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麻城市史志研究中心会同联系麻城红色文化研究会等相关单位人员,前往中国第一将军乡——乘马岗镇,采访中原野战军十二纵队司令员赵基梅烈士回乡探亲的女儿赵林英(79岁)。通过与赵女士的座谈,详细了解到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麻城籍的我军高级将领赵基梅的光辉业绩和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随后一行人前往烈士的墓前,敬献花圈,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麻城市史志研究中心将根据现场的采访视频录音,整理成口述历史资料,丰富麻城的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利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英烈的故事。
赵基梅(1909-1947),出生于乘马区砂子岗村朱家坳。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红军长征,作战勇敢,屡建战功。1947年8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司令员,率部挺进大别山。同年12月组建江汉军区并兼任军区司令员,率部西越平汉铁路向江汉地区展开,先后解放桐柏、枣阳、京山、钟祥等9座县城。由于长期战争环境和忘我工作,他积劳成疾,1947年12月27日在随县三里岗病逝,时年38岁。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赵基梅兄弟三人和堂兄弟五人相继参加了革命。1927年10月,大哥赵基松率领农民自卫军英勇拼杀,身负重伤被俘,宁死不屈,被敌人砍下头颅,死后身首异处。1929年,二哥赵基柏参加鄂豫皖红军,三过雪山草地,在甘肃中弹致残,后讨饭回乡,终生未娶,后评为三等一级伤残,在老家种田度过余生。赵基梅为革命奋斗一生,牺牲于全国解放前夕。中共中央发出的唁电中,高度赞扬他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要贡献,称他的逝世“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的一大损失”。
前排右四为赵基梅烈士女儿赵林英,后排右四为赵基梅烈士外孙胡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