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人物研究】转战鄂东的张体学

信息来源:中共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3-10-23 00:00:00浏览量: 【字体:

  张体学(1915-1973),河南光山(今新县)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长征。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中央决定从中央党校和抗日军政大学抽调一批学员,到鄂豫皖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实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原红二十五军交通队长,在“抗大”临近结业的张体学便是其中之一。9月初,他们一行在郑位三的带领下,辗转到达黄安七里坪。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皖中抗日前线。张体学被留下来,担任设在七里坪的四支队后方留守处警卫排任政治指导员。4月,张体学被调任黄冈中心县委军事部长,具体承担筹建抗日武装的任务。在张体学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10月23日,在黄冈北部贾庙山区正式成立了近百人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张体学任队长。11月,鄂东特委副书记万毅率挺进队一部袭击了淋山河日军据点,打响了黄冈敌后抗日第一枪。
  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壮大,到1938年底发展到400多人。为了争取合法存在,解决给养问题,中共鄂豫皖区党委于1939年1月主动与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谈判,确定在保持我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和抗日行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将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改编后,大队长张体学利用“合法”地位,把队伍扩大到700余人。1939年2月,五大队三中队按照张体学“打巧仗”的部署,以突然偷袭的手段,一举摧毁敌宋墙碉堡,歼灭日军一个小队,而自己无一伤亡。接着又收复黄冈方高坪日军驻地。五大队两个中队配合六大队,长途奔袭黄陂李新塆,采用“挖心战术”,直捣伪八军李汉鹏司令部,俘伪旅长以下300余人。
     经过艰苦的斗争,到1939年上半年,五大队已发展到11个中队,其中还有一个机炮中队,加上大队部,共1300余人,步枪1000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八二迫击炮2门。五大队的驻防地,从浠水何家寨、黄冈回龙山、龙王山、芦泗坳到黄安、麻城交界处,绵延200余里。
    “夏家山事件”后,豫鄂挺进纵队建立,鄂东的五、六大队整编为第一团。不久以一团一部组建称独立团,吴林焕任团长,张体学任政委。
     1940年6月中旬,根据豫鄂边区党委指示,以独立团二大队为骨干,编入一部分黄冈地方武装新组建一个独立团东进,开辟鄂皖边抗日根据地。8月8日,张体学政委率新组建的独立团从王家坊出发(团长未到职),东进鄂皖边。他们过巴河,涉浠水,在浠(水)蕲(春)边还击了前来阻击的国民党蕲春县自卫大队,消灭其两个排。尔后又攻打了浠蕲边三角山的三角寺。接着,在蕲春、浠水、广济,以及英山、安徽太湖等山区打游击,并在各地留下了从黄冈带来的干部,帮助当地恢复和重建党组织,建立武装,开创抗日根据地。9月至11月,鄂东反共顽固派集中数千兵力,对鄂皖边抗日武装发动了所谓的“三月围剿”,张体学、刘西尧和新任团长易元鳖针对顽军集中兵力“围剿”,决定分兵游击和发动群众,从而粉碎了顽固派的“围剿”。不久他们胜利会合并回到黄冈根据地休整、补充。这次东进,开辟了包括蕲春、黄梅、英山、浠水、宿松、太湖相连接的鄂皖边山区广阔抗日游击根据地。
      粉碎顽军“三月围剿”后,独立团改编为第九团。张体学任政治委员,易元鳖任团长。1941年3月,张体学和易元鳖再次率领第九团从黄冈东进鄂皖边,经过艰苦的斗争,进一步发展了鄂皖边山区根据地,并在鄂皖边敌后沿江湖区创建了几块根据地,恢复和重建了3个县委和2个工委,建立了8个独立营和广济独立营。4月15日,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在陂安南二房塆宣告成立,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4月27日,张体学率领十四旅四十二团在安徽宿松陈汉沟与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会师,首次沟通了孤悬敌后的新四军五师与新四军兄弟部队的联系。6月,张体学率部返回黄冈根据地。9月,为了策应皖东兄弟部队的反顽作战,发展鄂皖边区的抗日斗争,张体学根据五师首长的指示,率领十四旅四十二团再次东进鄂皖边。10月间,张体学指挥四十二团在黄梅孔垅与日军一个中队相遇,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数十人。接着在广济两路口,给鄂东顽军王丹侯的17纵队以沉重打击。11月初,他又指挥四十一、四十二团反击顽军黄梅自卫队,全歼4个中队。随后,他率部向顽军的腹地大别山挺进,有力配合了新四军二师的反击作战。皖西形势好转后,张体学便率部返回鄂东。
     张体学在率领十四旅保卫鄂东抗日根据地的同时,逐步向鄂南发展,穿梭回旋于长江两岸,机动作战,大量消灭敌人。
     1945年1月,由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历时两个多月的艰苦作战,从延安到达鄂东大悟山,与新四军五师会师。为了保证南下支队胜利渡江,张体学率领十四旅主力作为开路先锋,配合南下支队挺进江南。
      这次南下,张体学是重返故地。他指挥十四旅主力和鄂南地方部队协同南下支队,在鄂南开展了全面痛击日伪军的大反攻。经过几十天的激战,进行了大小战斗130余次,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之后,南下支队继续向湘粤挺进,张体学则率所部留在鄂南纵横驰骋,先后歼灭了暗通日军的马钦武部和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师成渠部,击溃其第三师刘尔顺部,争取伪军袁杰部千余人投诚,收复日伪据点和大小乡镇400余处,建立了13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民兵、自卫队、武工队。至此,从赣北彭泽以西、湖南岳阳以北、长江以南的湘鄂赣地区大部解放,形成了湘鄂赣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