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政办函〔2012〕46号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感湖管理区、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年11月27日
《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决策,把地方志事业发展融入黄冈历史文化、名人文化、东坡文化、禅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地方志工作内容从地方志书单一编纂出版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经市政府同意,决定组织编纂《黄冈地情资料丛书》。
一、指导思想
编纂《黄冈地情资料丛书》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化质量第一的精品意识,以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服务黄冈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传承、弘扬黄冈历史文化为重点,以科学态度、严谨学风为保证,整合全市方志部门及有关机构力量,利用社会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方志价值,为实现黄冈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成绩。
二、丛书编纂原则、时间、内容
编纂《黄冈地情资料丛书》是一项众手成书的系统文化工程,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12年起至2016年止,用五年时间逐年编纂出版《黄冈地名由来摘萃》、《黄冈历代名人选》、《黄冈历史名城》、《鄂东通俗文化大观》、《黄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事记》等五部地情书。具体如下:
(一)《黄冈地名由来摘萃》丛书之一。该书主要收录各县市区名、乡镇名和以地形、地物、工程、传说、掌故而定的有影响的山名、水名、寺庙名、村湾名等。编纂体例为文学体裁,从地名的文化内涵切入,介绍地名的由来、方位、特点、当地的风物及典故传说,融资料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每个地名由来控制在1000字以内,按县市区排列,每个县市区收录 50个左右地名由来。全书计划40万字。
(二)《黄冈历代名人选》丛书之二。该书根据 《黄冈名人文化建设规划》,对黄冈历代著名人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宣传推介。收录年代上至古代,下至2012年。收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以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等方面的黄冈籍和黄冈客籍著名人物。收录标准:已故人物按入志人物传、录的标准收录。在世人物,政界收录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军界收录少将及以上将军,科技教育界收录具有重大贡献、重大社会影响的专家教授,企业界收录企业规模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全书分逝世人物和在世人物两大部分。逝世人物根据其贡献大小、社会影响、职务等因素分为两类:业绩突出、影响较大、职务较高的写成传记,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其他人物写成录,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在世人物采取简介的方式,只记基本情况,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人物排序以本人生年先后为序。全书计划收录1500人,共计约120万字。
(三)《黄冈历史名城》丛书之三。该书主要收录境内历史上著名的州城、县城、商城和军事重镇的沿革及古今概貌,同时介绍其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人文掌故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城图等内容。通过系统记述,充分展示黄冈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全书计划收录15个黄冈历史名城,每个名城字数控制在3万字,约50万字。
(四)《鄂东通俗文化大观》丛书之四。该书主要收录黄冈名产、名吃、名著、民俗、名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集中展现黄冈丰富的物产,朴实的民风民俗,秀美的山川景色,为宣传黄冈、了解黄冈、建设黄冈服务,全书约80万字。
(五)《黄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事记》丛书之五。该书主要收录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工作以来,黄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重大政策、会议、活动等重大事件,全景式展示黄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发挥存史资政作用,全书约40万字。
三、组织领导
(一)健全领导体制。《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工作,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市地方志办公室具体承担”的编纂体制。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招商局、市教育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局(含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市档案局、市旅游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产局、市商务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大别山旅游开发公司等为参编单位。
(二)组建工作机构。为保证丛书编纂质量,成立《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委员会,指导、审核、验收地情丛书编纂工作。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顾问,市政府秘书长担任主编,市地方志办公室、市财政局领导担任副主编,市直相关部门领导和各县市区志办主任担任委员。同时,组建《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辑室,具体负责《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辑工作。
(三)保障编纂经费。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要求,开发利用地方志文献和资料是各级政府地方志工作的内容之一,其经费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编纂《黄冈地情资料丛书》,按每年编纂出版一部地情丛书,据实列入年度财政项目预算。
四、工作要求
(一)《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涉及面广、参编单位多、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各参编单位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在编委会的统一领导下按时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
(二)加强工作联系和业务交流,及时解决编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坚持质量标准和精品意识,成立由各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验收小组,确保丛书质量。
黄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11月2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