳朵”;牙齿掉了莫乱扔,上面的要扔到床底下,下面的要扔到屋顶上,这样才可以长出新牙;不要踩字纸,否则要“瞎眼睛”;不要伤害幼小性命(小虫小鸟等),否则要短阳寿;某某人被雷电击死,是因为他做了坏事,雷公劈他。母亲一边做针线,一边给孩子讲岳母刺字、牛郎织女等故事,并教一些气象、自然方面的知识。这些教育虽有许多迷信成分,但灌注了善良正直的品性。
二、启蒙拜师
民国以前,民办启蒙教育盛行,常见四种形式:族学、村学、家塾、门馆。蒙童通常七岁入学,每年初春开馆。开馆日集资办启蒙酒,举行仪式,家长、乡绅到场。晌午时分,焚香击鼓、放鞭。先生向孔圣人行礼毕,家长领子弟接拜孔圣。随后,学生拜先生;家长送上礼金,赠长(打屁股用)、短(打手掌用)竹板,以助威严。礼成,进餐。次日,先生宣布教程,开始上课。
三、私塾常规
蒙童吃罢早饭上学,向孔圣牌位作揖毕再向先生行礼,然后回位自读。上午、下午不分课时。课间出厕,到先生位上取“恭牌”(小竹签)作凭证。“恭牌”仅一块,前者未回,后者不出。除背书、点读时间外,先生都靠在椅上审视学生坐态。发现不规行为,即动击木(与惊堂木无异)、戒尺警告。警告不止,乃行体罚,体罚方式有打手板、揪耳朵、打屁股、跪石板、夹眼皮几种。学生受到重罚,家长不得说闲话。先生短期外出,乃嘱“大相公”(年纪大读书多者)代司其职。今均废止,严禁体罚学生。
一年三节——端午、半年、中秋,家长备酒食馈送先生。学生家平时有婚丧喜庆事,请先生作应酬文字。大户人家给“润笔”费,一般待酒即已。
塾师在受聘期内不得无故“辞馆”。受聘期满,如家长挽留,可通过学东商定。每年正月下旬开馆,腊月中旬闭馆。闭馆日开发“学俸”。
四、教学俗套
点、读、背、习为私塾常行的教学方式。上午到校,次第捧书到先生位边,先背诵前日点授之书,再由先生执朱笔逐句点教,至无生字乃止。初教《三字经》、《百家姓》、《集韵增广贤文》、《幼学故事琼林》,继教《四书》、《五经》、《纲鉴》。日授一段,各自回席高声诵读。授完新课,转入习字。下午教读《千家诗》、《古文观止》、《四言杂字》。太阳落山前再面壁背书一次后放学。
一本书授完,要全背一次,名曰“彻本”。另外,还在五、八、腊月分三段“温书”、背书。以背得烂熟为佳,并不要求了解文意。读到经馆,先生才开讲,并让作八股文、写应用文,兼赋诗、填词。
上述习俗今早已不存,惟集资办学、尊师重道未尝大变。
第二节 节会及娱乐习俗
一、庙会文化
庙会名目繁多,曾经流行境内的青苗会、观音会、佛祖会、大神会、孔圣会、武圣会、五猖会、东岳会、药王会、娘娘会、杨泗将军会等,地点于香火旺盛的庙堂和人口集中处。集中一方的文艺精华,常闹三、五天或上十天。
庙会期间,请出菩萨“看戏”。若离庙远,则在台前建“行宫”,供菩萨“下榻”用。许了儿女愿、寿星愿、功名愿、消灾愿、太平愿、丰收愿的抑或于其间率领“朝山”队伍,带着“百戏”来“还愿”。其间,可谓五光十色,目乱睛迷。乡民积“百日之劳”,享“一日之乐”,“不趋睹者甚少”。凡于此际,四方商贾群趋,百货俱集,土货列萃,香客愿客合一。青年男女相成相悦,顾盼野合,不一而足。附近村民,接待亲友,流连宴乐,并不厌烦。
今兴健康文明之节会,如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李时珍医药节、大别山农民科技节等,昔时庙会已敛迹。
二、节日文化
节日既是祭奠、庆祝的日子,又富极浓的文化味。
小年 农历(下同)腊月二十四谓之“小年”。从此日起,开始杀年猪、办年货、打豆腐、扯挂面、扫扬尘、洗衣被、操办年事。是日夜,备酒菜、香烛,“送灶神”、“接祖宗回家过年”。人称灶神为“司命菩萨”,俗传它是天宫的使者,对人间体察民情善恶。是夜返回天宫回报,人们设祭送行。祭品中特置糕粑、米糖。用意在以粘灶王爷的嘴和牙,好让他只讲好话不讲坏话。祭毕,揭去灶神的旧纸像,换上新像,又拟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从此夜起,灶头上点盏麻油灯至正月十五。
接祖宗回家过年的方式,置一桌酒菜,摆酒杯十只,筷子十双,家长斟酒、燃香嘱曰:“某祖、某祖回来过年”。
春节 又称“大年”。过大年尤其隆重。庆贺之度贫富大殊,但年胜年的希望相同。欢庆方式——吃年饭(也叫“还福”、“吃团圆饭”),时间一般在腊月二十八至三十日晚。三十早晨吃年饭的人爱“比早”,许多家吃完时天还未亮。还福时家中菜肴,尽其所有。富家过年大鱼大肉,贫家萝卜、豆腐和几块猪肉而已。不管菜肴如何,一家人最好一个不缺。吃前燃放鞭炮、祭供祖人,并关闭大门,吃过再开门。这一天尽说吉利话(如把鸡蛋叫“元宝”,不得说“鬼”、“病”、“大肉”等)。为避免儿童哭闹,尽量满足其要求。且在此之前于门、墙上贴“百无禁忌、万事如意”、“不忌童言”的纸条,有的甚至用鞋底把孩子的嘴揩一下。做年饭的炉灶柴火任其烧完,不能退出,否则有“退财”之忌。年饭前后,打扫庭衢,备足食用水,并放鞭封井。此后一两日不担水、不扫垃圾、不泼水室外。此习俗今多有改变。
贴春联 多数地方有贴春联、门神、年画的风俗。春联贴门柱上,门神贴大门板上。门神摹拟秦叔宝、尉迟恭像。黄梅县至今尤盛行贴春联,被命名“楹联之乡”。
守岁 是晚,各家烧炭火或树蔸子火“守岁”。在堂屋里烧旺火,表示生活越来越“红火”。家长给小伢“压岁钱”。大人小孩围在火边,边吃瓜子、花生,边“谈年”。年长者起码要在时钟转点“接到新年”后才上床“纳福”(睡觉)。转点时要放鞭炮、喝肉汤。当家人常守岁到天亮,谓之“年待我一年,我守年一夜”,祈盼“年”保佑新年全家平安。今城镇人看罢“春节大联欢”电视节目,不约而同地放鞭炮焰火迎年,喧闹一阵后“封门”(亦曰“封财门”)歇息,至天亮开门时又放鞭“出行”。现黄州已禁止燃放鞭炮。
拜年 正月初一日一般不拜年,早上只在邻里乡亲中串门走动;初二后几天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先至亲后远亲、朋友。旧时一般提“糖包”,今有送烟、酒、糖、糕点,多为晚辈孝敬长辈之意。
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玩花灯、龙灯。民谣曰:“三十火,十五灯,过了十五没洋经(没趣味)”。玩灯很有文气。它从邀灯到扎灯、祭灯、发灯、接灯、窝灯,一一显示村民的聪明才智。玩灯在十三“试灯”,十五“游灯”,十六“落灯”。所到之处皆摆香案、列果品、陈花树,放鞭炮接送。今城镇举行灯展、灯会和灯谜游戏。
旧时有“荡十五”习俗,常与赶灯戏并行。十五清晨,人们吃罢元宵,更换衣裳,扶老携幼,慢慢“荡”到戏场。看罢戏再“荡”回,至晚男人给祖先坟台插支蜡烛,曰“送亮”。
花朝 二月十五,民间说是“百花生日”。农妇采嫩蒿(俗呼“软曲”)舂烂和粉做“软曲粑”,作为节日食品赠送亲友。旧时各地都接戏班闹花朝,有的与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结合欢庆数天。
清明 清明是农事节会,又是祭祀上坟节日。清·光绪《黄州府志》载:“清明簪柳、踏青、扫墓。儿童为纸鸢戏(放风筝)……”扫墓之习今仍盛行。人们多在坟上培土,压纸钱。有的作五色纸花于竹竿、“标坟”。机关、厂矿青年及学校师生则祭扫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献花圈,寄托哀思。
清明前日为寒食节,境内有禁烟火一日习。
端午节 五月初五俗称“小端阳”,五月十五日俗称“大端阳”。境内最重小端阳。是日年轻女婿皆携礼上岳父母家吃饭,俗称“送节”。北部家家皆吃油炸粑;南部兴包粽子、赛划龙船。
过端午节的习俗还有以下几种:一是采艾和菖蒲数枝,扎把挂门上,用以辟瘴气。一为作“香囊”,即用五彩丝线作袋若猫头状,内装蒲艾等药物,给小伢佩戴,为驱蛇、蝎、蜂、蚊、蝇瘟疫五毒。一为“送情”。青年男子买蒲扇、布伞给未婚妻;青年女子编制帽绊、裤带给未婚夫,表示爱情。一为蘸雄黄酒写“毛娘贴”贴墙上避虫。
半年节 半年“吃新”,全境通行。时间不尽同。浠、罗、英于六月六;蕲、黄、武于六月二日;红、团、麻于六月半或夏至后第三个卯日(六月二十日左右)。“吃新”是以新米炊饭,打鲜鱼、宰鸡鸭为菜,改善生活。同时插几刁谷穗置土地、社庙前以示对上天的回报。农人烹饪早熟果实“品新”,亲人外出赶回“试新”,初嫁女回娘家“分新”,亲友邻里间互相“赠新”,无不郑重其事。
乞巧 七月七日夜,民间相传牛、女二星例会于鹊桥。沿至民国时,境内尚有富家搭彩楼庭院,贫家设茶果案于月下。年轻女子拜祭牛女,乃就月光引线穿针,名曰“乞巧”。若顺利通过,便云织女“赐巧”,引以为幸事。尔后,人们对月讲牛女故事,剪牛女纸像贴房门。
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民间重视程度仅次于春节。人们把圆月作为美满生活的象征。是夜陈列圆圆果品、月饼于月下,配以团圆菜、团圆酒,赏月、食果品、饮茶酒、讲嫦娥奔月故事,有庆祝丰收、家人团聚之意。其间还以果品馈送亲友、师长。送月饼、果品、红酒之类的习俗,今城乡仍很盛行。
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旧行登高、饮菊酒。今为老年人节,常有活动。
三、戏风戏俗
乡民喜欢看戏,某些戏风戏俗在乡间沿袭至今。突出的风习有:
“写戏” 乡民接大小戏班子,俗称“写戏”,类似签订合同。先由一村或几村较有名望的热心人议定戏资来源、演唱时间地点和招待艺人的方案,后推一二人与戏班子洽谈。将有关事宜写在大红纸上,双方签字为约。
搬“行头”(戏装、道具) 开锣的前一日,主方派人去搬“行头”。为防有斗气的大户抢,所派的搬运工都是健汉,有的还善武功。
唱“对台戏” 地方官绅好倚势逞能,常在同时、同地各接戏班,各搭台,台口相对,各唱各的,谁吸引的观众多,谁引以为胜。
“点戏” “写戏”约定的主题戏,由唱戏的名角演一两出而已;余则由地方名人及绅士“点戏”。点戏虽有目的又须照顾观众情绪。
群众喜看的小戏有《花亭会》、《站花墙》、《梁山伯访友、送友》等;喜看的大戏折子有《樊梨花》、《三岔口》、《打渔杀家》等以及连台戏《包公案》、《薛仁贵征东》……对这些,“点戏”者心中有数,还得考虑乡情。比如,黄梅於氏忌演《於老四倒瓦》,黄州张氏忌演《蔡鸣凤辞店》(店老板为张二女),李姓望族忌演《李自成兵败九宫山》,陈姓大户忌演《陈世美》,王姓阔佬忌演《王莽》。倘若疏忽,会挑起矛盾,导致“砸台”。
唱“应节戏” 在会日、节日期间演戏多与会日吻合,这叫“应节戏”。民国时,“应节戏”颇多。诸如正月初一唱《甘露寺》,正月十五唱《闹花灯》,三月三唱《活捉三郎》,五月端阳唱《白蛇传》,七月七唱《牛郎织女》,八月十五唱《嫦娥》等。
唱会戏 出会必唱戏。唱戏地点一在万年台处,一在祠堂、庙宇前。后者以土作墩,边栽木桩、搭板作台,不设围幕、不收票。观者或坐,或站,引领攒头,摩肩擦背。小伢骑在大人肩上,扒在树丫上,窜到台角上,各择各的观剧优势。场中商品、小吃、糖什、瓜果杂陈、油烟香气缭绕,叫卖声、说笑声、锣鼓声相混。其间不时有龙灯、狮舞、杂耍进场,观众东跑西赶,宛如蜂蚁受惊。
境内流行戏曲、曲艺说唱、歌舞杂耍、民歌小调,分别参见本志文化、体育卷。
第三节 陋 习
一、偶像崇拜
民间偶像崇拜旧时尤盛,主要偶像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白金星、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伏羲、神农、轩辕、祝融、观音、持国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增广天王、雷公、电母、二郎神、真武大帝、玄武娘娘、龙王、禹王、药王、地藏王、关帝、山神、河神、火神、财神、瘟神、阎罗、判官、三官、吕祖、令公、孙大圣、孔圣、杨泗将军。还有十八罗汉、二十四弥勒、龙王、凤仙等等。这些偶像的居处、形态与其所谓的神法相对应。人间的典型形象、典型性格多从偶像中显示出来。富贵荣华,福禄寿喜,屈辱苦痛,丧乱离合常常祈求偶像,拜祭神灵。善男信女为之捐资、捐物、捐田地山场,修庙宇,塑神像,四时朝拜。
二、求神信鬼
民间信奉的神各有各的诞辰日、归天日、得道日、敕封日。旧时每逢此日,各地许了愿的人家承头组织活动,敬香朝拜,向神献酬。日常生活中不能仰仗法律、行政、宗法和自力解决的矛盾常乞求于神鬼。
求雨 求雨方式或文或武。“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观音、佛祖、娘娘),“坐”上大轿,拥以仪仗,鼓乐、“行游”旱区。主求人(地方官吏)领僧道、信士执香条、捧香炉跟着沿途喊佛号,放鞭炮,跪跪走走。见到云团即停轿、烧纸钱、望天而拜;若遇阵雨,人皆秃首而立。俗谓秃首淋雨曰“求雨”。
“武求”出动刚烈的菩萨(如马王爷、龙王爷、孙大圣),将它绑在“马轿”上,由两至八个健汉(称“马脚”)轮番抬着游山,边走边兜圈子,名曰“练马”。在山顶设香案、列供品,置“神台”,请神判(正笔、副笔2人)代菩萨在此“批字”。马轿至神台后,正笔从轿后操纵固定的木棒在桌面上画几下,假托菩萨批示“准求”,由副笔“宣读”后,抬菩萨到附近的泉眼处“请水”,按批示指定的方位钉个桃树桩,名曰“催龙”。催龙毕,抬菩萨回庙。若偶逢下雨,解救旱危,乡民于秋季再集资办酬神会。
朝山 境内庙宇多建在山头上,定时集众酬神,谓之“朝山”。旧时民间盛行,时间主要在秋季,有时结合庙会进行。朝山的发起和组织者为地方绅士及许了愿的人家,常数百以至上千人一群。每群皆配仪仗队、鼓乐队、龙灯队、香火队,前面用火铳开路,行程远者百十里。沿途火爆噼啪,鼓乐喧天,香烟袅袅。香客或捧香盘,或顶香炉,或作苦行之状,不言不笑,低首而行。及近朝拜地,三步一跪,五步一叩。至庙前,上香、烧纸、放爆竹,耗资无数。
过鬼节 三月三,俗云为孤魂野鬼的假日,人称“鬼节”。人备饭馐、酒肴到野外举祭。至晚出室看“鬼火”(即磷火),视火苗移动情况,占卜人事吉凶。是日,有请采茶班演《活捉三郎》之类的鬼戏。山区老人制止年轻人走夜路,“怕撞着了鬼”。
信巫 边远山区人信巫医,遇突发性疾病,以为“动了土”、“犯了煞”、“中了邪”、“失了魂”。请道士“收魂”、“安煞”,或请“仙姑”“过阴”问咎。
信兆 旧时,以为自然物象是某种结果的兆示。如说喜鹊报喜、乌鸦报忧,灯花炸要来客,鸟鹊屙屎人头上要倒霉,打喷嚏是有人念,左眼皮跳有财喜,右眼皮跳有凶灾,“牝鸡司晨,家中不宁”,“鸡上屋顶,火漫房顶”,“狗向人作揖,预兆泪水滴”,“若要发,不离八”,“四月闰荒,七月闰露,八月闰杀”等等。民间相信梦也预示着吉凶祸福。俗传梦见拾柴禾主进财,梦遇抬棺主大吉,梦中落水主凶事,梦见下雪掉牙主见孝,梦见兄弟分家主口舌云云。部分人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并不信它。
三、卜问吉凶
卜卦 卜卦形式有二。一种坐卜,由通文墨的人专之。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卜问吉凶休咎是看卜的什么卦,系什么辞。主卜者参看“要诀”现场发挥,取得报酬。
另一种立卜。卜卦工具用竹蔸削成。一锯两半,一套六只,两大两小。叫花子每到一家,先作揖请神,步罡踩斗,后摔卦于地上,视其仰仆、朝向以推断吉凶休咎。春节时,卜一次,主家给米半升,糍粑两块。
算命 一种笔算。算命人粗通文墨,摆案于市镇。求算者报上年庚八字,他把推算结果写在纸上。另一种口算,主算者为盲人,拉着胡琴游乡串户。将人的年庚八字配合十二生肖及天干地支凑成算命的专用语,说人脱什么运、交什么运。
求签 向菩萨问吉凶的形式。签由签片、签簿两部分组成。签簿上记载判词。求者烧香三柱,跪于案下,摇动签筒,先跳出的是所求之签。司签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测字 测字人在市镇上摆摊,摊案上放些纸卷,每卷附一字。求测者任挑一卷。测字人察言观色、揣摩求测者身份、目的、心理状态,依据字形、笔划任意解释,给人似是而非的印象。
看相 看相人根据人的颜面、气色、五官、身材、手纹推断人的命运、寿数、前程。亦参照“相书”,临场发挥,说些模棱两可、顺水推舟的话。
过阴 女巫在家设坛,求者烧香,女巫正襟危坐,双目微闭,念念有词,显出精神恍惚的样子,诡称鬼神附体,到得阴间以含糊不清的言语,言其如何如何。
扶乩 将一木架置沙盘或簸箕上,架上插根筷子,扶乩人扶其两端,转动乩架,停止时视筷子指定的方向和所画的“字”来推断吉凶祸福。扶乩人把所画的字连成四言八句,类似哑谜,诡称那是神仙的“训示”。
看日子 人们办喜事、安葬死者、出行、开业要请人看日子,选“黄道吉日”。农人、渔户平时栽种、收割、捕捞常查看“皇历”,选个“大吉”日子。
看风水 俗称“赶地”。民间做屋、安葬先人要请风水先生看看地脉、地气、风水状况。山区、丘陵尤盛。
第四章 人情礼俗
第一节 家庭宗族
家庭关系 域内作为乡里社会最小单位的家庭通常维持二至五代。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家庭在“三纲”、“五常”锁链之下,一家之长总理家务,家庭成员表现为支配与被支配。“父慈子孝”、“子承父业”、“子振家声”、“夫唱妇随”、“兄友弟恭”是旧时家训。溺爱娇宠、乱伦犯上、冲撞长者、不听父言、不守妇道、忤逆不孝、目无尊长,人皆忌讳。尤其对妇女规矩特多。如夫妻间,男称“门外的”、“当家的”,女称“屋内的”、“堂客”。婆婆盛年,媳妇再能干也不能主事。晒衣,女衣不得居上。排位男左(左为上方)女右。来男客,女不坐陪;作客女不上正席。婚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丈夫死后要“守节”,不得再嫁等等。
近百年来家庭关系逐渐由封建走向民主,旧的家长制基本解体。
家居俗规 俗谓“吃不言,睡不语”。临餐,家人不到齐不开饭;盛饭,先长后幼;席位,家中长者居首(常在靠墙僻静处);美食,老小当先,主妇克己。饭碗不能鼓,筷子不能架在饭碗上,一人面前不能摆双杯、双碗、双筷,不添扣碗饭,只有供祖、敬神才这样做。用餐之时,邻里造访,主人只道“有偏”,不让坐,俗谓“吃饭大似官”。公公忌入儿媳卧房,女子忌在堂屋搁铺,床铺忌兜门、当窗而放,旧床草可扔不可烧。住房四周,前不栽桑(谐音丧),后不栽柳(谐和音溜、流),亦不栽桃(俗谓桃有淫乱意)。
住房分配与饮食相反。饮食先老人后青壮,住房先青壮后老人。宽大、敞亮、干净少污的房舍属新婚夫妇,稍逊的给成年儿女,当家人又次之,家贫人多的老人一再退居,住披屋、闷子屋和杂屋角落是常事。
父母在,兄弟分家,一般由父亲决定,请舅父主持。人说“天上雷公,地下舅公”。舅公不会厚此薄彼。分家时,如父母另处,田产先提一份给父母再分。所提出的田地由下辈轮流耕种。不另处的父母,儿子、媳妇谁贤跟谁,所提田产随带。儿子无后,祖父从亲子中选定后嗣。未立嗣的长者至生活不能自理时,谁为照料处理后事,田产归谁。过继、立嗣须有房长及伯叔到场,“立约”作为凭证。孤老人在其病危和弥留之际亦以遗书、遗嘱方式交待财产继承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家庭结构逐渐由繁到简,规模也由大到小。分家无田产一项,只分财物。长子、长媳、幼子、幼媳谁最孝顺,老人便跟谁过活。若另起炉灶,则柴、米、油、盐、衣物等,由儿子分担;有责任田的由儿子耕种。有的不另开伙,而“吃零供”(一子供数月)。这类老人的境况大都不好,多子并不多福。
宗族旧习 域内解放前,在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宗族陋习主要有:一是分宗建祠。清代至民国时期境内建祠风盛行。某些大姓族既建大祖祠、高祖祠,又建族祠、房祠。祠堂建筑样式与庙堂无异。通常正堂两至五重,偏房一至数列,前殿置司礼台(戏台),上殿置神像,放祖宗牌位。麻城木溪河有名“九房祠”的便是九房共祠的高祖祠。其祠五殿两厢,广七间,规模宏大。宗祠由族长主修,经费一出祖业祖课,一按族中男丁人头抽取。二是修谱分辈。修宗谱初兴于北宋,明代风盛,至民国时,宗祠林立,宗谱几乎发行到户。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续谱中断,近年复起。常由宗族各户集资,聘人编修,宗谱告成,有举行拜谱仪式者。三是房户族规。总理族中事务的称“房户”、“族长”,皆由族中绅士担任。他经管祖产,处理纠纷,主修宗祠、宗谱,主持族祭,并制订族规,束缚族人自由。四是户族械斗。旧时,乡里、姓氏、户族间不时为争水、山场、草场、渔场、地界或玩灯、唱戏、朝山、庙会、抢道、竞技等事争上风、斗气、骂架,及至演为规模性的械斗。建国前有些地方械斗年年发生。
第二节 亲友邻里
亲戚关系 域内亲戚关系与其他地方基本相同,主要有婚育形成的母舅亲、姑表亲、姨表亲和子女联姻形成的“儿女亲”。
母舅亲 男女结婚生育,母舅亲戚关系形成,外婆疼外甥,外甥敬舅舅形成传统。若某子虐待母亲,舅舅可当其父面教育、训斥,甚至打骂;外甥遭困舅舅亦全力解救。
姨表亲 同胞姐妹生育的子女,形成姨表亲。两家后嗣俗称“二表”、“三表”,亲戚关系一般维持两代,俗称“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此外,同胞姐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俗称“连襟”,亦有友善者。
姑表亲 兄弟姐妹婚后生育子女,形成姑表亲。同姨家亲戚相似。
姑表、姨表联姻后,称“亲上亲”。境内原很普遍,一般维持四代。新婚姻法颁布后,“亲上亲”现象基本消失。
儿女亲 男女订婚后,双方父母互称亲家,逢婚丧喜庆、荣辱病痛事,相互贺悼,往为探问,对两家成员另眼相看。
此外,还有因立嗣、抚养、求学、结交等形成的亲友关系,俗称“干亲”。
邻里关系 居家很重视邻里邻居关系,人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一般地,乡邻间常来常往。或串门聊天,或一同劳作,或结伴外出,或聚集娱乐。乡邻有事,邻人通力合作排难解忧。“一家失火,四邻相救”,一家有难,四邻帮助,病老伤亡大事,邻家不请自至,竭尽其力。邻里间、家庭内纠纷,相互解劝。农家做屋搬家,邻人主动帮忙,不求报酬;因为抢收、抢插亦可“叫工”帮忙,主家办餐酒饭招待即可。邻里之间常互通有无,互请互送。邻人以给别人提供方便为美德,常互借互济,与人方便。
办酒请客,常请邻里作陪。五谷、瓜菜早熟,常分送邻家“尝新”。外出归来带“接礼”,亦少不了邻家。
第三节 通行礼节
串亲访友 “亲戚六眷,往来相见”;“三朋四友,不时走走”。传统的串亲接请礼俗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定期包括“送三节(春节、端午、中秋)”、“辞年”、“拜年”,接初嫁女回娘家吃“馊饭”、“过六月”,已嫁女给父母送冬鞋等等。不定期包括探病、问安、辞行、贺谢、请召、拜访、看女儿、回娘家。规矩是,探病,去早不去晚。最好在中午十二时前。问安,主要对老人和长辈。晚辈远行之前,到亲戚家走走,叫做“辞行”。归来带上接礼再去问候。亲戚家或备酒菜“饯行”,或送盘缠,归来再备酒菜“洗尘”。亲友家有婚嫁、造屋、科考事,须携礼物去祝贺。被贺者日后以礼回谢。
待客作客 迎接友人看情况而定。如相见时稀,从远道而来,并有预约时间,或恭候在家,或迎候门外。如友人已至家,应闻声而起。春节时来访,放爆竹迎接(送友亦然)。出迎中态度热情、诚恳。客至,主人看坐,坐定奉茶、递烟,双手送之。红安特敬待茶,客人每巡喝干,主人则斟茶不止。生客至,一一介绍,客人刚到,主人有急事办,须表歉意,避免客人感到冷淡。客人携带之物,勿翻动;所送礼品,不当客人面拿家人吃。客人在坐,家人不得争吵或变脸色,不呵斥鸡狗,尽力不让小伢啼哭。待客酒饭要谦席,坐席有以北方为上,有以横木为上,有以左方、或靠墙一方为上。斟酒端饭,客人为先。客未食,主人不端饭碗;客未止箸,主人不终席。春节期间,各地都有“把汤”习惯。主家用糕粑、挂面、荷包蛋、鸡肉等招待来客。客稍吃或呷口汤就放回,叫作“回碗”。
作客,则衣着整洁大方,赴宴准时。忌窥主人内室,忌豪饮暴食,不翻菜碗,不坐主人座位。
礼品示意 俗以红色表示喜,黑白表示哀。贺礼忌白,丧礼忌红,但对高龄丧者例外,(俗曰老者丧礼为白喜事)。旧时寿礼不送钱(钱与祭鬼神的纸钱同义)、不送钟(钟与“终”同音),今已破规。一般男女间不互送内衣。除人参、燕窝和其他高级补品外,一般不送药物。馈送猪肉时,不送公、母种猪肉。水产类不送鳙鱼(俗称“胖头”)、鳝鱼、鲶鱼、乌龟、甲鱼、乌鱼、芡实(俗称“鸡头”),皆因不美。今城镇兴送水果、烟酒、饮料,亦兴送衣被及工艺品。
通行称谓 家人称谓有通称、反称、代称、爱称、贬称、亲昵称和忌称。父、妈、伯、叔、婶、哥、嫂、弟、姐、妹是通称;称“父”曰“妈”、称“妈”曰 “父”、称“父” 曰“伯”、“叔”,称“伯”、“叔” 曰“父”是反称;称丈夫为“外头人”、“门外的”,称妻子为“屋里人”、“门内的”,称长子、次子曰“老大”、“老二”等是代称;称小儿曰“毛毛”、“宝宝”、“乖乖”、“姐儿”、“心肝肉儿”等是爱称;贬称有“多伢”、“恨伢”、“忍娣”、“猫儿”、“狗屎砣儿”等;昵称曰“死鬼”、“我的个”、“伢他父”、“伢他妈”、“老头子”、“婆婆”等。一般地,大部地域都忌讳称“大娘”、“婆娘”。有些地方称呼特别,如武穴把妻子叫“妈妈”(m€鄊€啵⒑彀舶涯盖捉小按蟆薄;褂校蟛康胤礁娓附械⒏盖捉幸ɑ泼贩粗;浦荨⑼欧绲鹊匕压霉靡渤平幸?
亲戚称谓同外地差不多。只是北部山区将外祖父叫“家(g€啵┕保庾婺附小凹遥╣€啵┢拧保扒准摇苯衠€靚g g 。
对亲属、亲戚之外的人称谓有:对老人称“老人家”、“您老”、“您郎家”;对读书人称“先生”、“老师”、“相公”;对干部称“某同志”、“做公的”,亦称官职;对匠人称“师傅”、“老师傅”、“大师傅”;对生意人称“老板”、“大老板”、“少老板”、“掌柜的”,今称“经理”、“服务员”等。对对方之父母称“令尊”、“令堂”;对对方之妹称“令妹”;对对方之女称“令爱”;对老师之子、女称“世兄”、“世妹”;另有“师母”、“师父”、“师兄(妹)”、“师姐(妹)”之称。
第四节 生育寿诞
祈子乡俗 按旧俗,境内妇女常用“摸秋”、“送龙珠”、“送麒麟”等方式祈子祝福。其中摸秋最具风俗特征:婚后多年不孕妇女中秋节夜,洁衣空腹,悄悄进入邻家瓜菜园里,将事先看好的对象——冬瓜摸回家,抹净茸毛,抱瓜而睡,伺瓜偎热,起身入厨,治理煮食。次日向邻里暗示,挑起邻里叫骂,越骂越高兴。失窍者心中明白,骂而不伤。若碰巧得子,妇家必办酒酬谢之。此俗旧时行于英山、麻城、罗田一些乡村。
生育别称 民间俗称妇女妊娠曰“有喜”;嗜酸曰“害儿”;腹部隆起曰“出怀”;产前腹痛曰“发生”;临产曰“临盆”;产罢曰“落月”;一月不出庭户曰“蓄月里”、“坐月子”;生头胎曰“解怀”;称产妇曰“月里大姐”;手先出曰“讨盐生”;脚先出名“踩花生”;臂部先出曰“坐花生”;落地不啼曰“闷地生”。读书人生男名“弄璋”,生女名“弄瓦”(或曰“得相公”、“得小姐”)。农家得子曰“放牛的”;得女曰“赔钱的”。贺富家生子曰“嵩岳降神”;其自生女曰“缓急非益”。晚年得子曰“老蚌生珠”。“洗三朝”曰“汤饼之会”(或曰“吃红蛋”)。今统称“怀孕”、“生产”。
生育礼式 旧时乡村中,婴儿出生,后有诸多礼式。一是报喜。新生儿问世,其父抱公鸡一只到岳父母家报喜。岳母赠母鸡,连旧公鸡一起带回(此俗行于与安徽、河南交界地)。二是送喜饼。沿江一带兴送喜饼,生男送单、生女送双。亲戚邻里收了喜饼得送贺礼,岳父母尤其丰厚。大至摇窝、童车,小至衣帽、挂面、鸡蛋、猪肉、红糖、糯米。三是洗三朝。出生第三日“洗三朝”。步骤先用煎泡的艾水洗过,再有熟鸡蛋滚儿全身。四是剃“毛头”。男孩一月,女孩十八天前接来理发师傅“剃毛头”。儿顶部留头发一撮,叫“性命褡(d )”,亦称“百岁毛”。剃下的毛发捏成团,交母亲保留。五是做月子。及一月,烧香供祖,殷实人家办酒请客。有的还兴“做九朝”、“做百日”。六是制“百衲衣”、“长命圈”。儿在襁褓中,其母便走亲串友,向每家乞一块布片,一个鸡蛋。用布片缝“百衲衣”,以鸡蛋换银圈,制“长命项圈”,寓意于祝福。
小时贺生 境内习俗,一般庆老、庆小,一岁、六十岁寿庆最为隆重。
小孩周岁时行“抓周”。主家摆酒请客,堂屋中联桌结坛,铺锦列席。坛席上陈列衣帽鞋袜、马鞭弓箭、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算盘刀尺、宝器玩具、胭脂水粉、葱芸(谐音聪明)果饼杂什。其母将孩子打扮后扶坐于放满物什的簸箕之中,看其先抓哪件物什推断其嗜好前程。最希望他先抓书、称,主人常把书、称置于孩子手边。但无论抓到什么,观者一律喝彩。“抓周”后喝周岁酒。
孩子十岁时兴“做十岁”。沿江几县及红安、麻城特重,但无特定仪式,一般也请酒,家长、亲友的赠品较丰。今有仅点播电视歌曲为庆的。
对孩子平时的生日,父母也有表示。通常是割点肉,杀只鸡,办两个菜,或给孩子煮鸡蛋挂面。孩子过生日犯规,可免于打骂。
老年寿庆 人满50岁始行做寿俗称“做生”。做第一个寿后,每逢“五”做“小寿”,逢十做“大寿”。父母健在,即逢“花甲”、“古稀”亦不做寿。有夫妻同年同月满60,由长辈做主,破例做“双寿”。此种礼仪尤为隆重。有些人怕亲友破费,事先提出不做寿,乃于前一天到亲友家躲避,叫“避寿”。
拜寿仪式是在堂屋里铺毡条,摆香案。“寿星”率领家小拜祭列祖列宗后,高坐中堂,接受晚辈之拜。拜毕,分发寿饼、寿面与家人、亲友。
第五节 婚嫁丧葬
旧式婚嫁 境内解放以前,农村男女定亲早、结婚早,择配讲究门当户对。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故婚姻形成多为包办婚姻,童养媳、血缘婚(表兄妹联姻)、买卖婚姻也较常见。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婚姻法》,推行移风易俗,非法婚姻被禁止,旧式婚姻形式得到改变。
旧时婚嫁礼仪繁琐,俗套很多。订婚先是央媒说合。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问名”,征得女方家长同意结亲。再“换庚贴”。将男女方出生年月报与算命先生“合八字”后送与女家,男方携礼到女家“过路”上门,女方备酒席“打发”女婿。一些地方有姑嫂村妇“盘女婿”之风。最后选择迎娶日期,将“日子”装入柬盒,带上钱物,送与女家。
婚娶俗套较多。一是哭嫁。嫁女自收下“日子”起开始哭嫁,有怜己怜亲、以及讨嫁妆之意。临嫁前半日对亲人、亲友大哭一番。亲友常送“红包”表明情意。二是搬嫁妆。结婚之日,男家请人搬运,新郎前往,搬运工具一一挂红。女家置酒款待,并封“利市”(小费)。一般人家嫁妆多为家用器具和衣被之类。富家女办“全福嫁妆”乃金银、宝器、山场、田宅、店铺应有尽有。搬时女婿向岳母跪讨钥匙。至男家,打开箱柜“拣箱”,亮出新人针线工艺,任人品评。三是迎娶。民国之前以彩轿迎娶新娘,轿分小轿、彩(大)轿两种。小轿两人抬,四角挂灯笼,周围罩帷帘,轿眉悬镜子、贴“喜”字,意在避邪。彩轿四人抬,帷盖装饰华丽,周围饰龙凤呈祥图案。前列仪仗,后拥丝弦锣鼓,喇叭、唢呐引之。轿至,女家关闭大门,双方隔门放鞭,男方送足“求门礼”,散足“彩钱”,女方甚为满意才开门接轿。女子经过“开脸”(拔去脸上汗毛)、化妆、“辞祖”、“辞亲”后被扶登轿,一路上鼓乐齐奏,伴娘随之。男家以灯笼、爆竹迎候村头。及至门口,举行“回车马”仪式,新郎开轿锁,由“牵娘”(二女子)搀新娘出轿。拜堂,喝圆房酒。前来祝贺婚礼的亲朋乡邻喝“喜酒”。多数地方酒后有“闹新房”之俗。次日上午举行“堂见”礼。堂屋铺红毡,新娘出场参拜亲友。受拜者一一赐“喜钱”。第三天早晨,新郎上厨房摸摸瓢勺碗盖,到亲房伯叔家灶房看看,是日“参厨”。上午,由丈夫陪同“回门”(看望娘家父母),当日返回,俗以为新房不能空人。至满月,带礼物再回女家看望父母。
新式婚礼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贯彻后,婚俗多有改易和简化,一般由介绍人牵线,约期见面、相亲,双方同意就去照相留念,互赠礼品。然后分别上门,会见双方父母,男给女“见面礼”。婚期由男女双方约定,佳期不行旧套,尝定在进行结婚登记后以元旦、三八、五一、五四、国庆节和选择的其他日期(俗称“老日子”)。迎娶时租用汽车、拖拉机,坐轿绝少。婚礼不拜堂,而行主婚人(领导干部)讲勉励的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然后散烟、散糖果。闹新房、盘新娘亦有之,但不过分。城镇有由共青团、妇联主持的集体婚礼。旅行结婚风气一度盛行,筵宴多到宾馆包席。“嫁妆”男女两家都办,20世纪70年代兴“四十九条腿”,20世纪80年代兴“电器四化”及组合家具。合八字、送庚贴、喝准盅、哭嫁、哭轿、回车马、参厨等礼仪消失。认亲、过路、送节、问安、备嫁、送彩礼、办喜酒、堂见更讲实惠。
丧葬习俗 域人有备葬习惯,有的老年甚至中年时即办棺材、制寿衣、选墓地、刻墓碑。
域人看重子女给死者“送终”,无论死者弥留多久,身边都不能断人。落气时,床沿不坐人,门口不站人,意在不挡灵魂去路。痰气消歇,子女跪地“送终”。之后搬蚊帐、卷“晏草”(死者原垫睡的草),送到室外烧掉,移尸体于木板上,擦洗更衣。衣料一般不用皮毛,不上絮。衣裤不锁边,不缀扣。然后,停于中堂,全家守候。其间,差人传口信向亲友“报丧”,待近亲瞻睹遗容后入殓。棺底垫石灰、布垫,棺头(头朝门口)桌上放画像、香炉、祭品,棺下点菜油灯,曰“长明灯”。夜里,子侄守候棺前,名曰“守灵”。
亲友闻讯,即携香纸火爆,祭轴、挽联、供品赶去吊唁。
停棺期间(一至三天),旧时请道士“荐亡”,焚香烧纸,击鼓奏乐,意为向天界地府“超度”亡灵,其间封梓,子孙披麻戴孝(分着白、红、绿色),灵前哭之。民间昔重棺葬。抬棺出屋称“出殡”,出棺叫“抬殇”。抬殇者八至十三人。棺前由龙杠师傅(抬主杠者)酹酒祭杠。棺下置饭甑,名“暖棺”。棺起,孝子坐坐甑面,称之“接气”,并骑棺数步而下,然后执哭丧棒引幡低头前行,不得回首。逢险处,一一叩首求安。抬至墓地,依时下葬,烧纸钱“暖井”,移棺入内,封土掩埋。孝子捧土撒在棺头上,表示落土安息。
出殡时,主家办酒席接待来吊唁的亲友、邻人,俗称“吃大肉”。席上猪肉块特大,长三寸,宽二寸,厚一寸许。
出葬后,境内有“供七”之习俗,从死者离世之日算起,每七日为一“七”。逢七置酒肴供灵(供奉灵牌位),名“供七”。七七四十九日满“七”。昔时还请道士做法事,名“做七”,以“头七”、“五七”、“满七”为重。
1973年推行殡葬改革,举行遗体告别后火葬,昔时葬礼多废弃。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