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
【概况】 2010年,全市旅游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加快推进黄冈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进程,打造旅游精品,拓宽旅游市场,创建大别山旅游品牌,推动全市旅游业发展。2010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8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 2010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进度,成立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指挥部。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的政策意见,确立“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县建设,包干负责”的要求,市县联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沿线7个县市成立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全市交通系统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一线指挥,组织调度上千台(套)机械设备施工。省、市领导多次到工程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督办工程进度。至年底,路基全部完成,大部分路面完成黑化。同时,罗田、红安、麻城、英山、蕲春、黄梅等县市加大投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景区还实现通水、通电、通互联网。

【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5月31日,黄冈市大别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由市、县两级政府共12个股东单位出资组建,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的成立,黄冈旅游业有了新的投融资平台,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旅游业融资难问题。

【旅游项目】 全年全市加大旅游项目力度,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黄梅县政府于2008年10月成功引进湖北华夏龙景旅游投资公司,根据《以五祖寺旅游风景区为开发核心及整合黄梅旅游资源整体开发的总体协议》,至2010年底一期投入资金过亿元,完成10平方公里景区控制范围立项标准、土地征用、景观大道路基、土地平整、管网铺设及水系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设,拆迁房屋217户。蕲春县与北京信中利公司签约建设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该旅游区旅游业态在空间布局上划分为赤龙湖健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6个综合性旅游区。至2010年底该项目已完成明清影视建设和《大明医圣李时珍》拍摄;赤龙湖水上运动项目、户外拓展基地、南天河漂流已启动;三星级李时珍假日酒店已运营;《荆王府》系列健康养生酒已全面上市;乡村俱乐部、游客接待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英山县引进客商投资5亿元开发卢家湾温泉度假村项目。该项目征地277亩,建设洗浴区、四星级宾馆休闲娱乐区、度假避暑区3大区,规划工作正在进行。该县还协议引资15亿元深度开发丝茅岭温泉。罗田县将天堂湖、三里畈温泉打包开发。

【旅游市场经营主体建设】 2010年,全市多措并举共筹资3亿元投入旅游业发展建设,年度成立或改造具有规模旅游企事业单位10多家,旅游市场经营主体逐渐形成。至年底,全市现有各类旅游经营单位过1000家。其中,A级景区点25处,4A级景区8家,A级景区数量跃居全省第二位;星级饭店37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16家);旅行社7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实现零的突破;旅游运输单位11家,规模以上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3个;全市持证导游300人;旅游带动直接就业人数3万人,间接就业人数10万人。

【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创建】 全年全市加快旅游强县、名镇、名村创建步伐。2010年罗田九资河镇被命名为湖北旅游名镇,英山乌云村、罗田圣人堂村被命为湖北旅游名村。同时,红安高桥镇、黄梅五祖镇、麻城龟山镇、蕲春蕲州镇也不断加强旅游转硬件建设,积极争创旅游名镇。

【行业培训与执法管理】 2010年,全市旅游工作部门继续推进以“县市创强、景区创A、宾馆创星、旅行社创优、导游员创佳”为核心的“五创工程”,全市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按照《2010湖北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实施人才兴旅计划,做好旅游中高级管理人员、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训练,加强对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年度黄冈青年、环宇等旅行社被评为省级文明旅行社。市局组织举办A级景区管理人员培训班,旅游名村建设“五支队伍”培训班,旅游执法人员培训班和导游人员培训班。同时,派员参加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组织举办的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和执法骨干培训班学习。全年全市参加各级业务知识培训有1000多人次。开展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重点检查旅行社档案规范管理、设立门市部情况。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对市区旅行社进行重点整治。打击和处理少数旅行社违法经营行为。
(王国平)
东坡赤壁风景区管理处
【概况】 2010年,东坡赤壁风景区管理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管理处实际情况,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的进步。

【参与筹办“中国 黄冈大别山旅游节”和承办“东坡文化国际论坛”】 2010年,管理处围绕年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参与做好“中国 黄冈大别山旅游节”相关工作任务。分别派出1名干部到旅游节筹委会办公室工作,派出几名干部参与苏东坡纪念馆布展,负责承办“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做好“东坡文化国际论坛”筹备工作,先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联系,取得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的冠名和支持;配合市政协外出联络苏东坡生命之旅城市,邀请苏学专家。旅游节期间,做好“东坡文化国际论坛”接待工作,完成东坡文化国际论坛承办工作。管理处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大别山旅游节“先进单位”,4名干部被评为“先进个人”。

【景区规划编制】 2010年,东坡赤壁管理处先后制定《“十二五”文物保护规划》、《“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为《黄冈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专家组提供景区文史资料和旅游规划设想。同时,编制完成《东坡赤壁景区总体规划》。

【景区项目建设】 2010年,管理处为提升景区竞争力,加强景区卖点,大力争取景区项目、资金300万。全年从省发改委争取到碑廊建设资金150万元,从国家文物局争取到文物保护资金150万元,实施碑廊碑刻项目和改造东坡祠工作。碑廊碑刻项目。新增碑刻400余块,内容为历代书画《赤壁赋》、《赤壁怀古》。9月,东坡祠改造工程完工,其结构、色彩、雕饰,保持明清时代风格,丰富了东坡赤壁景区的文化内涵,同时,新建新景点1个。

【景区营销】 2010年,管理处东坡赤壁网站完成全面改版升级并开通东坡赤壁网络论坛。全年在各大网站发布宣传景区文章共计2600余篇。编辑出版“东坡赤壁文化丛书”、《景苏园贴》,加强宣传推介黄州古城文化、赤壁战地文化和东坡文化。全年共走访本地及周边城市旅行社及旅行社门市部计221家。加大推介促销力度,把握旅游市场动向。组团参加第五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派发宣传资料数千套。举办“黄州书画展”和“黄州区书协书法展”,在武汉火车站设立景区宣传牌,在黄冈电视台全年播放东坡赤壁宣传专题片,全方位地宣传东坡赤壁,收到较好效果。
(冯扬)
本栏目责任编辑:

本栏目责任校对: