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办文[2017]2号
关于印发《黄冈市地方志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龙感湖管理区地方志办公室:
现将《黄冈市地方志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黄冈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7年1月10日
黄冈市地方志办公室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要点
2016年,市地方志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履行地方志机构职能,开拓创新,履职尽责,全面完成年初确定工作目标。
一、2016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谋划指导,推进全市工作协调发展。
1.认真落实全市地方志“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地方志工作评价办法,推动全市地方志工作协调发展。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湖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湖北省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精神,推动《黄冈市贯彻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实施方案>》《全市县市区地方志业务工作评价办法》的落实,对县市区志书编修、年鉴编撰、地情资料开发、信息化建设、方志理论研究与学习、资料归集与服务、公文办理与督办事项落实等七个方面工作进行评价,引导全市地方志工作平衡推进,促进各方面工作全面协调发展。采取定期督办、调研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县市区业务指导。
2.加大全市二轮志书编修扫尾力度。加大对二轮志书未出版县的督办力度。督促红安、黄梅志书编修出版工作。建立工作倒逼机制,要求两县志办倒排二轮志书出版时间表,定期报送市志办,及时督办质量和进度。《红安县志》《黄梅县志》完成审核、备案获省志办批复,全部进入出版印刷。全市二轮志书编修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3.加大县市区综合年鉴督办指导力度。以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全覆盖且逐步实现一年一鉴为目标,市地方志办公室加大县市综合年鉴督办指导力度。要求各地将年鉴编纂方案报市志办备案,定期对县市区年鉴工作进行通报,推进各地综合年鉴编纂均衡发展。组织专班深入县市区调研,督导年鉴编纂进度和质量,指导年鉴编纂工作。指导修改首卷《英山年鉴》编纂篇目,审读修改首卷《黄梅年鉴》,截至目前,浠水、罗田、麻城、红安、武穴等地均实现一年一鉴。全市县市综合年鉴编纂方案均报市志办审核备案。全市年鉴编纂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全覆盖。
4.加大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修督办指导力度。将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修工作列为二轮志书编修完成后的重点工作和市地方志办公室改革创新项目,列为全年工作重点,制发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修情况统计表,定期通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电话、QQ工作群、会议等形式经常性地督办乡镇(村)志编修工作,督促各地全面展开乡镇志编修工作。工作中既全面安排部署,又点面结合,合力推进。市方志办确定蕲州、横车两镇为市级试点乡镇,制发了《黄冈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志编纂工作试点工作方案》,到各地进行实地调研,采取听取汇报、看实物、到试点单位了解试点情况等形式,市、县、镇共同努力促进乡镇(村)志编修工作。截止年底,各地政府制发了启动乡镇(村)志编修工作的文件,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试点单位;团风、罗田、英山、黄州区等地召开动员会,部分县市举办了业务培训班。罗田县将乡镇志编修写入县党代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目标考核;麻城市《鼓楼街道志》出版,《孝感乡社区志》初稿完成;黄梅县开展《张思永社区志》资料收集工作;武穴市花桥镇成立镇志编修专班,设立修志办公室;英山县南河镇、乌云山村成立了镇志、村志编修专班,安排了经费,目前正在收集资料、设计编目。
5.加强对部门(行业)志编修指导。积极指导《黄冈交通运输志》《黄州赤壁志》编修。认真审读编纂方案,对篇目设置提出修改意见,在编修过程中积极提供业务指导。
(二)创新提质,按时完成《黄冈年鉴》(2016卷)出版发行。
《黄冈年鉴》(2016卷)为1997年创刊以来第20卷,于11月由长江出版社公开出版。该卷年鉴为继1999卷公开出版以来再度公开出版。该卷年鉴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热点,科学制定编纂方案,规范、调整、创新部分栏目。新辟黄冈“十二五”建设成就专栏,对黄冈“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全面记述;增加撰稿单位,扩大覆盖面,提高了年鉴信息容量;创新彩图设计、编辑方法和装帧,全面提高了年鉴质量。
(三)深度开发地情资料,服务黄冈经济发展。
2016年,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服务市委“双强双兴”战略决策,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建立地情资料开发长短结合的机制,认真组织《黄冈地情资料丛书编纂五年工作规划》的实施,2本地情书籍和5部旧志的整理出版有序推进。
1.《星灿河汉——黄冈历史人物大观》一书正式印行。该书经崇文书局完成审稿后,进过反复修改于5月中旬正式印行,全书共计50余万字,图片200多幅,全彩印刷,装帧精美。该书系统全面地对黄冈历史人物进行了梳理,共收录黄冈历史人物1167人。整书在编写方法上,坚持以史为线、以人为珠、点面结合的原则,既凸显人物个体事功,又反映了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特征。全书共分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撰写有概述和提要,重点人物附有链接文字,丰富了该书的人文内涵和阅读的延展性。该书是黄冈市名人文化研究的一项新成果,是黄冈人物史料的集大成,对黄冈名人文化研究和宣传推介具有重要价值。该书面世后,社会反响较好,文史专家和读者给予了较高评价。
2.深入推进明、清五部《黄州府志》点校本校核出版。年初,办公室组织业务力量,明确时间节点,强力推进校核。5月底,5部《黄州府志》点校本校核工作全部完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点校本清样稿。6月初与武汉大学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同时,确定印刷开本、版式、编排设计、字体字号等。12月中旬,武汉大学出版社完成五部府志点校本初审,形成清样书。办公室迅速选聘退休的修志专家和办公室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审核组,对《黄州府志》点校本清样稿进一步审核修改,尽量做到准确还原,少留遗憾。
3.《黄冈地名摭谈》定稿付印。今年,办公室重新启动《黄冈地名摭谈》编辑工作。对所有资料进行融合、增删,规范了每个地名的编写体例和内容要素,平衡收录各县地名的数量。为提高质量,丰富内涵,增加书籍的可读性,办公室决定增录各县市所属重要或知名地名图片,通过搜集、挑选最终确定入录图片100张。同时,撰写黄冈地名概述和各县市区地名概要。使整书的结构更完备,可读性更强。截止目前,已签订印刷合同,落实出版社,进入印刷出版。
4.县市区地情开发成果丰硕。麻城市移民文化研究成果《中国八大移民集散地比较研究》一书正式出版。黄州区志办编纂的《刘子通传》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团风县志办对回龙八斗湾共存社遗址等6个红色革命遗址进行了史料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收集整理了珠江电影制片厂原编剧段斌1962年《黄冈采访手记》、林育南长女回忆录、梅建民回忆录等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地方革命史资料。罗田县志办抓资料年报制度落实,完成2015年度地方志年报资料采集,整理规范资料5册、计62万字;启动《湖北备览(罗田部分)》编撰资料搜集工作;完成1980年版《罗田县简志》、1998年版《罗田县志》扫描整理工作,刻录《罗田年鉴》(第一卷至第十五卷)全套光盘。浠水县志办完成《蕲水县志》旧志搜集整理。武穴市志办出版《武穴春秋》,做好红色遗址遗迹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收集整理《武穴抗战史料》。黄梅县志办完成清代顺治十七年、乾隆五十四年、光绪二年《黄梅县志》出版;编纂完成《古迹名胜志》《黄梅姓氏志》《历代入志诗文辑录》即将出版。龙感湖志办完成《龙感湖管理区(农场)大事记》(1956-2016)初稿;联合龙感湖诗词学会、雷池诗社等民间文化组织编纂出版了《龙感湖传说》、《龙感湖人诗词选》等书籍。
(四)加强网、库平台建设,推进方志信息化提档升级。
2016年,市方志办继续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丰富地情库馆藏等手段,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地方志成果转化,拓宽读志用志渠道,服务社会受众。一是加强黄冈方志网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更新发布信息,网站挂标工作基本完成。全年,网站共发布方志工作信息计100余条。年度访问量为22186人次。县级方志网站建设也取得新进展。麻城、黄梅、蕲春、武穴、红安、浠水等县市开通网站,并与省市网站链接,实现了资源同享。二是利用“黄冈地方志”官方微信平台弘扬黄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读志用志活动。全年,黄冈地方志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原创文章20篇,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其中,多篇紧扣社会热点的原创文章广受传播,点击率逾万人次,社会反响良好。三是加强地情资料库建设,丰富馆藏,更好地为社会受众服务。注重有针对性地收集反映黄冈本土文化和方志资源书籍。全年通过购买、交换、赠阅等途径新增图书 50余册,馆藏图书近万册。同时,加大地方志资源对外开发利用力度,主动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满足社会各界查阅利用需求。全年,共为市委市政府领导出访、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提供各类志鉴图书资料200余册,接待社会读者、外地客商、文史研究者查阅资料500余人次。
(五)精益求精,高质量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一是完成了《湖北年鉴》(黄冈部分)的撰稿工作。撰写市本级文稿3万字,并对11个县市区上报文稿进行了统稿,全部工作于4月下旬结束,省年鉴处肯定了黄冈文稿质量和上报速度。二是做好《湖北省志·人物志》的协审工作。按照要求对《人物志》进行审读修改,增补31位符合收录标准的黄冈历史人物资料,工作得到省的肯定。完成《湖北省志》“大事记”黄冈部分审核工作。三是完成《湖北名村》(黄冈部分)资料补充工作。四是完成《武汉城市圈年鉴》《中国城市年鉴》(黄冈部分)撰稿工作任务。五是完成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省地方志办公室数据统计年报工作。
(六)克难攻坚,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有新成效。
克服人手少、资金缺等困难。制定落实服务“四大行动”实施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市质监局包保服务“双百”在建项目城东新区活力之门大桥建设,积极配合牵头单位市药监局“双百”谋划项目“大别山(黄冈)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检测中心的推进。积极参与医药化工产业招商分局服务五星级半岛酒店项目建设,服务湖北亿州微特电机有限公司发展,协调解决了大量问题。积极参与城管会战,抽调一名干部驻点潘家湾网格指挥部。积极参与“三万”、精准扶贫工作,确定一名挂点领导,两名工作队员,驻点黄梅县停前镇潘河村和苦竹乡红苏村,参加“三万”和扶贫,参加抗洪救灾。办公室积极筹措资金帮扶,干部积极捐款捐物,结对帮助困难户,驻村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七)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加强机关建设。
把“两学一做”作为机关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办公室实际制定学习教育方案,积极动员部署,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和一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两月开展一次“四讲四有”专题学习交流。深入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湖北省行政问责办法》和《条例》《准则》等党纪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员干部手抄党章党规,撰写微体会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干部履职尽责,争当“两为”干部和干事创业热情。
压实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要求。支部书记、主任带头落实党建工作公开承诺要求。支部委员认真履职,落实相关责任要求,层层传导压力,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7月1日,市方志办党支部被市政府办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两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机关档案、保密、财务、接待、老干、公车管理、计划生育、综治、法治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有新进步。
二、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方志工作初步安排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黄冈年鉴》(2017卷)出版发行工作,指导各县市区抓好年鉴编纂,逐步实现各县市区一年一鉴。二是督促红安、黄梅两部县志出版,做好全市二轮志书编修工作总结。编写《黄冈方志30年》。筹备召开全市二轮志书总结表彰会,总结二轮志书修志经验,为三轮志书编修准备。三是全面推进乡镇、村志编修工作,抓好试点和面上工作推进。结合乡镇志编修加强全市方志系统干部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四是做好地情书籍开发出版工作。编写《黄冈备览》并全面启动各县市区卷的编写。抓好《黄州府志》点校本的出版工作。五是认真完成《湖北年鉴》《武汉城市圈年鉴》撰稿和省志办安排的各项任务。六是积极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努力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七是进一步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加强黄冈方志网建设维护运行;加强读志用志,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黄冈历史文化。八是不断提高工作质效,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抓本级带县市,以《全市县市区地方志业务工作评价办法》为统领,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平衡发展,促进机关建设上水平。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