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黄冈史志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史编研

【专题研究·党史上的黄冈粮食之十四】躬耕陇亩赋新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之四

信息来源:黄冈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2-07-04 00:00:00浏览量: 【字体:

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农业专家,也要靠广大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把种粮大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

躬耕陇亩赋新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黄冈粮食④

(谦益农业有一群80、90后、00后新农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大高校,是生态农业的新生力量。  明攀 摄)


在黄冈1.7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专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

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不拘泥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传统农业玩出新花样;

他们都很年轻,朝气蓬勃。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新农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一批批新农人扎根农村、深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我市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变革种田理念——让粮食增产,与自然共生

夏风拂过稻田,吹得谷穗随风摇曳。

黄金安站在地头,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心里想着事:现在稻子都灌浆了,今年雨水较往年多,成熟期估计会晚几天。

8年前,黄金安返乡创立浠水县禾溢园农场。如今,农场在浠水县4个乡镇11个村流转土地6300亩,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粮食3万余亩。

黄金安从原武汉食品工业学院(现武汉轻工大学)粮食工程专业毕业后,在长沙粮食加工机械行业工作,因看好现代农业,他选择回家乡浠水创业。

“今年汪岗基地种植水稻2700多亩,兰溪基地种植了500亩,比去年多种了900亩,还带动合作社种粮大户种植1370亩。”黄金安细数今年的水稻种植情况,今年小麦生产还实现了丰收,品质较往年提升了1-2个档次。

穿着雨鞋,戴着草帽,弯着腰身,小心地从秧田里拔出杂草。6月18日,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黄梅大庙基地,当地村民在稻田拔草。

谦益农业有一群80后、90后、00后的新农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高校,有本科生,有研究生,是生态农业的新生力量。

李明攀,谦益农业的创始人,自然农法的践行者。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他,主张粮食种植一年一季,让土地实现休养生息,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在种植中与动物共生,确保生态链平衡。

2009年,李明攀在龙感湖管理区种植108亩粮食,开始探索自然农耕种植模式,现如今种植规模已扩大到6省份1.5万余亩。

“我们主要从全国各地,比如岳北山区、江西、福建、湖南、广东等地,搜集一些珍贵的优良老种子,在全国6个省份12个基地进行种植,目前已有31个品种。”谦益农业电商负责人张锋说起公司发展时头头是道。

山西压塌楼小米,谦益种植的小品种之一,因谷穗大和重而得名。刚开始种植时,谷种仅有几斤,几近断绝。现在已成为平顺县的特色品种,种植面积1000多亩。2018年,在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上,李明攀凭借一碗现场熬制的压塌楼小米粥,成功融资300万元。

为提高机插效率,李明攀与湖北工业大学合作,改造插秧机,插秧时能在秧苗行中间压出一个U型凹槽,使行间水位保持较深,既能排渍抗旱,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高速插秧机极大提升了春耕生产效率。  余涛 摄)

变革种田方式——借助高科技,开启智慧种田

在浠水县长福水稻专业合作社附近,4000余亩的田野从柏杨山脚下铺陈开来,一望无际。

因父亲的意外去世,潘新星毅然接过了父亲留下的合作社,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导师,“换装”成为一名新农人。

接任理事长后,潘新星投入100余万元,改造升级原有大米生产车间,整米率大幅提升;在米粑加工车间增加一条生产线,使米粑产能翻番;新建一个米粉加工厂。

让乡亲们坐在家里,用电脑就能把田种好。这是潘新星努力的方向。

2021年,长福合作社联合种植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全县200余台套农机设备装上北斗定位系统。

合作社一楼调度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显示着田间地头到农产品加工车间的30余个实时画面。

“这里可以看到每台农机所在位置、工作状态等,便于就近调度,提高效率。”潘新星介绍,长福合作社已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智慧农业试点。针对丘陵地区田块分散的特点,建立了一套智慧农田管理系统。

“将每块田的水文、土壤、气候等信息录入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和建模,转化为可识别的指令。轻点鼠标,就能对农作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国外到国内,从高知到农民,投身农业的“潘新星”们,凭着那份热爱,那份热情,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0后江雨奇,在美国名校南加州大学深造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罗田,从父亲手中接过乡村振兴的创业棒,以当地农产品和粮食为主要销售对象,做起了乡村直播。

在黄冈,像这样的80后、90后“农二代”越来越多。他们来自农村,对农业、农村、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当面临职业选择或者人生规划时,他们毅然将目光投向农村,在农村这片广阔土地上播种希望。

2019年4月,红安县无人机植保现场。 (余涛 摄)

变革种田工具——解放人力,让机械替代双手

6月初,一架架无人机在田间地头来回飞行,稀释后的农药甲氧茚虫威被均匀地洒在水稻秧苗上,确保螟虫病害得到有效预防。

这是黄梅县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现场,也是黄梅县振中植保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业务范畴。

高科技、机械化作业,展现了新一代农民的特点。

刘杨,黄梅县振中植保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一名80后小伙子,跨专业、跨行业的新农人。

2010年,刘杨从山西太原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一头扎进农业,在中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学习油菜育种、做小品种实验,一待就是4年。2014年,刘杨回到家乡黄梅,从事油菜品种推广和种子销售,2016年自学无人机技术,2017年一举拿下大疆植保机的代理权。

从此,黄梅多了一个植保专业合作社,也让农业生产方式有了新飞跃。

相比传统的人工背负式、地面行走式施药机械,农业植保无人机施药有其独特优势。

“无人机每小时作业面积可达180亩,每亩喷药价格7至10元,每亩次用药人工成本降低了36元,且无人机用药每亩次节减农药量20%至30%,每季水稻可减少农药施用0.2斤-0.35斤。”刘杨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每年,他的合作社都会调配20架次无人机,为河南省30万亩农田防治病虫害。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走进团风郧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基地,一片片整齐的秧苗青翠欲滴。

“看这秧苗长得实在喜人。”皮肤黝黑、说话爽快的新农人胡亚楠,正在稻田边查看秧苗长势。

“我是90后,我老公胡云伟是80后。”胡亚楠笑着说,大学毕业后,两人从城市回到农村,她从公公手里接过这片土地,成为团风郧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刚开始回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不知道什么种子好、什么时候该翻耕。”初接触农业,胡亚楠也碰过壁。

但年轻人学得快,学习途径也多。没多久,胡亚楠和胡云伟就熟悉了农业基本知识,还都考了农机驾照。

“我公公这一辈种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我们这一辈种田,从育秧到插秧到飞防再到收割,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们合作社就有农机设备80余台。”胡亚楠说。

当被问到是否后悔回来接下这个接力棒时,胡亚楠摇了摇头:“不后悔,干一行,爱一行。”

“团风有34家大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像胡亚楠这样大学毕业回乡种田、挑起合作社大梁的新农人,差不多占了一半。为了让他们快速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今年我们选送了12名年轻社长到市里参加科技培训。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加速先进农机推广应用,我们筹措资金,对购买先进农机的合作社在其已享受国家购机补贴的基础上进行叠加补贴,帮助他们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团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冯国彪介绍。

激情,干劲,勇敢,开拓,创新。作为新农人的他们,缘何如此?

因为,他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讲述】

始终坚持自然农法种植模式

公司今年举行了一个“稻田运动会”,让公司的年轻人挽上裤脚,踩着泥巴,体验插秧,我当时还插了不少呢。这是亲近自然的好机会,别提多有趣。

2008年,因为严重肠炎,我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于是开始学习中医养生与自然农耕。后来,我选择舍弃芯片设计师的身份回乡创业,专注生态农业,到现在有13年了。

在团队的努力下,谦益农业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新农民创业创新百家成果”和“新农人十佳典型案例”,公司被评为“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湖北省扶贫龙头企业”。

动物吃剩下的,才是人类的。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采用自然农法种植模式,自有基地12个,涉及全国6个省份。基地均远离工业污染,有独立水源,且深藏于乡野山谷。我坚信,好的环境才能孕育滋养生命的好食粮。

我始终认为,粮食里蕴含的香甜,是最真实的土地作品。基地采用从全国搜寻而来的水稻老种子,历经自然选择,适应性和抗病性更强;再用紫云英作绿肥,撒上菜籽饼肥、米糠、沼液等,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达4.8%。同时运用生物防治,将田间各类种植数据联网收集、分析、优化,打造中国放心粮品牌。

如今的谦益农业,依靠基地自产的生态原粮,注册了“香畴”“简箪”等品牌,建成了4个食品加工产业园,九蒸九晒黑芝麻丸、酱油等零添加产品有20余种。

讲述者:李明攀 谦益农业(湖北)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者手记】

新农人带来新活力

记者 鲁娜

在此次关于黄冈粮食生产的采访中,记者有幸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创业者。他们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和优渥生活,毅然决然回归乡土、回归农村,在农业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他们,就是新农人。

新农人,顾名思义新时代的新型农民。他们有知识、有技术、有手段、有想法,敢创新、敢实践、敢拼搏,用科技武装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农业种植方式,增加粮食产量,维护粮食安全,助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他们中有采用机械化种植水稻的合作社负责人、有让农民重拾双季稻种植信心的领头羊、有崇尚自然农法种植模式的健康倡导人、有传承父亲遗志种好田助民增收的海归博士、有利用互联网为农产品打开市场的电商主播。他们无一不是将目光投注在脚下的大地,投注在农业上。

粮食安全,实乃固本安邦之大事。新农人们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一技之长,带领我市农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
Copyright © 2019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主办: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七一路10号
ICP备案号:鄂ICP备190170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