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行动指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

信息来源:《黄冈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1 11:02:21浏览量: 【字体: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别山区,作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重要论述。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省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实施支点建设“七大战略”行动,市委作出弘扬大别山精神在支点建设中勇担使命不胜不休的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政治要求、功能定位、精神动能,对标对表挖掘具有地域特色优势的红色资源、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彰显黄冈担当。

  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把准政治方向,筑牢思想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高度重视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并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价值,深刻阐明我们党关于党的历史的科学认识、基本观点、重大结论,深刻回答为什么学党史、党史学什么、怎样学党史等重大问题,把对党的历史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全党科学对待党的历史、认真总结党的历史、自觉运用党的历史作出了光辉示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赋予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在党史上的突出地位、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定位,深切饱含对新时代大别山区干部群众继续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奋力开创美好生活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改革发展指引前进方向,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大别山精神的形成与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建党之初,黄冈革命先驱沿着两条路线开展建党活动,董必武、陈潭秋等7人(其中黄冈籍5人)在武汉成立全国第二个党的早期组织共产党武汉支部,陈潭秋指导建立全国最早农村党组织中共八斗湾、陈宅楼两个党小组、大别山区第一个县级党组织中共黄冈支部。大革命时期,成立大别山区第一个农民革命组织黄梅蒋家咀农民研究会,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爆发长江以北地区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武装起义黄麻起义,成立全国最早县级红色政权之一的黄安县农民政府,诞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人民军队,建立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关心群众生活,教育启发群众,颁布《豫鄂边区土地施政纲领》等土地政策,实行减租减息,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和发展鄂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新四军五师前进出发地和后勤补给基地、兵源补充基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整肃军纪,把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落到实处,赢得民心;渡江战役,黄冈组织声势浩大支前活动,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迹”。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是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标识。红色热土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跨越时空,传承发展动能。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这种精神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的新时代,都被人民始终铭记并赋予新的动能,推动历史进程。鄂豫皖三省党史部门积极研究推动,形成“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统一文本表述。“坚守信念、紧跟党走”是大别山区军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品格。“顾全大局、团结奋斗”是大别山地区军民在浴血奋战和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的精神风骨。“勇当前锋、不胜不休”是大别山地区军民在坚韧不拔的革命斗争中所呈现出的精神特质。这种精神内涵不仅贯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更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大批坚守信念、无私为民的人民公仆身上,传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大批勇当前锋、敢于斗争的改革先行者,发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涌现出的无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各行各业的奋斗者、实干家。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时代呼唤。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党所走过的伟大历程告诉我们,越是接近成功越不会一帆风顺,越是充满风险挑战,越要学会从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鄂豫皖苏区之所以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就是因为党的组织始终没有间断,党的活动始终没有停止,党的工作始终没有止步,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党的骨干播撒出中国革命的火种。大别山精神之所以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就是因为大别山区军民革命斗争中锻造出的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精神追求,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精神境界,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精神风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艰辛,我们必须始终不忘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初心使命,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确保正确的前进方向,始终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我们奋斗的不竭动能。

  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把好政治定位,担负使命之为

  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把好政治定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独特优势的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鲜活教材和生动载体。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赋予新的功能定位。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黄冈始终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黄冈籍董必武、陈潭秋、林育南等一批先进分子在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理论逐渐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在武汉、黄冈等地通过创办学校等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大别山区培养大批建党骨干和革命人才。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等指导了这里的建党活动,将星星之火从大别山播撒至全国,源源不断为中国革命输送力量,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黄冈的建党实践为中国革命贡献了开创性经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强化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党建任务。从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到独立展开建党活动,黄冈人民在摸索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与担当,形成中国共产党重要建党基地。发挥黄冈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积极作用,彰显时代价值,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对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具有现实意义。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注入新的精神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黄冈动员革命群众之多,形成革命规模之广,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光辉灿烂的重要篇章。黄冈100万余人参军参战,44万余儿女献出宝贵生命,5.3万余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走出3位党的一大代表、2位国家主席、100位共和国开国将帅。黄冈是工农红军摇篮,建立鄂东军,诞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8支红军部队;湖北农运中心,农协会员76.5万人,占湖北省三分之一;中原抗战支点,成立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新四军江北游击第八大队、新四军第四支队、新四军第五师十四旅等抗日武装,建立鄂东抗日民主根据地、鄂东抗日民主政权;全国解放前锋,中原突围拉开解放战争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渡江战役开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在这诸多重要历史时刻中,黄冈人民始终坚定地紧跟党走,用鲜血和生命凝成革命信仰、革命意志、革命品质,推动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黄冈革命老区精神和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注入新的精神动力,为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把牢政治责任,担当时代之责

  要坚决扛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这一重大政治责任,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统筹规划编制,围绕重要党建基地、大别山精神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内容。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视察大别山区作出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把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内容,列入市战略规划,着力打造全国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区,明确建设目标、实现路径、具体措施,指导推动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黄梅县等地列入县域战略规划,构建市县一体共同建设重要党建基地、大别山精神的工作格局。同时,列入市县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深入挖掘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的红色文化内涵,促进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全域大文旅。围绕“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品牌,把重要党建基地、大别山精神纳入文旅品牌矩阵和“一路三宝”产品供给体系,建设一批重点红色文旅项目,打造红色旅游产业链,推动黄冈市建设成为全国红色旅游体验目的地、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全国影响力的大别山红色旅游中心城市。

  加强研究宣传,把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新载体。对内整合研究力量,以宣传、史志、社科、文旅、党校、社会组织为依托,汇聚市内党史党建研究力量,深化研究阐释,形成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出版黄冈建党人物志、建党历史大事记、建党红色遗址遗迹、建党文化等,争取国家、省级项目支持。开发重要党建基地、大别山精神和红色文化小剧等优秀文艺作品,培育宣传展示演艺于一体的新型传播矩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高质量发展激活力、增动力。对外开放成势出圈,聚合搭建平台,积极推动与上海、嘉兴党的一大纪念地和环大别山以及全国革命老区、武汉都市圈城市协作,建立区域联席会议和专业研究平台,形成一体化工作机制;聚力学术研究,联合举办高规格学术研讨会,联动开展高质量课题研究,大力开展理论阐释、学术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聚成借势宣传,争取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高端智库,中国国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等高端平台支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等高端媒体宣传,推动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走向全国。

  打造特色品牌,以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为牵引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赋能。抢抓国家《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机遇,积极争取中央部委在专项政策、项目资金、学术研究、红色旅游等方面的支持,积极争取省级层面在具体政策、规划编制、专家指导、史料发掘、学术研究和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红色文化旅游项目、红色革命纪念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开展“五个一”载体建设:“一路”,建设多彩旅游路,以红色遗址遗迹为主要实体,以建党基地史实为脉络,构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发展格局;“一园”,建设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纪念园,争取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全国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一馆”,在黄冈市区建设黄冈重要建党基地纪念馆或黄冈革命纪念馆,将其打造成全国重要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院”,建设陈潭秋干部学院,面向全国开展党员干部专题教育培训;“一中心”,建设红色文化中心,打造全国重要党建基地示范区和伟大建党精神研学中心等。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为黄冈建设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重要功能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彰显担当、贡献力量。

作者: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 江明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