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专题研究·党史上的黄冈粮食之九】喜看稻菽千重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黄冈粮食改革史之三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7 00:00:00浏览量: 【字体:


(麻城市桃林河村。 罗学珊 摄)

粮食颗粒归仓,稻田青绿苍翠。时下的黄冈,到处呈现一派夏收夏种的繁忙景象。

连日来,在麻城市铁门岗乡兴隆寺村,10多台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一块块稻田插满青翠的秧苗。像这样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现场,全乡有40多处。

素有“鄂东粮仓”之称的铁门岗乡,耕地面积达13.8万亩,其中水田10.5万亩。近20年来,年产粮食连续保持在5000万公斤左右,优质粮棉油产量稳居鄂东各乡镇之首。

铁门岗乡种粮大户彭永忠说:“我种了一辈子粮食,窍门就是袁隆平院士说的四个词:良种、良法、良田、良态。”


1998年,农民“抢”科技。(尹文先 摄

黄冈种子 天下用

青山莽莽,河水清清。在罗田县河铺镇1200亩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村民们正在稻田里来回忙碌,手起苗落,株株翠绿的秧苗笔直成行。

这里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的家乡。

朱英国培育的红莲型杂交水稻与袁隆平培育的野败型杂交水稻并称为“东方魔稻”,是我国杂交水稻重要的遗传资源,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5亿亩。

“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借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的春风,与国家在项目、资金上的支持分不开。”朱英国院士生前常说。

朱仁山教授是朱英国院士的侄子及弟子,为完成朱英国院士回报家乡的遗愿,在罗田建设红莲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立志“黄冈种,天下用”。他说,朱英国团队当年育种的繁琐不亚于绣花:蹲在稻丛间,小心翼翼地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为了抢时间,一套固定程序每天得做上百个。几十年来,候鸟之旅是常态,团队春夏跑湖北仙桃,秋到广西南宁,冬到海南岛;早晨一身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身盐水。碰到试验紧要的时候,干脆把床铺搬到田边。

“先生把一生献给了国家的粮食生产,留下的不仅是‘红莲’,还有为天下苍生终生奋斗的大爱情怀和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朱仁山动情地说。

种子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在黄冈改革开放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育种人躬耕稻田,培育出众多优秀品种,一批又一批农业工作者致力于推广新优品种,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黄冈贡献”。

武穴市四望镇饶文科村农民饶水佳,1985年迷上农作物良种繁育。1992年与中国农科院研究员陈建三建立合作关系,开始进行无融合生殖杂交稻育种试验,成功培育出无融合生殖杂交稻“固优4号”。经中国水稻研究所鉴定,米质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一级标准。其后扩繁试点,在全国200多个县市大面积推广。1996年,饶水佳被原国家科委授予“全国技术市场奖”。

在市农科院试验基地,绿油油的秧苗沐浴着阳光,茁壮生长。与普通稻田不同,这里的秧苗被划分为地砖一般大小,每一小块地里插着标牌,写着不同的系列号。皮肤黝黑的育种人忙碌其间,看上去跟一般农民没有两样。

市农科院负责人介绍,改革开放以来,该院培育稻、麦、棉等新品种数十个,累计推广3.5亿多亩,创造经济效益150亿元以上。


黄冈市农科院以副院长周强为领头人的水稻育种创新团队,主持选育了18个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审定。

黄冈经验 各地学

稻田作“画布”,秧苗作“颜料”。在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再生稻示范基地,几名妇女正在人工拉线,间插彩色的秧苗。等到成熟时节,稻田里将出现“喜迎二十大”字样,呈现出彩色画卷。

“2013年以来,先后有10名院士来蕲春考察再生稻生产示范情况。”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原副局长方锡文的语气颇为自豪。

历史上,黄冈自古就有蓄留再生稻习惯,俗称“禾生”“谷儿”。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赤东镇酒铺村等地农户自发选用“汕优63”“马协63”等杂交稻作再生稻种植,但不成规模。

从2004年开始,蕲春县组织技术人员从品种、播期、密度、施肥、管水、植保等方面入手,开展再生稻技术攻关。到2008年,该县总结形成了“蕲春县再生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规程”,2009年至2010年又在县原种场开展“再生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百亩攻关”示范,实现“一种两收,亩产过吨”。

“再生稻种植具有省种、省工、省时、省水、省肥、省药、投入产出率高、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高等‘六省三高’特点,颇受农民欢迎。”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科介绍,目前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左右,占全省的70%以上。“黄冈市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2014-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粮食生产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涉及品种,良技良法配套也很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黄冈人不断探索——

1993年,黄梅县农业系统年青干部黎青从华南农大伍时照教授香稻材料变异株中选出,经过四年株行圃、株系圃远育,培育出了黄梅天然香稻品种,并总结了一套保优高产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种植,全县水稻90%达到国家优质稻标准,居全省县市之冠。1999年,黄梅香稻生产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以68号文件转发向全省推广。

在浠水县,原汪岗公社前进大队摸索水田三熟三高产技术,种两季水稻和一季小麦。61岁的邱松涛、69岁的邱东华回忆:“中南六省来参观的小汽车排了几公里,齐腰高的水桶每天要烧两大桶水接待来学习的客人。”

在武穴市,当时的广济县陈德云大队探索水田三熟制油菜高产经验,1978年起在全黄冈推广,扭转了黄冈油料生产21年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南方各省先后来广济县参观水田油菜生产达2.7万人次,农业部授予广济县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典型县。

2012年的黄冈市农业年鉴记录,全市农业实用技术到户率达到90%以上,到田率达到85%以上,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达60%以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与之对应的是,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31.2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31.4%,连续8年稳定在27.5亿公斤以上,人均占有粮食从1978年的206.5公斤上升到2012年的417公斤,增加50%。


黄冈库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粮食生产。

“八七”扶贫 全国“一面旗帜”

市档案馆存放着一份泛黄的资料:199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在扶贫开发中向黄冈学习的决定》。当年,黄冈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取得的成绩,被国务院扶贫办树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一面旗帜”。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中组部、财政部在黄冈举办了3期全国贫困地区县级干部培训班。

市史志研究中心介绍,“八七”的含义是:对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从1994年到2000年)基本解决。

“黄冈粮食生产的发展,较好解决了本地区人口温饱问题,成为全国扶贫开发一面旗帜的关键。”

让人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轰轰烈烈的 “万人千团百项”活动和“三放活”政策。

1997年,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万人千团百项”活动,即组织一万名科技工作者,成立一千个科技工作团,重点推广100项实用技术。黄冈市科委选编了100项重点成果,汇编成册,市政府办向全市发布,推广应用。各县市区普遍建立和完善三级科技推广体系,科技服务组织遍布城乡。长年的科技灌输和科技熏陶,使8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掌握了一至二项实用技术,基本上做到了一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市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放活科技人员、放活富余干部、放活生产要素”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山水资源开发。1997年后,走出机关到农村办基地、办企业的机关人员和科技人员达4000多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歌曲,回荡在黄冈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改革开放农村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也道出黄冈干部群众躬耕田野、昂扬向上的心声。


【讲述】

芝麻开花节节高

1978年至1993年,我在市农业农村粮油科工作,见证改革开放以来,黄冈粮食生产走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高产创建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高产为目标,推广中稻691、桂朝2号等良种,推广地膜保温育秧、小麦深沟满覆播种栽培等技术。同时,农民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见缝插针都种上粮食,粮食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千方百计提高产量。

第二个阶段是产量和质量并重阶段。从1983年到80年代末期,普及推广杂交水稻,开展粮食生产的技术改革。当时进行杂交水稻育秧改革,推广两段育秧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和复合肥的应用。三熟三高产创建如火如荼,浠水县汪岗前进大队是全省三熟三高产的示范点,亩产一吨半,全国有名。这个阶段,黄冈粮食生产迅猛发展,粮食种植面积突破800万亩,粮食产量超过60亿斤,为全省最高。

第三个阶段是质量、效益提高阶段。推广的水稻品种以长粒型为主,规模化经营比例在扩大,主体经营负责人年轻化,推广清简化栽培机械化操作水平和植保水平迅速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春风吹动下,在包产到户措施的激励下,农业大市黄冈迎来勃勃生机,粮食生产芝麻开花节节高。

(讲述者:王雄生 黄冈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

【记者手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沈红星

在采访中,从沿江县市到大别山区,从60多岁的种田老把式到80后种田新农人,新品种、新方法、新模式是他们的口头禅。

在采访中,我们一直在追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黄冈为什么能培育出珍米、香米等优质品种?为什么能在再生稻、三熟三高产技术上走在前列?为什么能走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朱英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种粮大户?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又一个生动故事,告诉我们,源于黄冈人勇于创新的基因,不胜不休的信念。黄冈的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造中国粮食奇迹的正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