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地方志工作实现志鉴编修与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多元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市地方志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全市第二届县市区志编修工作任务,实现全市综合年鉴编修全覆盖,推出地情资料开发利用新成果,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和队伍建设,在服务黄冈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征程中开创地方志事业的新局面。
一、坚持依法修志,不断推出高质量修志成果
1、全面完成二届县市区志编修收尾工作。加强对县市区志办工作的检查、指导、督办,继续定期编发二届志书编纂工作进度通报;严格按照志书出版质量要求,严格送审程序,严把志稿终审关、验收关。2013年3月,完成《英山县志》稿终审;6月,分别完成《黄梅县志》、《黄州区志》、《红安县志》终审修改稿验收;12月前,完成《英山县志》终审修改稿验收。
2、指导并规范部门志编修。按照部门自愿修志的原则,积极开展部门志编修宣传工作,主动联系协调,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部门志编修。加强对部门志编修指导、培训,严格编纂方案、篇目审批程序,严把志稿评审和验收关,确保志书出版质量。2013年,进一步做好对《黄冈交通运输志》编修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争取一到两家重点企业编修企业志。
3、开展二届志书编修工作经验交流。下半年组织召开全市二届志书编修工作经验和理论成果研讨会,交流志书编纂经验,总结创新作法,结集出版全市二届修志工作经验、理论成果论文集,为下届修志提供借鉴。
4、全力做好《黄冈窑炉志》编修工作。在2012年资料征集工作的基础上,科学制订篇目,加强业务培训、检查督办,实行分工负责制、倒计时工作制,切实把好初稿撰写,分层总纂志稿、三审定稿各个环节,确保志稿质量。2013年3月完成资料长篇撰写,8月完成志稿初稿撰写,12月前完成志稿总纂形成送审稿。
二、开拓进取,不断推进年鉴事业创新发展
1、做好《黄冈年鉴》(2013卷)编纂出版发行工作。一是科学编制栏目,突出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年度特点。调整框架结构、规范编纂体例,增设“数字黄冈”和“党政领导笔谈”栏目,体现编纂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二是召开年鉴撰稿工作会,提高初稿质量。年初,召开各撰稿单位分管领导和撰稿人参加的撰稿工作会,布置工作任务,落实撰稿要求。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确保《黄冈年鉴》(2013卷)如期出版。实行分工负责制,定期检查督办制、错误追究制,稿件编辑、总纂、验收制,确保6月完成组稿,8月完成总纂定稿,11月正式出版。
2、指导、督促县市区开展综合年鉴编纂。年初,对各县市区年鉴编纂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各县市区志办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将年鉴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对年鉴编纂业务指导。指导各地科学制定栏目,规范年鉴体例、行文,确保年鉴出版质量。
3、加强地方综合年鉴质量建设。一是联合黄冈市社科联举办黄冈市综合年鉴评奖评选活动。设综合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条目编写奖、优秀装帧印刷奖等奖项。2013年开展首次评奖活动。今后每三年评比一次,并争取市政府发文表彰。二是协调全市综合年鉴统一使用丛书号公开出版,提升年鉴档次,增强年鉴的权威性。
三、开发利用地情资源,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2013年,全面启动《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工作。一是服务市委、市政府黄冈名人文化建设,编纂出版《黄冈历代名人选》。收录断限为上至古代,下至2012年,收录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以及道德模范、见义勇为等方面的黄冈籍和客籍著名人物。全书分逝世人物和在世人物两部分,计划收录1500人。其中过世人物1000人,客籍人物300人,在世人物200人。二是编纂出版《黄冈地名由来摘萃》。该书共收集全市地名由来672个,计20余万字。三是开展明•清《黄州府志》点校注释。成立由市政府市长、常务副市长担任主任、副主任的《黄州府志》整理学术委员会,聘请大专院校专家、学者为学术委员会成员;聘请精通古汉语、熟悉黄冈历史的学者组成工作专班,制定点校注释工作实施方案,争取年底完成点校注释,验收定稿付印。
四、加强信息化和资料库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1、强化信息收集、报送。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稳定信息员队伍;全面收集全市地方志工作信息,利用方志网站和地方志工作简报及时发布,重要信息第一时间上报省地方志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及时收取省志办、市委、市政府文件信息,做到政令畅通。
2、加强黄冈市方志网站维护管理。专人定期维护网站,及时更新发布工作信息,加大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籍数字化录入,丰富网站内容。严格执行上传信息保密审查制度,维护网站正常运转,确保信息安全。
3、加大资料收集力度,丰富库存资料。加大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籍的收集,加大与全国各地方志机构志书、年鉴、地情书交换,丰富地情资料馆藏,为社会提供服务。
五、加强方志学会建设,不断拓展活动内容
一是规范健全学会组织建设。2013年对市方志学会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的学会领导成员。二是加强修志、编鉴理论研究,开展业务培训,组织对外学习交流。三是继续办好《黄冈地方志工作》简报,充分发挥简报信息平台作用,为修志、编鉴、开发利用地情资料服务。
六、增强大局意识,不断增强服务中心工作质效
树立大局意识,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做好城管会战、扶贫帮困,“三万”等工作,积极参加服务黄冈招商引资工作。
七、加强机关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突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干部政治和业务水平;加强廉政教育和管理,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修志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组织能力强、熟悉地情、热爱安心地方志工作的修志队伍;抓好机关党建和作风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密、档案、计划生育、老干、财务管理工作,努力创建和谐、文明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