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专题研究·党史上的黄冈粮食之六】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黄冈粮食奋斗史(上)(中)(下)

信息来源:黄冈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5-23 00:00:00浏览量: 【字体:

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黄冈粮食奋斗史(上)


毛主席称赞说:“这个办法好极了!”

档案记录,毛泽东主席在多个场合提到红安干部种试验田。

1957年9月到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农村工作时,黄冈地委第一书记姜一专题介绍了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引起毛泽东主席极大兴趣。他在10月9日的总结讲话中指出:“种试验田的经验,值得普遍推广。”

这是毛主席在党的重要会议上,首次明确表明要普遍推广红安经验。

1957年11月,省委向中央提交报告介绍试验田经验,1958年1月在中央召开的有关会议上,毛泽东说:“湖北省关于种试验田的报告是一个好报告,是一个极重要的文件,我读了两遍,请你们都读一遍。”

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时说:“官是可以做的,但要打掉官气。湖北红安县的领导干部过去就有官气,后来他们改了,穿草鞋到乡下去,农民很欢迎。”


1958年1月31日,毛泽东在《工作方法60条》中,将“普遍推广试验田”列为第18条。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两次提到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问题。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在武汉接见了红安县干部种试验田的代表,称赞说:“这个办法好极了!”

1958年,省委认为试验田的意义在于实现了干部对生产的具体指导,是领导和群众结合的钥匙。中央《关于普遍推行种试验田经验的通知》认为:“种试验田是一种彻底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它可以打掉歪风,使干部真正到群众中间去领导群众。因此,在全国各地区各方面普遍推行种试验田的经验,是完成党的整风任务的基本关键之一。”

在党中央的重视号召下,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至1958年底基本结束。

(来源:2014年5月24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

1959年,浠水、罗田、英山三县组织民工参加白莲河建设,誓将改变灌区靠天吃饭、十年九不收的状况。

蕲春二里湖农业高中师生在稻田薅草。

1960年,黄冈县黄州公社建新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抗旱护苗。

困难有什么可怕

——湖北英山县农业学大寨两年大变样

大别山南麓的英山县,到处是崇山峻岭,怪岩峭壁,每人不到八分耕地。过去,“三日不雨地裂缝,一场大雨土冲光”,农业生产很不稳定。一九七〇年以前的四年,年年吃国家不少统销粮。


现在,登山远眺,只见“水库山上建,渠道盘山转,山垄建梯田,山下开大畈,绿树盖满山,沿河建电站”,好一片锦绣河山!全县百分之七十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人民群众改造了自然,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一九七〇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平均亩产八百一十斤。一九七一年遇到了旱、虫灾害,亩产仍然上升到八百八十二斤。从一九七〇年起,粮食自给有余,林业、牧业和油料、茶叶、药材等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英山县由后进变成先进,是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并与错误路线斗争的结果。

多少年来,英山人民就想改造遍布全县的旧的不合理的灌溉渠系,一直没有实现,现在,人们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全县共完成一千八百四十六万土、石方的工程量。同时,全县还兴修了一百零九座中、小型水泵站,造林二十三万亩,在一万多口山塘和水库里养了大量的鱼苗。

革命在前进,生产在发展。在新的一年里,英山县委决心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伟大教导,领导全县人民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再接再厉,进一步发展农、林、牧、副、渔,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摘编于《人民日报》1972年3月29日第三版)

1972年3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三版报样。


十月生产队全体社员意气风发闹春耕的关键何在?

政策、计划、措施落地生根

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又细又深地做了一系列思想组织工作

今年的生产计划、三包分配方案和技术措施全部落实在群众思想中,是湖北省浠水县十月人民公社十月生产队意气风发大闹春耕的关键所在。最近,这个队的春播底肥已备好76%,其中九百亩早稻田的底肥全部办足,一百一十亩秧田都已三耕三耙。社员们高兴地唱道:“新春犹如二月天,项项活路都提前,计划落实胸有数,做起活来干劲添。”

一开始,有些干部认为放手让群众来订计划,指标会越订越低。但是党支部书记饶兴礼和部分干部都坚持要放手让群众来订计划,认为只有这样,计划才能真正落实。饶兴礼连续走访了小队干部和社员,和他商量怎样制订“三包”方案和确定全年生产计划等,他一边说服干部,一边动员群众,帮助各小队陆续确定了“三包”方案,根据各个小队的“三包”方案,十月队综合制订全队的生产计划。接着,各个小队又讨论出“超包产”计划。指标都超过了生产队的计划指标。社员们对于实现这个计划满怀信心。

生产大计定下来了,收入怎么样,生活安排怎么样呢?十月队按照生产计划,计算出了全队的“一年早知道”,作了分配计划。按照计划,这个队粮食和总收入都将比去年增加,社员的收入也将有很大的增加。生产定了案,收入有了底,社员定了心,人人感到确实有奔头。于是,各个小队掀起了你追我赶超产的竞赛。

(摘编于《人民日报》1961年3月15日第一版)

1961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报样。


【史海钩沉】

1952年5月,湖北出现持续的晴热天气,继而蔓延成数十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殃及55个县,860万亩田地几乎无法种植,受灾人口达600余万人。6月18日,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防旱抗旱的紧急通知》,指出:任何侥幸等雨的思想或满足于塘堰沟渠修得多的麻痹思想都是错误的,各级政府生产办公室从接到指示之日起,一律改为防旱抗旱生产办公室,要加强水利灌溉管理,将以前拨给各专署、县市的抽水机迅速检查检修,使其发挥效能,要广泛深入发动群众,积极设法开辟水源;要充分储备旱粮、种子,保证及时贷放、播种。7月3日和8月10日,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和地委书记、专署专员联席会议,提出救灾就是救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率工作组赴重灾区的抗旱一线,指导抗旱工作。随后,刘子厚率工作组赴孝感专署,聂洪钧率工作组赴荆州专署,张体学率工作组赴黄冈专署,乔明甫率工作组赴襄阳专署。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系列指示精神,在组织抗旱救灾工作中注意发挥群众积极性,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如淘沙挡、找古泉、挖旧井、挑塘泥、挖沟、筑坝、挑水点浇、劳动换工等。红安县提出“先用堰水,再用塘水;先用私塘,再用公塘”等办法,仅在6月就组织了3万多人次、水车4000多台次,用车河水的办法抢救旱田旱地。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73页

遭遇1952年特大旱灾之后,省委、省人民政府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要抗御水旱灾害,特别是要战胜几十年未遇或上百年未遇的特大灾害,必须逐步发展大中型水利设施。1952年12月5日,省委发出《关于当前水利工作的指示》,提出“强调以小型水利为主,但不放弃大、中型水利,当小型水利展开后,再转移主要精力于大、中型水利。”此后,湖北开始兴建一批大规模的山谷水库和灌溉工程。麻城大坳水库承雨面积47.2平方公里,总库容276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8000亩,1952年秋开始勘测设计,1953年3月13日动工,7月7日竣工,是湖北兴建的第一座中型水库,标志着湖北农田水利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76页

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出版。该书收录了湖北省《浠水县望城乡在合作社规划基础上的生产规划》《沔阳县沙岭农业生产合作社在实现包工制以后怎样改进生产队的领导方法》《浠水县鸡鸣区星星农业社第一生产队是怎样实行队内包工的》《襄阳县伙牌乡襄郜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喂养和使用耕牛的经验》《应城县盛滩乡星火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五四年战胜了灾害,合理地进行了分配》5篇典型材料。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181页

饶兴礼是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饶兴礼作为20世纪50年代湖北农村带头办农业合作社、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人物,在6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仍然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坚持劳动,数年如一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把十月大队办成了一个思想上先进、经济上富裕、组织上巩固的大队,并且开始走上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他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对群众是“蜜糖糍粑”;他百折不挠地革新技术,将水田由一季改为两季,将两季改为三季,并夺得“油(菜)稻稻”“麦稻稻”一年三熟三高产;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大自然的主人;他把党的政策当生命,胜利越大越谦逊。饶兴礼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共产党员学习的好榜样。1963年,《湖北日报》对饶兴礼进行了广泛宣传,开设了“学习饶兴礼学习十月大队,人人争五好队队争五好”的专栏,连续发表各地农村干部、党员学习饶兴礼的报道和文章,掀起了学习饶兴礼的热潮。饶兴礼的优秀品质长时期激励着全省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保持劳动人民本色、永葆共产党员本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关心群众的疾苦、时时刻刻以人民利益为重。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364页

在这一时期,省委持续推广浠水建社的经验。浠水县望城乡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于1952年2月25日,是湖北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2年10月1日,省委、省政府通过《湖北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学习饶兴礼,通过互助合作的方法,扶持贫雇农,以贫雇农为基础,团结中农,把农民组织起来,逐步引导农民走向常年的固定的互助合作道路。到1952年10月,全省成立的季节性、临时性互助组达26.22万个,参加的农户达186.1万户,互助合作的农民达734.4万人,接近全省总农户和农业人口的30%。1953年春,省委推广浠水县委发展合作社的经验,要求重视对农民进行深入广泛的思想发动,通过算账对比、讲解总路线等方法,使农民清楚了解合作社的性质、政策、做法与优越性,逐步提高农民的觉悟,达到建社对象个人和全家都能自愿入社的目的;同时要在建社中搞好生产,做到建社、生产两不误。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1949-1978)》第176页

【来源:湖北日报、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黄冈日报全媒体】



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黄冈粮食奋斗史(中)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5月19日,市农业农村局传来消息,预计我市小麦和油菜将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为全年粮食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湖北农业大市、粮食主产区的黄冈,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一直是老区人民的使命担当和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黄冈儿女大力弘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革命老区精神,从战争废墟上起步,在艰辛探索中前行,从饶兴礼创办“湖北第一社”,到红安干部种试验田,从百万干群兴修水利,到万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场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斗唤醒了沉睡的土地,书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丰衣足食”的粮食奋斗诗篇。


1952年,浠水县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村民报名入社。

1964年,英山县草盘地镇岩石岭大队干群一心在山沟沟里开辟良田。

勇立潮头:创办“湖北第一社”,带头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浠水县清泉镇十月村,村名源于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十月革命”。

在十月村史馆,300多幅历史照片记录了饶兴礼带领乡亲投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艰辛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1950年起,中央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等系列文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党的春风吹遍黄冈大地,广大农民分到田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田在人种,事在人为,紧跟党走,大干起来。”1952年2月,在浠水县委领导下,27岁的饶兴礼带领12户农民创办湖北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饶兴礼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饶兴礼组织邻近6个初级社,合并成立湖北省第一个高级合作社,社员达289户。

1956年,十月大队试种双季稻经验在全省推广,打破了长江以北地区不能种双季稻的惯性思维,两季亩产386公斤。

村干部鲁小武自豪地介绍十月村当年的“12项第一”:第一个单季改双季,第一个籼稻改粳稻,第一畈亩产吨粮田,第一个实现农业机械化……还获得全国粮食丰产金奖。

“农业学大寨,大步赶十月。”当年十月大队和山西大寨相互交流学习,比学赶超,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十月人之所以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干劲,源于紧跟党走的信念,源于有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今年79岁的十月村第4任村支书张克难告诉记者,当年改造“瓮坛冲”、整治“脚盆底”,十月人在党员干部带领下,战天斗地,让穷山恶水变成一块块高产良田。

曾任浠水县委书记的王楚平说,饶兴礼办社的意义在于: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他敢于冲破千年藩篱,把分散的小生产者组织起来发展生产,解决了农户单耕独种缺农具、缺耕牛和劳力不足的三大难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探索。

《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二卷)这样评价:饶兴礼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带头办农业合作社、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模范人物。

一花引来百花开。史料记载,至1956年,黄冈地区共发展各类互助组920个,新建农业生产合作社846个,全区粮食总产1419900吨,比1949年增长52%。


1965年8月,黄冈县禹王公社近6000亩早稻获得丰收。这是星火大队的社员正在收打早稻,力争颗粒归仓。

罗田县大河岸公社雷家湾村喜卖公粮。

敢为人先:干部下乡种试验田名扬全国

红安县档案馆珍藏着干部下乡种试验田的档案560多卷(件)、照片780多张,其中一张照片的注释为:195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东湖宾馆听取干部种试验田情况汇报。发言者是时任红安县委第一书记程鹏。

“那时我是红安县委办公室干事,记得县委办公室都搬到重点乡镇去了。”今年92岁的红安县退休干部徐觉先,干了一辈子“三农”工作,对60多年前那段奋斗岁月记忆犹新。

1956年,红安实行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增产,部分党员干部滋长了麻痹松劲情绪,有的机关干部下乡“人在乡里,心在城里”。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为此,红安县委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八届二中全会精神,防止干部脱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决定精简上层、下放干部。

1957年3月花生播种时,程鹏和技术员祝翼宏、有经验的老农民秦老五,摸索到一条领导干部亲自动手种试验田的办法。

“当时,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市区均派人前来考察学习。”徐觉先回忆说,这种方法的根本是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三者结合。比如,程鹏选择了一块花生地作为试验田,当时播种花生习惯下一粒或两粒花生米,技术干部主张下三粒。程鹏和大家商量后,决定下三粒花生米试一试,结果成功,花生苗长势良好。

从试验田花生的播种到收获,程鹏全程参加,以点带面,红安县掀起了干部种试验田的热潮。彼时,红安县18个县委委员,有14人种了试验田;766名区乡干部,有519人种了试验田。秋收时,全县社社增产、样样丰收,1957年粮棉单产量平均超过400公斤。

档案记载,毛泽东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过红安干部种试验田。1958年12月7日,毛主席在武昌接见红安种试验田的干部代表,勉励红安的共产党人:“过去的黄麻起义很出名,近两年红安干部种试验田又很出名。”“你们要继续努力,保持红安永远红。”

“这片田地就是当年的试验田。”站在一片正在收割的油菜地旁,红安县杏花乡五丰岗社区党总支书记秦胜利说,五丰就是五谷丰登之意,保持红安永远红,成为一代代红安干部的奋斗目标。

不仅在红安,彼时黄冈掀起了干部种试验田的热潮:改变耕作制度,单季改双季再改三季,改进耕作方法,推广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广大农民夺取粮食大丰收的愿望日益强烈。

史料显示,全区8000多个农业社,增产社占92%以上,195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3.5亿公斤,比1952年增产48.32%,棉花、油料、蚕茧等产量均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9年,红安县干部、农民、技术员“三结合”种试验田,推广新技术。

麻城福田河公社六大队誓把沙丘变良田,这是社员在挑沙填土。

一心向党:节衣缩食踊跃交售“爱国粮”

在麻城市档案馆,珍藏着数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粮票,票面写着:半市斤、一市斤、五市斤;全国通用粮票、湖北省通用粮票、麻城县通用粮票。

一张粮票,定格了一段时光。

1953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迅速展开,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农产品需求大幅增长。当年10月,党中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对城市居民实行计划供应,通过统购统销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农业为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物资积累。

在黄冈几家档案馆里,与粮票一道珍藏的还有许多“交售爱国粮”照片。

“每当丰收季节,我市各个粮站都会上演一幕幕农民排队喜交粮食的壮观场景。”今年94岁的黄州区粮食系统离休干部陈世礼说,交售爱国粮前,人们都会把粮食用筛子过一遍,尽力交干净的好粮。

1950年9月,浠水县在全地区率先完成2800万公斤粮食秋征任务,到国庆节前超额完成30万公斤。

1951年4月,英山县制定了“增产计划”和“爱国公约”,在全县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要求每个农户增产粮食25至50公斤,将增产节约的粮食捐献出来,支持抗美援朝战争。

红安县档案馆馆长辛向阳介绍,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红安人民勒紧裤带,为全国提供1.3亿公斤粮食。得知国家粮食紧张,尽管红安有不少群众挨饿,但300多名红安人民代表还是一致赞同,再交500万公斤粮食。

艰苦奋斗带来农业连年丰收,黄冈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1957年,全区征购粮食2.65亿公斤,平均每户农民售粮300公斤,交售棉花1714万公斤、植物食用油1388万公斤,有力支援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为什么能节衣缩食,甘于奉献?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保障大国仓禀实、社稷民心安?

“因为紧跟党走的信念,因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市史志研究中心主任江明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黄冈粮食奋斗史,是中国粮食发展史的有力见证,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生动诠释。

【感悟】

我编著《饶兴礼办社记》前后四年时间,编著过程深受教育,他身上“四不离”精神令我终身受益:不离学习,始终信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不离群众,坚持与群众风雨同行,遇事听得进社员的意见;不离土地,挑起粪桶下地,卷起裤腿耕田;不离科学,尊重科技、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浠水县政协研究室主任 刘卫国

当年红安干部种试验田是一种彻底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方法。作为著名革命老区、第一将军县红安,五丰岗社区又是当年干部种试验田的原始地,我们要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坚持走群众路线,牢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为社区百姓幸福努力奋斗。

——红安县杏花乡五丰岗社区党总支书记 秦胜利

今天,当我们走进超市等自贸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米、面、油以及各式各样的食品时;当我们自由自在购买所挑选的满意食品时,人们生活不仅是能吃饱、吃好,而且是吃健康。这种巨变是我们的党领导下的巨变,是我们的党始终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人民,通过不懈奋斗带来的巨变。我们不仅为这巨变而感到无比的自豪,还要深入了解“粮食”的历史、记住历史!激励我们一代代人为更好地建设祖国,为满足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懈奋斗!

——麻城市档案馆副馆长 张正耀


敢教日月换新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黄冈粮食奋斗史(下)

麦子黄,油菜熟,秧苗青。5月的黄冈乡村,迎来一年首季的丰收与喜悦。

“这片田地都是当年开荒出来的。”站在村后机耕路上,看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稻田,浠水县汪岗镇前进村80岁的陈华章感慨万千。

“晴上三天地冒烟,下雨三天遍地淹。”这是当年前进村的真实写照。丢儿湖、哭儿树等地名,折射的是解放前穷苦百姓的悲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为吃饱肚子,时任前进大队党支部书记邱宏祁带领乡亲们自力更生,奋战6个秋冬,改山改水改路,扩大种粮面积300多亩,1970年又选育出“前农一号”晚稻良种推广种植,使粮食平均亩产连续十年超过1000公斤,成为当时全省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像前进大队一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党领导下,黄冈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生产积极性高涨。黄冈大地到处呈现一派战天斗地的火热生产场景。



1964年, 英山县草盘地镇岩河岭大队干群开挖月行山、治理大弯钩。

A  万块石头一条岸 万担泥土一亩田

山路弯弯,记者驱车来到海拔900多米的英山县草盘地镇岩河岭村。

50多年前,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铺开。敢与“乱石深沟斗笠丘”的恶劣环境抗争的英山县红花公社岩河岭大队,成为闻名全国的农业先进典型。

站在岩河岭水库大坝上,俯瞰石头砌成的层层梯田,顿感雄伟壮观,“万块石头一条岸、万担泥土一亩田”的标语依稀可见。很难想象,50多年前,人们如何肩挑背扛,用一块块石头建出大寨田。

现任岩河岭村党支部书记程世友说,岩河岭以前是“斗笠丘,鸡肠田”,1964年前仅有200多亩水田、几十亩旱地,“粮食亩产仅四五百斤,每年吃国家供应粮三四万斤。”

1964年起,响应党中央“农业学大寨”号召,岩河岭大队党支部书记段昭想带领群众以愚公移山精神,在山沟沟里开辟良田。

削平葫芦咀、开挖月行山、治理大弯沟……岩河岭村部的大寨文化纪念馆记录了这段历史:岩石岭大队以山西大寨为榜样,十年间削平了13个山头、改修了13条河道、垒砌了250道石岸,修建了一座30万立方米水库、开挖了十华里盘山渠道,全村水田面积由230亩扩大到403亩,旱地由77亩扩大到227亩,粮食产量年年大幅增长……

顶逆流、战恶浪,岩河岭大队涌现出很多艰苦奋斗的典型。老党员杜玉兰在1969年洪水期间,不顾生命危险整夜用门板抵挡洪水。她不仅和丈夫没日没夜干,还将15岁的大女儿程菊香送到铁姑娘队、二女儿程子芳送到石匠队……

记者来到杜玉兰家时,她正扛着锄头从菜园里回来。92岁的杜玉兰耳聪目明,提起50多年前战天斗地的劳动生产,老人眼里放光。她说:“解放前我讨过饭、打过长工,解放后有共产党撑腰,有田种,有饭吃,什么困难我都不怕,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冈流传着“远学大寨、近学岩河岭,赶十月、超前进”的佳话。

来到浠水县汪岗镇前进村群众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农民赶牛拉犁耕田的铜像,镌刻着前进村干部群众奋斗的足迹。

村史馆里,一幅幅珍贵的黑白照片,一张张发黄的报纸,记录了当年战天斗地的场景和时代荣光。

照片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围坐在当年的木桌前,80岁的陈华章、61岁的邱松涛、69岁的邱东华忆起当年岁月稠:

“中南六省来参观的小汽车排了几公里,齐腰高的水桶每天要烧两大桶水接待来学习的客人。”

“成绩不是等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陈华章老人说,当年探索“三熟三高产”,但两季水稻加小麦,自然生长需要400多天,而一年只有365天,怎么办?他们探索出“五个补持”的新方法:精耕细作补持、以肥补持、巧管补持、以水补持、以药补持。社员们起早摸黑,把两天的活儿一天干完,田地的边边角角都种上粮食。

这片土地上人们惜地如金的传统延续至今。现在,全村870余亩稻田,没有一处抛荒,苍翠欲滴的秧苗长势喜人。

现任前进村党支部书记熊武谋说,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直在传承,我们要把田种好,以第一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尽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浠水县汪岗镇前进大队粮食喜获丰收。


1959年,万千干群建设白莲河水库。

B  万千干群兴修水利 赢得万畴五谷丰

在浠水、罗田、英山三县交界处,一潭碧水波光粼粼。这是我省第三大水库、“鄂东第一人工水库”——白莲河水库。

白莲河水库没建之前,该流域内浠水、罗田、英山三县水旱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甚,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每遇大旱,沙洲外露,田地龟裂,荡然无收。

黄冈南临长江,境内六水并流,洪涝灾害频发。1947年和1948年黄冈连续遭受水灾,沿江湖区大面积农田减产绝收;1954年,面对长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黄冈全民皆兵、日夜奋战,迎战五次洪峰,开展抗洪抢险,灾后重建。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群众重整山河、改天换地,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

1958年起,党带领浠水、罗田、英山等地人民,历时3年修建白莲河水库。其控制流域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库容近12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等功能。

这是一座靠奋斗精神筑起的丰碑。采访当年水库的设计者、老领导、民工等建设者,记者深深感受到那战天斗地的豪情——

十万建设大军,自带米菜,蜗居茅棚,迎着冰雪出,冒着酷暑干,伴着星辰归。工地上的钎锤声、打夯声、车轱声、炸石声震天动地。

“建设者们就是凭着一股激情如火的冲天干劲,搬掉一个个山头,凿开一处处隧道, 筑起一层层坝基,挖掘一条条渠道,用血泪与汗水凝成白莲河水电枢纽工程。” 《大地丰碑——白莲河水电枢纽工程建设纪实》主编汪德富说,如今,流域内几十万顷良田和近百万人口受其眷顾,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过去“十年九不收”的状况,赢得万畴五谷丰。

治水兴水,兴利除弊。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凭借原始人力,黄冈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市水利志记载:从1953年兴建麻城大坳、红安马安山水库开始,至1959年,全区共动工兴建79处水库。经过上世纪60年代初的成龙配套,全面改写黄冈粮食生产条件,全区粮食亩均年产量由1955年的200公斤增加到1975年的400公斤以上。

C  万千知青上山下乡 向荒湖进军要粮

湖北最早太阳升起的地方——龙感湖管理区,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一片绿色的海洋。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还是一片茫茫的水泽,蒿草葳蕤,荷菱丛生,钉螺密布……

1954年春,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农业发展纲要》提出,“向荒湖进军,大力发展国营农场”。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1956年,龙感湖这片被遗忘的水乡泽国,迎来新中国的第一批拓荒者——来自武汉、上海等地近2000名知识青年。

“当时住的是茅棚,水里有血吸虫,虽然艰苦,但我们干劲都很足。”采访80多岁的胡志方、宋君平等仍留在龙感湖的老知青时,老人们的思绪回到60多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建场初期,农场田多劳力少。挑堤开沟、犁田整地够男劳力忙乎,割谷、插秧、捡棉花‘三弯腰’农活全是我们妇女做。”

“当年不像现在实行水稻直播,飞机打药,机械收割,那时的活计全靠人做。插了早稻插中稻,插了中稻插晚稻,插秧要插到8月,割谷要割到腊月。一年四季浸泡在水田里,指甲都烂掉了,皮肤都浸腐了。”

龙感湖副县级干部李言水感叹道:龙感湖百里长堤,14万亩良田、8000亩水面,是成千上万知青、农垦战士改造旧河山的战果。

在武穴市万丈湖农场知青文化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展现了万丈湖农场通过知青的努力,从无到有、从河滩变良田、从荒山变绿洲的历程,2.3万亩田地喜看稻菽千重浪。

史料显示,至1970年底,黄冈全地区有7.65万名知识青年奔赴农村“插队落户”,向荒湖进军。

黄州南湖农场、蕲春八里湖农场、黄梅张湖农场……万千知青上山下乡,在荒湖中崛起的一座座国营农场,如今都是粮食主产区,成为黄冈“鄂东粮仓”的重要基地。

1978年夏,黄梅县80多万亩农作物面临干旱。全县干群引江水、抽湖水、提库水,抗大旱,誓夺粮食大丰收。

1960年,一批知青在武穴万丈湖国营农场稻田劳作。

1963年,龙感湖国营农场知青插秧。


【讲述】

前进村人的精神

讲述者:陈华章,80岁,浠水县汪岗镇前进村人

“晴上三天地冒烟,下雨三天遍地淹”,60多年前,浠水县汪岗镇前进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穷苦百姓吃不饱肚子。

穷则思变。当时的前进大队党支部书记邱宏祁从没进过学堂门,斗大的字不认得,他任支书后,拜大队的会计为师。晚上别人睡觉休息,他找会计教他识字。邱宏祁不仅自己学,还在村里办起了扫盲班,组织村民学文化,还选派青年干部到山西大寨村、本县十月村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多次邀请专家教授来村传授科技种粮知识。通过学习,不少村民成了种田能手,先后有100余人被选送到黄石、鄂州等地当技术员。

“比学”的同时“比干”。前进村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辟了1500米长的渠道贯穿全村,把白莲河水库的水引进了前进村,并在巴水河畔修筑了2000米长的拦洪坝,建起了电动排灌站。解决了水害难题,村党支部又发出倡议,向低荒湖进军,全村村民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奋战六个秋冬,推走了三座大山,扩大种粮面积300多亩,把丢儿湖变成了大寨垅、水洲畈成了争光畈,何家潭改成了油稻园,探索出“麦稻稻”“油稻稻”“三熟三高产”的种植模式,使粮食平均亩产连续十年超过2000斤,成为当时全省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1979年,邱宏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在新时期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前进村人用“比学比干”的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全村没有抛荒田,农旅融合搞得红红火火。


一座战天斗地的精神丰碑

讲述者:高昆,85岁,时任白莲河水电工程指挥部政治部宣传组长

建设白莲河工程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建设过程的艰苦,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拦河大坝是内用粘土芯,外用山皮土外壳的坝体,对坝芯要求特高。为了修坝芯墙,在两条围堰中运走14米深的覆盖层。清理覆盖层必须要排围堰的渗水,要求是“沙随水下,水下沙完”。当时冰天雪地,滴水成冰,民工们在河里淘沙,又从10米坡度肩挑河沙。事后获知,凡参加清基抽槽的人都患有风湿病,致残者很多。

在白莲河水库峡谷里,高峰时容纳10万人之众进行开天辟地的施工,组织有理有条,干部的作风是关键。

清基抽槽时,十多台抽水机,每台机子必须要一人潜入水下排流沙。时值冰天雪地,民工排队下水。每人在水下只能工作一两个小时再换班。兰溪民工团长南震将出水的民工抱住,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用大衣裹在一起。就是这样的干群关系,让人感动。清基抽槽是争分夺秒,稍停就会前功尽弃。团陂民工团长柴茂林住的茅草棚,我看到床铺被雨水浇湿发霉了,他也没发现。他说:“我每次都倒床就睡着了,没顾及到床垫已发霉了。”黄冈地委书记处书记易鹏兼任白莲河工程指挥部党委书记,在那时,他经常带我在晚12时到工地劳动,他上土,我挑。到天亮放工,又回到办公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