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群
(2013年3月6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黄冈年鉴》(2013年卷)撰稿工作会议,主题是总结《黄冈年鉴》(2012年卷)编撰工作,部署2013年《黄冈年鉴》撰稿工作。市政府童秘书长要作重要讲话,请同志们按照童秘书长讲话要求抓好落实。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黄冈年鉴》(2012年卷)编纂工作情况
在全市各地各部门以及全体撰稿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黄冈年鉴》(2012年卷)圆满地完成了编纂出版任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黄冈年鉴》(2012年卷)组稿工作情况
《黄冈年鉴》(2012年卷)的组稿工作有四个特点:一是撰稿任务落实到位。《黄冈年鉴》(2012年卷)共有31个类目,由168家撰稿单位供稿,各撰稿单位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冈年鉴〉(2012年卷)编纂方案》(黄政发[2012]4号)的文件要求,根据篇目设置、栏目内容做好稿件的撰写,全部稿件撰写任务得到落实,没有出现缺栏漏项的现象。二是稿件质量较好。大部分单位撰写的稿件紧贴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资料比较全面真实准确,大事、要事、新事基本齐全,文体和语体较规范,撰稿质量基本得到保证。三是稿件报送程序较规范。各撰稿单位加强对撰稿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撰稿工作责任人,严格执行撰稿人撰写初稿、分管领导把关、单位领导核签的撰稿工作程序。四是供稿比较及时。70%以上的单位在5月份以前完成了稿件报送工作。正是由于各撰稿单位供稿及时,从而保证了《黄冈年鉴》(2012年卷)按期出版发行。
(二)《黄冈年鉴》(2012年卷)编辑工作情况
《黄冈年鉴》(2012年卷)总篇幅约100万字,彩页160多个P。图片1000余幅,初稿总篇幅量比成书后的总篇幅量多30%以上。市志办安排一名业务骨干配合黄冈年鉴社做好年鉴的组稿、编辑、校对工作。稿件编辑分类分工到人,落实每位编辑人员的责任。同时,严把组稿-编稿-审稿-校对-终审-校片-出版环节。经过8个月的努力,全体编辑人员克服了编纂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等困难,较好完成了本卷年鉴的编辑出版任务。
(三)《黄冈年鉴》(2012年卷)创新工作情况
2012年《黄冈年鉴》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了2011年度黄冈市各地、各部门的基本情况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现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年度特点。该卷框架设计在保持前卷原有框架结构基础上,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创新和完善栏目编排、体例设计、材料选择。把“党政机关”栏目中的部门都单一设条目撰写,将“党史工作、地方志工作、档案工作、扶贫工作、黄冈经济开发区”等重新归类,增加“黄州监狱”,删去“生活指南”栏目,把“群众团体”改为“人民团体”、“司法”改为“政法”、“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改为“城市建设管理”、“文件目录”改为“文献选集”,将“政治”栏目改为“党政机关”等。同时,按事类规律调整了栏目的排序。2012年《黄冈年鉴》整体结构更加新颖、科学、严谨,更富有地方特色、时代感,整体质量较以往有大幅度地提升。
《黄冈年鉴》编纂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绩,是与市政府的强有力的领导和市直各撰稿单位,各县市区志办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更是与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的。在这里,我代表市地方志办公室和《黄冈年鉴》编辑委员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黄冈年鉴》(2013年卷)编纂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
(一)《黄冈年鉴》(2013年卷)编辑工作面临的新情况
一是方志工作机构任务繁重。我市二届修志进入收尾的关键阶段,修志工作任务重。今年市方志办又全面启动《黄冈历代名人选》编纂和《黄州府志》注点校释工作,承担《黄冈窑炉志》编纂出版,工作头绪多,编辑人员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撰稿单位密切配合,保证稿件质量和进度。二是撰稿人员变动较大。由于机构和工作调整,许多撰稿人员工作变动,给《黄冈年鉴》部分栏目的撰稿带来影响。三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快。2012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年,许多大事、要事、新事要全面详实地收录,对撰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黄冈年鉴》(2013年卷)编纂工作存在的问题
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必须把好选材关、编排关、写作关、审核关。从《黄冈年鉴》(2012年卷)组稿、撰稿工作看,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撰稿送稿不及时。少数单位交稿拖延时间较长,个别单位甚至在多次催办后仍迟迟交稿,有的到8月份还未能完成稿件的撰写和上报工作,直接影响了《黄冈年鉴》编纂工作进度和出版发行时间。二是统稿工作不到位。对多人撰写、合作撰写的的稿件,一些单位没安排专人统稿,材料凌乱。三是撰稿人空缺。有些撰稿单位在人员变动后没有及时明确撰稿负责人,撰稿工作被动。四是稿件报送程序不规范。在所有上报的年鉴稿件中,相当一部分纸质稿件没有单位领导的签字和公章,有些稿件只有电子文档,影响了稿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五是稿件质量不符合要求。一部分单位,不按年鉴的撰稿要求撰写稿件,而是用单位工作总结代替,有的把上年度的稿件换个时间一字不改地上报,还有个别单位用领导讲话作为稿件上报。
提高《黄冈年鉴》(2013年卷)编纂质量,必须切实解决组稿、撰稿工作中存在的五个问题。请大家结合实际,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切实保证撰稿质量和交稿进度。
(三)《黄冈年鉴》(2013年卷)条目撰写
做好《黄冈年鉴》(2013年卷)撰稿工作,对于撰稿人来说,必须掌握条目撰写的基本规则。一是要掌握年鉴条目的定义和性质。年鉴条目分为:消息类条目、情况类条目、知识类条目和资料类条目。要根据条目收集资料。二是要把握条目选材与写作的基本要求。“消息类条目”,通常记载某一事件或者类似的几个事件,选材要全面,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和结果,写作要完整连贯,有始有终。“情况类条目”,即为“概况”条目。内容包括全年工作的指导方针、全年完成的各项主要工作、各项统计指标、获得的集体荣誉称号。“知识类条目”,常用于介绍事物、人物、地方、机构等。介绍事务的条目,包括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机构、人员结构;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项工作的发展现状;反映某项经济技术指标、某项产品、工作成果在全国、全省、全行业的地位;历史名胜、旅游景点、风土人情等。介绍人物的条目,内容包括先进人物、新闻人物、著名专家学者、重要逝世人物,基本要素有姓名、性别、职业、职务、职称、政治面貌、民族、出生年月、出生地、简要经历、主要业绩等等。介绍机构的条目,记述年度有重要影响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特别以新成立或者有重要变化的机构为记述对象,基本要素包括机构名称、简要沿革、隶属关系、组织形式、基本职能、年度发展变化和突出成就等。“资料类条目”,因为主要功能是说明发展变化,所以要大范围、全面地收集资料,写作时通过对资料的梳理和加工,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深入反映,分析说明有条有理,最好附上表格或者示意图。三是要了解行文要求。地方综合年鉴是一种说明和记叙兼有的文体,以记叙为主。条目文体要力求直陈其事、简易朴实。要避免工作总结、新闻报道、评论方式的语言,不能穿靴戴帽,或夹叙夹议,作臆测性的评价,避免带有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例如,“在XX的正确领导下”、“在XX的大力支持下”等穿靴戴帽的语句或者“荣获”、“殊荣”等带有主观感情色彩的词汇;或者“最好”、“最大”、“最高”、“最齐全”、“最完备”、“最新”等容易和事实出现偏差,臆测、夸大的评价用语。不能使用市制计量单位,“亩”、“斤”等市制计量单位都要换算成公制。不能随意使用简称。数据的比较上不能随意用“同比”、“比上年”等用法。实际上“同比”是一段时间的相互比较,“比上年”是同上一年的比较。因为年鉴数据大多是以一年为限,所以一般情况下用“比上年”,一段时间的比较,用“比上年同期”。
三、组稿和撰稿工作的几点要求
《关于做好〈黄冈年鉴〉(2013年卷)编纂方案的通知》已经下发,编纂好2013卷《黄冈年鉴》,组稿和撰稿工作是基础、是关键,要认真完成好2013年度的组稿和撰稿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黄冈年鉴》是一部时效性很强和具有政府公报性质的市情政刊,是记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综合市情的重要载体,也是宣传黄冈的重要文化产品。编纂好《黄冈年鉴》是市委、市政府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省人民政府《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赋予每个编纂人员的一种责任。编纂出版高质量的年鉴。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办下发的《〈黄冈年鉴〉(2013卷)编纂方案》的要求,把组稿和撰稿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按照撰稿人撰稿、分管领导审稿、单位领导核签的程序认真做好撰稿工作;要把撰稿工作纳入到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目标管理中来,进一步明确撰稿工作责任,形成分工和责任明确的撰稿工作组织领导模式。
(二)按照要求提高撰稿质量
稿件是年鉴的基础,质量是年鉴的生命,撰稿工作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一是撰稿工作要始终贯穿《黄冈年鉴》编纂工作指导思想,通过稿件内容全面真实反映2012年度黄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二是文稿撰写要注重把握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全局,突出新进展、新成就、新特点。三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撰写稿件,杜绝政治性问题出现。统计数据要做到真实、准确,杜绝常识性差错。四是要执行审稿制度,上报文稿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同意。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严禁年鉴内容泄密。五是要适当增加重要的统计数据和有说服力的随文照片。宣传彩页专辑要精选精编,注重突出黄冈各行各业建设的新成就、新面貌。六是要按照年鉴体例进行稿件撰写,避免出现工作总结、经验介绍性的写法。
(三)依照程序做好稿件报送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按照撰稿要求,认真做好统稿工作,及时做好撰稿及稿件报送工作。上报文稿须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报送黄冈年鉴社,所有撰稿单位必须在5月底前完成文稿、照片及电子文件报送。因特殊情况稿件不能按时报送的,请单位撰稿负责人能及时与黄冈年鉴社编辑人员取得联系,协商做好稿件撰写和报送工作。
同志们,此次会议是《黄冈年鉴》(2013卷)撰稿工作的动员会,标志着《黄冈年鉴》(2013卷)编纂工作已全面正式启动,希望大家以确保《黄冈年鉴》编纂质量和时效为己任,克难攻坚,雷厉风行,团结协作,为圆满完成市政府交给的《黄冈年鉴》新一卷编纂出版任务而努力,以一部精品之作奉献于社会。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