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专题研究·党史上的黄冈粮食之十三】稻花香里说丰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之三

信息来源:黄冈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7-04 00:00:00浏览量: 【字体: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22日在吉林考察时强调

稻花香里说丰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③

(黄冈市农科院水稻育种创新团队在育种示范试验基地查看稻谷长势。  蒋艳艳 摄)


远看,宽阔的田野里插秧机在飞快作业;近看,驾驶座上竟无人操作。

今年4月,浠水县陈庙河流域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无人插秧机作业完成“首秀”。湖北禾溢园家庭农场建设的我市首家“无人农场”,通过物联网、北斗导航等技术加持,不仅可实现粮食生产无人化,还将助力智慧农业升级。

湖北禾溢园家庭农场主黄金安流转6300亩稻田,8年来,从生态化种植到智慧化种植,再到无人化种植,演绎了一场触摸未来的科技之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要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放眼黄冈广袤田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技配套,农业与科技正在深度融合,“藏粮于技”正在释放磅礴力量。

良种:黄冈造农业“芯片”产出好粮食

鄂早18、广两优15、金优38……走进市农科院梅家墩基地成果展览厅,该院水稻育种创新团队选育的水稻新品琳琅满目。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考察时指出,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加倍努力培育高产优质品种。”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周强说。历经18年攻关,去年11月,他参与完成的“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系列成果在长江中游稻区累计应用6026万亩,打造“康宏二度梅”等稻米品牌,新增经济效益90.39亿元。

近10年,市农科院自主选育并审定稻、麦、棉等新品种数十个,累计推广3.5亿多亩,创造经济效益150亿元以上。其中,鄂早11、金优38等成为我省连续多年的主推品种。

为守住农业“芯片”,位于黄梅县的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从2005年开始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选育出的“隆华丝苗”“隆稻3号”品种通过审定,去年推广后,成为农民钟爱的“金种子”。

好种子落户田间。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应龙介绍,“隆稻3号”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广适强等特点。区试平均亩产1326.46斤,比对照增产9.73%;出米率高,为标准二级优质米;植株矮,抗倒伏能力强;可作中稻、一季晚(油茬、麦茬、虾稻)和再生稻。去年推广以来,已在湖北、江西、安徽、河南、湖南5省推广面积45万亩。

团风县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湖北省金锣港国家级原种场,是我省最大专业化种子生产、加工、冷藏基地。在这里,每年开展13组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同时还承担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

该中心偌大的冷藏库里,存放着“嘉优948”等种子30万公斤。“当自然灾害发生时,这些种子都会派上用场。2020年汛期,浠水陈庙河3万多亩稻田被淹,从这里调去了5万多公斤种子。”团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雷爱民说。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黄冈造农业“芯片”产出好粮食。

(黄冈国家优质稻试验示范基地一角。  余涛 摄)

良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

“一片水稻、一沟龙虾,一田双收、一水两养。”6月25日,走进龙感湖管理区洋湖高效种养基地,成片稻虾田波光粼粼,秧苗青青。

“今年卖龙虾每亩纯收入有5000多元,加上预计中稻亩产1500斤左右,每亩比之前的稻麦连作可增收5000元左右。”洋湖办事处新圩生产队种粮大户陈江亚在龙感湖和黄梅有虾稻连作稻田共300多亩,他说这是一种“种有机稻、养生态虾”的种养模式,实现了粮渔双赢、生态环保。

据介绍,龙感湖管理区从2015年开始探索“虾稻连作”模式,全区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由不到3000亩增至6万多亩,有虾稻专业经济合作社16个、家庭农场504户,吸纳2万余人就业,构建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成为千家万户的“聚宝盆”。

“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习近平总书记为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方向。

2018年,市农科院成功探索出“稻蛙鳅鱼”立体高效种养新模式,正在推广。

在团风县回龙山镇梅家墩村300多亩稻蛙鳅鱼示范基地,中稻长势喜人。“7月份,蛙、鳅、鱼陆续上市,9月中旬收割稻子,10月后种大球盖菇,实现一田五收,亩产2万多元。这是科技的力量。”基地负责人曹健说,基地生产的是有机稻,打造出的“黄鼎大米”每斤售价10元,在江浙一带供不应求。

2021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黄见良来基地测产时评价说,黄冈“稻蛙鳅鱼”立体高效种养新模式,成功构建了“蛙吃虫、鱼吃草、鳅清沟、稻遮荫”互为供给的生态系统,实现了稻田增值、农民增收、绿色环保,值得大面积推广。

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黄冈探索“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在田野孕育着新丰收。

蕲春县赤东镇酒铺村,被华中农业大学著名专家傅廷栋院士称为“中国再生稻第一村”。在这里,从2011年开始创办标准化再生稻生产示范千亩基地,先后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等9位院士,亲临此地考察和研讨再生稻产业发展。

如今,酒铺村95%的耕地面积标准化种植再生稻,带动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左右,已连续7年实现“一种两收”大面积亩产过吨粮的持续高产纪录。

“黄冈市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得2014至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为全省乃至全国再生稻发展创造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良技: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6月的骄阳,照耀在武穴市花桥镇下彭村优质再生稻试验示范培训基地。华中农业大学任孝俭博士等专家,在田间指导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武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钢说,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鄂东南试验站在武穴市成立,推行“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园区+经营主体+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农科教模式,开展水稻试验示范、高产创建及专题研究,推动武穴连续多年双季稻、一季晚稻、再生稻亩产量居湖北省前列。

科技力量正在彰显。武穴市绿康再生稻产销专业合作社优质再生稻订单面积超过1万亩,订单价格比市场价格多0.8-1元/公斤,带动300余户农户户平增收3000元以上,极大提高了种粮综合效益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从沿江县市,到大别山麓,全市10个县市区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借智借力,推行良技良法。

良田配良技,增产又增效。我市实施院士专家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推广农业主推技术15项,印发各类防灾减灾技术指导意见23个;深化“科技特派员+”行动,田间地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线上线下,专题大讲座、专家大连线,培养了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种粮大户。

截至目前,全市科技特派员共实施农业科技项目192项,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市水稻优良品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实现稳粮与增效双赢。

“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深入粮农心。”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干部周海亮介绍,近年来,我市在粮食病虫测报、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重点工作上,不断探索引进新技术、新模式。

数字化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正在推广:采用自动诱集测报灯、螟虫透视仪等先进植保实用技术监测主要病虫发生动态。蕲春县、英山县被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认定为全国第一批绿色防控示范县。

科技赋能,粮食丰收更有底气。春耕秋播一线,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新品种、新农艺不断落地,广袤田畴平田整地用上北斗导航,打药施肥用上无人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成了种田种地的好帮手。

目前,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割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2%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分别下降1.73%、2.87%,为粮食丰产丰收插上科技翅膀。


【讲述】

科技赋能“新稻路”

黄冈农科院作为湖北省重点农业科研单位之一、黄冈市唯一的一家农业科研单位,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市场与水稻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开展科技攻关,在粮食作物育种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有力支撑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水稻育种方面,走在全省市州前列。近10年,我院自主选育并审定水稻新品种23个,特别是参加的“长江中游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鄂早18是我省早稻优质米质品种选育的突破;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广两优15”,成为农民钟爱的金种子;“金优38”成为我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双季晚籼杂新品种,被引进到非洲多个国家;“节优804”成为我省通过审定的第一个节水耐旱稻;“四特”晚稻系列新组合,具有特早熟、特高产、特优质和抗性特好的特点……10年来,我院选育的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余亩,创造经济效益40多亿元。

在水稻种植模式上,实现了绿色高效。近年来,我院发挥职能优势,做足“水稻+”文章,成功探索出“稻渔立体种养”“稻菌轮作”等稻田综合种养高效模式,一亩稻田兼容多种产业,亩收过万元,实现了粮食安全、生态与经济三赢。目前,稻蛙鳅鱼、稻澳洲蓝虾等模式在团风、龙感湖、安微等地推广;稻菌轮作模式,在黄梅、罗田、武穴、团风与8家企业、合作社示范种植数百亩……新模式实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对推动农民增收,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技服务方面,扎实推进农业科技“五五”工程。每年集成示范5项农业先进实用科技成果;推广2项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帮扶2个农业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助力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组建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11个县市区30多个村,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对接40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助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讲述者:涂军明 黄冈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记者手记】

藏粮于技的黄冈探索

记者 沈红星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

落实“藏粮于技”,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在水稻种子选育、种植新模式推广、绿色统防统治上,缘何走在前列?黄冈藏粮于技的密码何在?

无中生有,借智登高。我市借力背靠武汉科教大都市,持续推进市校合作,与全国400多所高校合作,与巨人牵手,借智发展。武穴市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已达22年,双方共同承担完成了“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主产区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创新与示范推广等项目50多项,一批成果转化成粮食高产高效。湖北隆华种业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17年,久久为功,选育出适应本地的“隆华丝苗”“隆稻3号”种子,孕育新的希望。

自立自强,勇攀高峰。优质稻品种被选出后,还需要开展多年、多点、多地的生态测试,定型的品种再经过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最后通过审定的品种才能在全国进行推广种植。“选育一个好的品种(水稻),往往需要10-15年。”这是黄冈农科院水稻育种团队在采访中不断重复的一句话。增强科创板“硬科技”,需坐得住“冷板凳”。黄冈农科院一代又一代水稻创新团队,克服条件艰苦、资金不足等困难,自立自强,接力攻关,选育出23个水稻新品种,让黄冈种,天下种。

闯劲拼劲,落地有声。全市有379名科技人才与农户或基层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技推广、技术培训等方式,把实验室搬到地头,把论文写在田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新品种、新农艺落地生根,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打通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